今天,我們收到了一位
中年男椰友的來信
40歲,博士,來新加坡十幾年了
平靜的小島生活卻一下子
陷入了危機!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的故事
別人的故事,總有我們的影子
01新加坡版中年危機:沒有鐵飯碗。
“椰子你好,我想分享我的故事,一抒心中苦悶!
昨天,我失業了,同時也收到了老婆的微信:
她連頭像都換了,本來是一家人的合影……
回顧我這一路以來真是感慨,在新加坡真正安穩的日子,簡直是一種奢侈。
我是一個理科男,大學、碩士、博士都是在本地讀的。
畢業後就進了各種項目,開始了跳槽的職業生涯。
在新加坡讀博,讀的還是理工科,意氣風發。
那個時候我爸媽跟別人說起我,那都是說兒子在國外,博士,月薪6000多新幣,老婆溫柔美麗……
這種生活直到我兒子出生,我做的3年合同項目結束,我被剔除出了項目組。
孩子嗷嗷待哺,我早已年過30了,被迫開始投簡曆找工作。
差不多3個月,找到了一份國企工作,生活狀態逆轉。
幹了兩個項目,5年。我以爲這回肯定安穩了,安心大膽地聽朋友勸,做了點投資,還買了車。
結果,公司大裁員,我們項目正在重組,我又失業了。
那年我35歲,痛定思痛再不搞學術了,政府轉風向,項目結束或者被砍,都要面臨失業危機。
我決定,轉去企業搞研發!當然了,工資肯定不如從前,但是沒關系就求個安穩。
其實,我靜下來也會多反思,自己哪裏做的不好。
兢兢業業,學術水平、英文能力和性格都沒有大問題,內向寡言,對別人造不成威脅,由此混個好人緣。
我想是不是我太與世無爭了?這一次我非常拼,一心投入到了工作中。
5年,公司經營不善,政府資助用完,部門關門大吉,40歲的我再度面臨失業。
沒有好轉,只是更壞,連老婆都不理解我,回了娘家。
這一次我徹底絕望了,當我發現面試官,公司高層年紀甚至都比我小時,我陷入了一個疑問。
胸無大志如我,只是渴望安穩生活而已,怎麽就這麽難?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一次,我要選擇什麽專業,畢業後就進企業嗎?到底怎麽做,才能找到一個鐵飯碗,一捧無憂呢?
至少,不會像這樣人到中年,還要面臨找工作的窘境。”
人到中年,陷入危機
孤身在海外更顯得窘迫
在無盡的漂流中
到底是什麽讓我們堅持下去?
我們來看看另一個人的故事:
02“異鄉生活太苦了,我想回國。”
“畢業後不久,我就來新加坡工作了,背井離鄉不爲別的,高薪。
那時候同學畢業了,一些去北上廣還好一些,但是大部分人回了家鄉,月薪也就3500人民幣。
當時,我在新加坡月薪3500新幣,直接翻了5倍,小夥伴紛紛表示羨慕,我也有點飄飄然。
攢了點錢,就娶了那個一直在國內等我的姑娘。那一年,我接她來了新加坡。
兩個人住在狹小的出租房裏,從沒出過國的她,依偎在我的懷裏。這裏的一切都讓她感到新鮮而又陌生,她顯得興奮而又緊張。
那一段時間,我帶她玩遍了新加坡,吃遍了南洋美食,她的朋友圈總有小姐妹留言,羨慕嫉妒。
她對我說,5年異地戀,我沒讓她失望。在一起,這是她最想要的結局。
我緊緊的抱住了她,那一刻我感覺自己擁有了全世界。
該吃的都吃了,該玩的都玩了,生活總是會陷入平淡。這也沒什麽不好,我以爲我們會一直安穩下去。
孩子的出生打破了生活的平靜,本來不會英文,對本地企業文化不熟悉的她,求職就是屢遭碰壁,工作都做不久,我們家庭收入一直不穩定。
孩子出生之後,她更是專心在家帶娃,所有的經濟壓力都由我一人承擔。漸漸地,我有點體力不支,她也對我們的生活諸多抱怨。
她像變了一個人一樣,一點點小事就大哭大鬧,我每天拖著疲憊的身軀,回來就看到了她黑著一張臉,把哭鬧的孩子丟給我……
孩子上幼兒園之前那幾年,我們的生活一團糟。
好不容易孩子上了幼兒園,她也出去工作了,我們又經曆了她的角色轉換期。
一直在家帶孩子很難融入社會,而且,孩子剛上幼兒園,三天兩頭就會生病。她總是要硬著頭皮請假,時間長了有了疑心病,總覺得同事疏遠她,在背後議論她。
我看著她每天睡不好,頭發掉一地,也非常的心疼。
但是,我的工作也特別不順利,當時老大許諾我當項目總策劃,我只能把整個家庭交給了,已經極度脆弱的她,對她的抱怨,眼淚免疫!
爲了讓生活走出泥沼,我全力以赴的工作!
結果,在我被外派的時候,老大聘用了一個本地人做總策劃,他來了之後就搞起來拉幫結派那一套,把人都換成了他以前的同事,成了他的親信,鞏固自己在公司的基礎。
最憋氣的是,沒過幾個月公司換了制度,總策劃成了掌握生殺大權的職位。人員、項目資源調配都歸他管。
他第一個開刀的,就是對他威脅最大的我。處處找我的不痛快,終于有一次他得逞了,一個共同錯誤讓我背鍋,我被降職不降薪處理了。
看著精疲力盡的妻子,再看看空無一文的銀行存折,我動了回國的念頭,于是開始試著聯系國內的老同學……
03“有了鐵飯碗,一樣要中年危機!”
來到了北京,我和老同學見面,一訴衷腸,也想尋求看看是否有新的機遇。
講了這幾年在新加坡的苦和愁,幾杯酒下肚,越說越多!
我以爲,他會嘲笑出國時意氣風發,現在卻無助的我,或者酸幾句在國外生活不過如此,誰成想他拍拍我的肩膀,對我說:
‘兄弟你那算什麽中年危機,頂多是撓癢癢!’
他說自己畢業就在家鄉找了一份工作,在社區當事務員,一個月才3000多塊錢。後來,覺得太沒意思了,摔了鐵飯碗來到了北京,薪水翻倍了。
但是,在這個家族企業裏,經理比自己小6歲,是老板的小舅子,前幾天公司還來了一個海歸,NYU畢業,還吃苦耐勞任勞任怨。
自己沒有任何存在感,又不敢辭職,北京5環外的房子還要月供,1萬2!
工資一大半花在孩子身上,每天辛苦奔波早沒了夫妻生活,他跟我說:
‘兄弟你知道最諷刺的是什麽?就是你在意這件事,你老婆卻早不在意了!‘
說罷,我們苦笑著幹了一杯酒。
他繼續說,丈母娘給他帶孩子,每天趾高氣昂,嫌他掙得少。和老婆吵架拌嘴了,直接罵他不是個東西,在母女倆面前抹眼淚,還說他坑了自己的閨女。
他問我老婆愛買東西嗎?說自己老婆成天不是看什麽紅腰子,綠瓶子,就是造型清奇的吹風氣,據說那是她辦公室女同事的標配,看一眼價格,3千多!
‘這種時候,你就不能接茬,必須裝傻。’
聽了他的一番遭遇,我們的兩個發量稀少的中年男人,挺著微鼓的肚子,在寒風瑟瑟的串店,幹了一杯又一杯!”
04“犧牲一己私欲,成全孩子未來。”
回到了新加坡,我的心境完全不一樣了,老婆一直不同意我回去,覺得孩子在這裏非常好,之前我都聽不進去。
這次回來,我送孩子上學,看著她和不同種族的孩子,沒有任何障礙的用英文交流著,稚嫩的臉上充滿了歡樂。
我問她,願意跟爸爸回奶奶家嗎?是的,國內在她眼中就是奶奶家。她差點哭出來,說‘不想!不想!我不想!’
看著她跑進教室,這一次我沉下心了,不單單看到自己的辛苦,像我這種普通人,一輩子也就這樣了。
可是我辛苦一點,卻能成全孩子的未來啊。
尤其是跟一位前輩一番對話後,我更改觀了。
他說新加坡,今年才50多歲,作爲一個國家也陷入了‘中年危機’,國土小資源匮乏,沒有腹地沒有依靠,全靠著新加坡特色的發展模式,才有了今天的存在感。
這個島上的人也是一樣,在新加坡沒有什麽鐵飯碗,想要立于不敗之地,就要永遠精進自己。
他讓我時刻保持競爭力,每四個月就審視一下自己的簡曆,看看自己是否滿意。在任何一個地方,幹任何一個行業,想原地不動是不可能的。
在新加坡這個瞬息萬變的小島上,更不可能。想要安穩,唯有跑的比時代,行業快才能獲得!
聽從了前輩的話,我准備拿政府資助考一個資格證,證多不壓身。
前路仍然是迷茫,我想這就是growing pains,成長的煩惱。人到中年,仍在成長,而我曆經的所有磨難,都是希望我女兒少一些growing pains……”
在新加坡,千萬別小看中年男人
看了這些中年人的故事
椰子不禁想起了
開出租車的新移民博士
千萬別小看在新加坡
開出租車的中年男人
他可能是中科院的碩士
斯坦福大學的博士
如果你查新聞報道,可能很難查到這個名字,但是如果去google學術上搜索,你會發現蔡博士的論文。
被引用過上百次,他在學術界有不小的影響力。然而,這一切很難和駕駛席上,頭發泛白的司機Uncle聯系到一起。
55的蔡教授在A星工作,在分子與生物細胞研究院擔任首席研究員長達16年,這在新加坡也算是罕有的“鐵飯碗”了。
然而,他卻在55歲時突然被解雇。
原因不出奇,有網友根據他在blog了文章,得出了結論。
“Uniquely Singapore”新加坡特有的,但沒有明確說怎麽回事。他簡略的講了一點。大致是說,本來他在研究所裏幹得好好的,但是數年前幾個來自西方的“大牛”進入管理層後,把那個地方搞得烏煙瘴氣,管理混亂。
盡管他在這個地方奉獻了小半輩子,最終還是被解雇,而且沒有任何補償。
失業後,他積極尋找新的工作,按說這樣的資曆,這樣的學曆,找工作不難,他卻處處碰壁。
這,可能是因爲他失業時的年紀,55歲。這樣尴尬的年紀,趕上2008年金融危機,那時候新加坡職場猶如是一片荒地,到處都是饑渴的求職者。
他擠在年輕小夥子堆裏,顯得愈發的蒼老了。
據他所說,當時放眼全島來看,唯一還招聘的行業,就只有出租車司機了。年過半百的他,考了駕照,上了路。
也許是搞科研多了,做什麽事情都喜歡觀察記錄,並且試圖找出規律和道理。
上路不久,他也開始學年輕人寫blog記錄他開出租車時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天馬行空的事。
有芽籠的女孩,醉漢,還有普通人。那些市井當中的故事,那些社會底層的轶事,讓他blog一下子火了。
▲時隔多年,他的blog已經關閉
當然,這和他是一個科研者有關系,那些故事都非常引人入勝,觀點獨到!精致的文筆,流暢的文章吸引了衆多讀者。
在後來,媒體紛紛來采訪他,他成了新加坡人盡皆知的博士司機。
最後,他還出了一本書:Diary of a Taxi Driver。
蔡博士調侃自己,可能是世界上的唯一開出租車的博士。很多人也爲他感到惋惜,覺得他應該回到學術界。
但是,他覺得這樣也不錯,專心寫作偶爾開開出租車。
▲ 他的故事被改編成了電影
這些故事很新加坡
這是,是一個不養閑人的地方
中國新移民的博士
可能曾經有著固有觀念
以爲去了政府部門
就像是公務員一樣
有了鐵飯碗
但你永遠不知道
明天會發生什麽
鐵飯碗會碎
生活會變得一地雞毛
然而,蔡博士故事
卻給那些在小島上經曆
中年危機的人最好的啓發
逆境時不需沮喪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新加坡不相信眼淚
只相信努力!
生命本身就是
這樣互惠的過程
選擇新加坡,我們縱然
面對 負擔和壓力
但我們依然有創造
更有 傳承和責任
2019年你還在島上生活嗎?
無論過去的一年裏
是苦澀還是喜悅
讓我們整理好思緒再出發吧
各位椰友,加油!
把椰子設爲星標哦!
移民
留學
吃喝
新加坡
旅遊
教育
鞭刑
工作
省錢
曆史
特産
遛娃
▼
看夠了嗎?點擊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