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年輕人,一有時間就去浪。
吃香喝辣,KTV吃宵夜,直到淩晨兩點都正常不過。
不過低頭看著自己的五花肉…
特別是在新加坡…哎!
所以…節食、運動…幾乎是新加坡必不可少的規定動作…
有多痛苦,誰經曆誰知道…
最近呢BBC紀錄片《運動的真相》,瞬間感覺對減肥有了顛覆的認知,趕快戳視頻來看看片段吧!
下面進入今天的正題!
根據BBC的紀錄片…
很多人在健身前都會有這樣一個顧慮,害怕自己從來沒有進行過高強度的運動,如果一下進行高強度的訓練怕自己的身體吃不消,于是會更偏向于長時間的低強度運動。
可是,這樣長時間的低強度運動和短時間的高強度運動的效果究竟怎樣呢,主持人Mike親身參與了試驗,並用真實的實驗結果告訴人們最終的答案。
開始實驗後,Mike頭戴阻氧面罩,開始了長達一小時的慢跑。
他的時速保持在了10km/h,這個速度雖然不快,但堅持一小時的長跑足以讓他精疲力竭。
在旁邊觀察的體育科學家在分析了Mike的跑步姿勢,跑步裏程以及跑步時間和他的出汗量等等因素,分析出Mike在這一小時中所消耗的熱量僅僅爲16大卡/分鍾,也就是說他拼死拼活跑了一小時,總共也就消耗了960大卡,這些差不多相當于一杯咖啡+一塊松餅+一根香蕉的熱量…
(圖:來源自網絡)
而人們在長時間運動過後,很難能控制住自己不去吃這些美味的食物。
更多的是傾向于在長時間運動後好好吃一頓好吃的,來犒勞自己。
而美味的食物往往都是高熱量的食物,這樣慢跑一小時最多能保證你吃了不胖,根本達不到減肥的效果。
可見,慢跑,快走這樣人們熟知的低強度有氧運動其實對于人們減肥沒有多大幫助,更多的僅僅是心靈上的安慰。
但雖然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對于減肥沒有多大的幫助,卻對于我們的健康有著意義非凡的影響。
爲了印證這個事實,Mike開始了第二個實驗——每天走90min!
很多人在傳統觀念裏都會認爲,晚飯吃多了對身體十分有害,可是早飯吃多少都沒有關系。
並且也同時要驗證低強度有氧運動對于人們健康的影響,Mike決定以英式早餐配合低強度有氧運動來進行試驗。
Mike在早晨起來享用了一頓傳統的英式早餐:
(圖:來源自網絡)
這頓早餐雖然看上去分量不是非常大,可是它的熱量含量卻是大的驚人,據測量,這頓早餐的脂肪含量相當于普通人一天的脂肪攝入量。
在吃完早餐4小時以後,Mike來到了格拉斯哥大學運動醫學實驗室進行抽血化驗,而這個化驗結果讓所有人大吃一驚:
吃完這頓早餐後的Mike,血液中脂肪含量比他之前測量的數值整整增加了一倍!
而更讓人害怕的是,專家稱這種脂肪與普通的肥胖脂肪不同,這種脂肪內髒脂肪的主要來源,很容易導致血管脂肪壁,進而導致各種心血管疾病。
(圖:來源自網絡)
隨後隨後研究人員還對Mile進行了磁共振掃描,看到他體內含有大量的內髒脂肪。
看著不胖的Mike,其實是個外瘦內胖的“泡芙人”。
由此可見,外表瘦的人其內髒說不定已經是脂肪型內髒了。
(圖:來源自網絡)
不過爲了探究低強度運動與血脂的關系,Mike在進行了90分鍾的“散步”之後,又吃了一次同款英式早餐。
Mike再次來到實驗室,同樣進行血液化驗,結果卻讓她大爲吃驚。
這次檢出的結果其血液的脂肪含量相比上次整整減少了三分之一!
對此,研究人員解釋:人在散步時會制造一種名叫“脂蛋白脂肪酶”的酶,而這種酶正好可以溶解人體血液中的脂肪。
(圖:來源自網絡)
由此可見,低強度的有氧運動雖然對減肥的幫助微乎其微,可是它卻能減少我們血液內的脂肪含量,讓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
而現在,很多人的生活工作都十分繁忙,很少有人每天都可以騰出90分鍾的時間去散步,于是,又有人提出了每天行走一萬步,也可以達到鍛煉身體的效果。
這種說法不僅在國內十分盛行,在國外也是由很多人推崇,可是它真的有效果麽,BBC也對此進行了實驗:
BBC的工作人員找到了一群身體素質相當的工人們,並將他們隨即分爲兩組,
- 讓其中一組每天行走1萬步,
- 而另一組則每天進行“活躍10分鍾”的運動法,也就是每天進行3次每次十分鍾的快走。
在實驗過程中,第一組進行每天一萬步的工人們顯然情緒不是很好。
他們爲了湊夠步數,在家中漫無目的的亂轉,在每天忙碌的工作中要增加一萬步的固定步數讓他們的心情變得有些煩躁。
(圖:來源自網絡)
而另一組工人的情緒明顯比這一組要好得多。
他們在忙碌工作中短暫在的休息時間中快走,對于第一組的固定步數,他們只需要盡快提高自己的步頻,並且一次只需達到十分鍾就可以結束。
他們在快走的過程中聽歌,聊天,讓自己的精神在高強度的工作中放松了下來。
(圖:來源自網絡)
幾天過去了,BBC的工作人員來驗收成果。
先不說實驗的結果如何,首先在第一組的實驗人員中只有三位成員勉強完成了每天行走一萬步的任務。
那些沒有完成任務的成員坦言道“這個任務太難了,並且根本沒法保證每天都有時間去走完一萬步”。
更有人坦言,完成這個任務所占用的時間比自己想象的要多得多。
與之相反,第二組的成員們卻輕松完成了自己的任務,並且表示沒有任何壓力了。
而在經過運動科學家認真的測量分析後表示,第二組的成員實際運動強度比1萬步組高出30%!
聽起來每天行走一萬步是一個十分簡單的目標,其實它所要耗費的時間並不少。
但是如果將每天去買咖啡,上班,吃完飯消食…這些零星的時間用來快走,每天只需要3個十分鍾,堅持下來,花更少的時間也更能達到讓你意想不到的驚喜效果!
(圖:來源自網絡)
學界推薦的運動量是每周150分鍾的中等強度鍛煉。
而一些想要更快一點達到自己目標的人會想,如果將快走換成慢跑會不會效果更好一點,可是又會擔心跑步會磨損自己的膝蓋而不敢去嘗試。
爲此,BBC也同樣進行了實驗。
現在很多人認爲相比于跑步,遊泳或散步要更好一些。
因爲很多人認爲,經常跑步可能損害膝蓋。
甚至還給出了理由:膝蓋跟螺絲、鐵一樣,只要摩擦就會磨損,我們在走的每一步過程中,膝蓋就會摩擦磨損,跑步跟走路不同的是,跑步的速度更快,對膝蓋的磨損更大。
爲此,BBC在這個紀錄片中也做出了針對的實驗,來用科學去印證這個說法是否正確。
在實驗開始前,進行試驗的Mike用專業儀器測量了自己膝蓋經受的壓力。
隨後,Mike身上被貼滿的各種傳感器,然後在電腦的監控下走過來、走過去、跑過來、跑過去,而在一旁的科學家們運用了動作捕捉技術,捕捉各個動作下Mike膝蓋所承受的壓力值。
于是,他們得出了兩條線段:(圖)
(圖:來源自網絡)
在圖中,人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紅色代表跑步時受到的壓力明顯比走路時受到的壓力要大,這一點符合大多數人的認知。
可是,人們卻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時間!
(圖:來源自網絡)
在跑步中腳落地時受到的沖力會比走路時大,但這個力在膝蓋上的作用時間卻遠遠小于走路的時間。
(圖:來源自網絡)
加上力作用在膝蓋上的時間這一因素,變回得出走路相比于跑步更加磨損膝蓋這一讓所有人大跌眼鏡的結論。
(圖:來源自網絡)
並且,科學家還指出,我們平時所進行的力量訓練,就是一個破壞肌纖維的過程,給予適當的營養之後,訓練過的肌肉會越來越強壯,對于膝蓋也是一樣的。
如果經常承受跑步的這種沖力,能讓人的軟骨被重複壓縮、釋放,會讓更多氧氣和營養流到軟骨去,從而使得人體的膝蓋變得更加健康。
換句簡單易懂的話就是,越跑膝蓋的耐磨性越強,越健康。
當然這一切都必須是在膝蓋可以承受的程度(與骨密度,保護膝蓋的肌肉、韌帶有關)中才可以。
如果你的膝蓋之前受過傷,或者你超重很嚴重,那還是騎車或者遊泳會更適合你。
另外,跑步時一定要適當控制跑步總量,適當控制自己的速度,采用正確的跑步姿勢也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這套紀錄片中還講述了很多關于“健身”的冷知識,用科學驗證的方法糾正了很多人們平時一直深陷其中的健身減肥誤區。
如果你有興趣,強烈推薦可以看一看,相信看完之後一定會受益匪淺的!
(本文素材,觀點及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如果您認爲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絡我們及時刪除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