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米雪飾演的“阿蓮”大姐大遇到尚穆根部長的第一件事就是與他自拍。(視頻截圖)
作者
張麗蘋
內政兼律政部長尚穆根過去兩周忙得很,頻頻在網上露面解釋國會剛在5月8日通過的“波馬”打假法案。
(防止網絡假信息和網絡操縱法案,簡稱POFMA“波馬”)
尚大人當然不是自己一人露臉(那畫面多單調,如果再談論深奧沉悶的課題,誰看啊?)。分別陪同部長粉墨登場的還有兩名新加坡網紅:阿蓮(莊米雪)和阿榮(許振榮)。
還沒看過這兩個熱門視頻的蟻粉可以先“熱熱眼睛”。
阿蓮大姐大突擊大人物——重口味版
阿榮自駕遊車河——侃侃而談版
話說,尚大人上星期天看了本地英文報章《海峽時報星期刊》撰寫的一篇關于政府使用新穎特殊宣傳的做法,讓人實在“不敢恭維”的分析文章後,覺得寫文章的記者與文內受訪者對“阿蓮視頻”的評語過于苛刻、文章內容有些“失衡”不夠客觀,于是周一(20日)下午在面簿上發帖文力挺“我和阿蓮一起制作的視頻”。
這已不是什麽新鮮出爐的新聞,想必蟻粉早有耳聞。
新鮮的是,部長的這則帖文留言區竟成了國際與本地名人聚集的“星光熠熠討論區”,也算是新加坡別具一格的風景。
先來看看部長如何力挺阿蓮。
“文章假設制作視頻是用來詳細解釋打假法案,但這個視頻根本就不是這樣的用途。它只是(我們)努力通過多種界面進行溝通與交流的其中一個部分……莊米雪制作的視頻主要是讓那些沒什麽時間或對這個(打假)課題沒什麽興趣的人,看完後能夠略知一二。這也包括那些主流媒體無法觸及的人群。而我相信我們已經成功觸及那個團體。
我們的保守估計是,視頻已經有超過100萬人觀看,觸及面應該比這個數字還大。數以千計的回饋意見絕大多數都很正面——甚至來自于其他(非主流)媒體的年輕記者。我有足夠信心這個視頻所觸及的人群,比閱讀觀看主流媒體的人更多。我們希望看完視頻後,會激發某些人的興趣,去跟進辯論的細節。
然而,這些事實似乎都被《海峽時報》忽略了。相反的,他們找來一些不喜歡視頻或者認爲這種宣傳手段不合適的人,亮出他們的看法。這樣的意見我們也時有所聞,但它們畢竟只屬于一小撮。
在溝通政策時,我們必須嘗試運用不同的渠道,因爲主流媒體無法觸及所有人。這也是爲何財政部找來網紅幫忙宣傳財政預算。這也是爲何政府會通過民情聯系組(REACH)平台、新加坡樂銀機構、以及樂齡社區聯系等渠道來進行社區交流。這也是爲何我會與莊米雪合作制作視頻,而且視頻很快就躥紅。”
部長這篇帖文的酸度,用來制作酸度200%的檸檬派都綽綽有余了。
尚穆根:阿蓮,見到你真好。(視頻截圖)
不過,部長語氣上雖然對《海峽時報》等主流媒體相當不客氣,他還是在面簿上轉發了《海峽時報》的文章,讓更多人可以有機會閱讀到(如果真的生氣,是不會再繼續傳閱文章的)。
這種以行動支持主流媒體的做法,是典型的打一巴掌後再給顆甜棗。畢竟政府還是需要主流媒體相配合的。
國際網紅Nas Daily第一個來湊熱鬧
Nas Daily落戶新加坡。(視頻截圖)
部長的帖文發出後,很快就引起剛在4月中旬將新加坡當成第二個家的國際網紅Nas Daily的注意。他在部長的帖文下留言說:
很有趣的視頻—我個人很喜歡。它讓我想起奧巴馬競選時也與一些社交媒體網紅合作拍攝視頻,讓更多人認識奧巴馬醫改(Obamacare)。我也注意到,即使有90%的人爲視頻點贊……多數文章依然會將焦點放在那些10%的反對聲浪上。負面意見總是能比支持意見拿到聲音更響亮的麥克風。在新加坡如此,在國外也是如此。這只是多一個例子。
附:我對于這件事或這條法律不持意見,我只是公開觀察。?
你以爲網民紛紛爲Nas的留言點贊就結束了?不是的,還有part 2下文。
在11個其他人的留言之後,尚大人給Nas回複了。
尚穆根說:
Nas,謝啦!是的,文章有點出乎意料之外。對了,你對于波馬Pofma有任何意見,可以敢敢說出來。
發現部長留言後的Nas又洋洋灑灑寫了一堆。
嗨,你回複了!好棒。我其實對假信息很感興趣。我可能……可能……會與以色列著名曆史學家Yuval Noah Harari制作一個關于假信息的視頻。在他的新書裏,他談到假信息早在社交媒體出現之前就存在了。他也給出一個流傳了700年的假信息爲例。以往,締造假信息的都是大機構(寺廟、政府、企業)。現在,任何人只要能上網就能制造假信息,而且效果可以媲美一個政府。
我總在想,如果我是真的心腸歹毒的人,要給我的“敵人們”散播假信息……只需點擊三下,就有上百萬人能看得到。想想都覺得可怕。假信息是一個很讓人著迷的課題,你在這個層面上的工作並不容易。
再附:我自己去年也是假信息受害者,即使我擁有1300萬名粉絲……依然在抨擊假信息方面深感無能爲力。
阿蓮也來曬數據
主演“阿蓮”這個喜歡“爆粗口”的大姐大角色的莊米雪也在尚穆根帖文下留言,曬出更多數據來證明自己的視頻火爆到什麽程度。
“謝謝部長寫了這則帖文。我非常同意你的看法。我自己也很訝異于文章的片面性,表明上看是一篇中肯的分析,也找來(片面)專家們對這個課題發表意見,但就是不客觀。我認爲證明這種宣傳手法成不成功的最佳指標,應該是觀看視頻的人數,以及正面交流量等客觀數據。雖然記者沒有訪問我,但無論在面簿上或是Instagram,都能找到許多正面評語,就連分享了視頻的將近6000人的面簿上的評語也是正面的。
然而文章卻完全忽略了視頻推出後,在不付費宣傳的情況下就囊獲超過50萬人次的觀看量(超過100萬人次的觸及面以及將近200萬個印象)以及超正面的交流(4100??,1800?, 211❤,19?,6?。點贊比討厭人數高出2萬4000%)。文章也沒有提到以下任何一個反複出現,展現視頻有效的評語(最佳創意公衆教育、尚穆根部長好棒、以搞笑的方式認識法律、爲不懂法律的人深入淺出解釋又夠搞笑、這個很好嘞!阿蓮,又好玩又容易了解!多來幾個嘞!等等)
我不是說文章裏那7、8名受訪者的意見沒有參考價值。每個人都有發表意見的權利(“波馬”不會抓他們哦!?)所有誠意滿滿的意見都有建設性,讓我們不斷精益求精。我只是希望文章能至少客觀一些,畢竟這是一篇經過調查研究後才寫出的文章,不是一篇專欄或是一篇評論文。
我只能總結說,寫文章的記者們已經有先入爲主的看法。既然如此,他倆應該拿出勇氣,敢敢將文章寫成評論文。
附:這僅僅是我個人看法和意見。波馬也不能抓我!?
再附:Nas謝謝你點贊。來跟阿蓮一起拍視頻嘞!???”
尚穆根看了阿蓮的留言,很快就回複了。
米雪,謝啦!是的,數據說了算。
紅螞蟻剛才不是提到留言區“星光熠熠名人多”,還有哪些人呢?
有本地敢怒敢言的作家詩人魏俐瑞(Gwee Li Sui)。
“(部長)下次你也和阿蓮一起講新加坡式英語,我肯定支持你!”
有一名網民和部長“稱兄道弟”,呼籲部長不要太敏感,魏俐瑞看到後也蹦出來“攪局圓場”。
“老兄(部長),爲何這麽敏感?笑死我。”
“呃……我希望他不會誤會你留言的意思哦。”
2017年10月停止運作的本地英文時政網站The Middle Ground創辦人之一Daniel Yap,似乎抓到Nas Daily留言中對于政府的調侃,特地在尚部長的帖文下留言,向魏俐瑞喊話。
“魏俐瑞,哇,竟然能聽到在沒有互聯網的時代,政府與假信息之間的聯系,這讓我很驚訝。尤其是在這個留言區內。”
Daniel Yap究竟是想說明新加坡依然是言論自由的,還是在借題發揮,也只有Daniel Yap心知肚明了。
聞名于東南亞的本地爵士鋼琴家傑雷米·蒙泰羅Jeremy Monteiro也給了正面評語。
“我覺得做法有趣,是件好事。”
這樣的大場面又怎能少了我國最“有話敢敢說”的巡回大使許通美教授呢?
許教授一出場就說:
“我喜歡。只有一個建議。下次阿蓮跟你擊掌時(high five),你應該欣然接受。”
尚穆根答說:
“教授,謝啦!我是第一次做這樣的事……”
(矮油,部長竟會讪讪地表明自己“獻出了第一次”,紅螞蟻還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羞澀”的尚大人。)
許教授接著回複說:
“做得好!繼續加油!”
在面簿上這麽一來幾往,有贊、有罵、有鼓勵、有調侃,甚至還有自我宣傳、公然招生意、打、搞合作拍視頻的,人人獲利,大家高興。
這裏面潛在的,尚穆根真正想說的信息只有一個:政府用來宣傳打假法案,進行公衆教育的做法非常有效。同不同意,那是你的自由。
【更多好讀】
*
新加坡通過“打假”法案,看你以後還敢不敢惡意散布網絡假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