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地處湘江下游和湘瀏盆地西緣,為長江中游與湘江流域的交通樞紐與江南地區重要的經濟與文化中心。
抗日戰爭期間,從1939年8月日軍兵鋒初次染指長沙至1944年六月長沙淪陷,這座長沙城曾三次令志在必得的日軍鎩羽而歸,極大地鼓舞了國人抗戰之決心與士氣。研究抗戰,不可不看四次長沙會戰。
今天就一起從長沙的地理和地形說起,詳解日軍為何會三番五次進軍長沙,而又一次一次鎩羽而歸。
第三次長沙會戰中
雙方倚靠在殘垣斷壁進行激烈巷戰
長沙地理簡介
長沙地處粵漢鐵路中央,又是湘江沿岸最重要的港口,其交通位置之重要性自是不必多說。控制了長沙,在交通上就能控制整個湘江流域,並籍由鐵路向南北兩側進發,本身就具有極高的軍事戰略價值。
長沙與湘江流域
對深入中國中部的日軍來說,經歷了武漢會戰與廣州會戰,已經掌控武漢和廣州兩大重鎮,而國軍控制的長沙打斷了兩者的聯繫,自然成為了眼中釘肉中刺。進占長沙,更成為日軍控制中國中部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拿下長沙,日軍便可打通南北鐵路線,並幾乎吃掉整個中國中部
另一方面,由於出宜昌至重慶的水路地勢險要,日本軍隊難以展開,要進攻中國西南大後方也必須借道長沙。攻占長沙即可緊接著進軍湘西,染指雲貴高原與四川盆地,和江上軍隊水陸並進,令國軍防禦不及。
對日本來說是攻略重點的長沙,自然也就成了國軍的防禦重點。能不能守住長沙,直接關係到中國抗戰的持久性,對全國戰局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從宜昌通過三峽攻入四川盆地相當困難
從湘西繞行反而容易些
好在長沙附近的地形對中國軍隊有利。
1938年11月,日軍攻陷湘北重鎮岳陽,和長沙隔洞庭湖平原相望,進攻路線必然是溯湘江南下。然而這條通道西邊是廣闊的洞庭湖與湘江水系的天然屏障,東邊是崇山峻岭的湘東山地,兩道天塹包夾著這條通道,讓日軍的進攻方向選擇餘地並不多。
在這條通道上,又有由北向南的新牆河、汩羅江、撈刀河與瀏陽河四條天然防線,不利於日軍重武器與機械化部隊的行動。
在洞庭湖與東側山地包夾之下
長沙以北的四條天然防線
因此,第九戰區指揮官薛岳認為,只要合理利用長沙周邊的有利地形,加之以正確的戰術,完全可以化被動為主動,借著日軍進攻長沙的機會痛擊日軍。
長沙保衛戰,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展開了。
薛岳
天爐戰法的誕生
1939年9月,日軍在岡村寧次的指揮下兵髮長沙,企圖一舉殲滅第九戰區的主力部隊,作為進一步向西南進發的跳板。
岡村寧次自武漢會戰之後,認為中國軍隊士氣渙散,長沙一役志在必得。不過為防萬一,他仍然準備了一套組合拳,用第106師團佯攻南昌附近之高安、上高等地,主力軍隊則部署於新牆河北岸,意圖將第九戰區主力殲滅於汩羅江上游的平江地區。
岡村寧次
而中國軍隊這邊,長沙在1938年末剛剛經歷了堪稱毀滅性的鬧劇「文夕大火」。全城90%以上的建築被燒毀,經濟損失占了長沙經濟總值的43%,同時更有超過三萬人死於大火之中。持續五天五夜的大火將長沙焚燒殆盡,軍民士氣低落、物資補給不足。這讓蔣介石決定放棄長沙,撤退至湘南再與日軍周旋。
文夕大火
然而受夠了委員長軟弱的薛岳決心抗命死守長沙,並制定了「後退決戰,爭取外翼」的作戰方略,即依靠新牆河、汩羅江、撈刀河與瀏陽河遲滯日軍的進攻鋒芒。
同時,「化路為田,運糧上山」,主力部隊攻擊之後退至東部的山林中躲藏,將日軍鎖在四河之間,最後再以長沙城之軍隊與外圍主力裡應外合,圍殲日軍進攻部隊。
逐層布防,嚴陣以待
無論蔣介石怎麼要求退軍,薛岳都置之不理,還反過來說服蔣介石要求出戰。
兩人誰也不能說服誰,戰事卻不等人,第一次長沙會戰就這樣拉開了序幕。日軍在湘北主戰場投入五萬餘兵力意圖強渡新牆河、汩羅江,但遭遇中國軍隊精銳部隊第52軍的頑強阻擊,雙方對峙新牆河。面對日軍釜底抽薪攻擊國軍防線背後營田的殺招,薛岳也不戀戰,命令52軍立即後撤,以免被日軍夾擊。
當新牆河南岸中國軍隊有計劃撤向汩羅江防線時,日軍雖緊追不捨,但交通道路早已被中國軍民破壞,日軍機械化部隊無從施展,只能徒步跟進。其強渡汨羅江的戰術也告失敗,快速圍殲國軍的計劃終於破產。
進攻長沙的日軍
隨後第九戰區主力撤至汩羅江至長沙道路的兩側埋伏,不斷騷擾日軍進軍長沙城的最後一段補給線,把日軍分割在四河之間,無法正式攻城。本應配合主力作戰的贛北、鄂南日軍也被中國軍隊阻截,無法到達預定戰場,逼得岡村寧次放棄攻擊長沙之計劃狼狽北撤。中國軍隊追擊日軍,並收復了丟失的地區。
此戰粉碎了日軍殲滅第九戰區主力及攻取長沙的目的,殲滅日軍三萬餘人,大大提升了軍隊的士氣。在武漢、廣州等大城市相繼失守的時刻,第一次長沙會戰穩住了敗退的陣腳,第九戰區指揮官薛岳更是一戰成名。
但日軍不會輕易放棄長沙。兩年後,1941年九月,日軍第二次發動12萬大軍,以解決第九戰區對武漢地區日漸嚴重的威脅。
阿南惟幾
鑒於第一次長沙會戰時兵力分散的教訓,日軍指揮官阿南惟幾決定在狹窄的正面部署強大的軍團擊穿防線。而國軍方面,薛岳則決定在新牆河、汩羅江遲滯日軍,並在其疲憊後於撈刀河與日軍進行決戰。
但此一役日軍兵力集中,突破新牆河與汩羅江後並無太大損失,使國軍於撈刀河的決戰反倒變成了不利決戰。加上部署於兩翼之兵力不足,無法對日軍造成實質性威脅,戰局發展與第九戰區之設想大相逕庭。
終於,日軍高歌猛進突破撈刀河後,長沙城無兵可守,日軍第四師團遂突入長沙城。然而由於戰線過長,補給不暢,日軍攻擊部隊進入無糧境地。加之其他戰區均趁日軍集結兵力攻擊長沙之機主動出擊收復城池,日軍被迫放棄了剛剛占領2天的長沙城,倉皇北撤,第二次長沙會戰仍然可算是中方的勝利。
這次敵軍勢大,密集推進,但戰線畢竟太長,終究還是拿不下長沙。
攻至撈刀河、瀏陽河的日軍已屬強弩之末,並深陷包圍
經過此役,第九戰區指揮官薛岳總結出了一套保衛長沙的正確打開方式。防禦方應誘敵深入,依靠有利地形遲滯敵進攻鋒芒,並將主力布置於湘東山地的機動位置,以伏擊、誘擊、側擊、尾擊等方式打擊敵側翼及後援部隊。待敵軍到達長沙城下之時與長沙守軍裡應外合圍殲敵軍。這便是所謂的「天爐戰法」。
長沙的最終陷落
時間來到1942年初,日本東條內閣上台,正式對美、英、荷等國宣戰。駐武漢的第十一軍等部隊六萬餘人進軍湘北,以牽制第九戰區之兵力,負責掩護香港方向的行動。第三次長沙會戰拉開序幕。
東條英機內閣
已經掌握了「天爐戰法」的薛岳以一部分兵力由新牆河一線逐級抵抗,大大拖延了日軍南下的時間。直到日軍在香港方面的作戰已再無威脅,頭腦發熱的日軍指揮官阿南惟幾還是堅持向長沙進軍,掉進了薛岳早就設計好的口袋內。
日軍再次陷入重重包圍
日軍先鋒雖然看得到長沙城,但因大雨暴漲的汨羅江阻攔了日軍的炮兵和補給,讓攻城部隊極為難堪。國軍精銳第十軍奮勇堅守,更是消磨了日軍的鋒芒,長沙城久攻不下。合圍之下,日軍全面潰退,最終被殲滅五萬餘人,此後兩年都沒有在中國戰場發動大規模攻勢。
日軍在撤退行軍中丟下大片屍體
然而,這座在日寇的鐵蹄下屹立不倒5年之久,抵禦日寇三次大規模進攻的鐵壁堅城終究沒能看到戰爭的勝利。
1944年8月,距離日本投降只剩下了1年時間,日本占領區各地危機四伏。日本最高統帥部決定在中國戰場發起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規模攻勢,調遣大批關東軍及中國派遣軍,集結60餘萬部隊同時攻擊我國河南、湖南與廣西三地,意圖一戰徹底打通大陸南北交通線。安排攻堅長沙的就有20萬軍隊。
同時,針對第九戰區指揮官薛岳的「天爐戰法」,日軍指揮官橫山勇安排了新的戰術:第一,將兵力分為兩個梯隊,進行波浪性進攻,第二梯隊反包圍夾擊第一梯隊的國軍伏兵;第二,兩路並進,並置精銳軍團於兩翼,以攻打長沙時打擊國軍布置在側翼的包抄部隊;第三,優先解決嶽麓山陣地的國軍炮兵,掐斷火力掩護。
這次實在是扛不住了
不得不說,這三條戰術起到了極大的作用,打了第九戰區一個措手不及。不僅嶽麓山炮兵部隊被消滅,負責運動戰的第44、72、58、37等軍也處於被動挨打的狀態。攻打長沙城的日軍一路銳氣絲毫未減,最終長沙淪陷。
國軍保衛長沙長達五年的神話被終結,這座堅城成為了日軍囊中之物。
然而日本並沒有因為拿下長沙而改寫註定失敗的命運。
隨後日軍在衡陽遭遇了更加頑強的抵抗,雖然最終成功拿下衡陽,並形式上打通了大陸交通線,但一場戰役超過六萬人的傷亡使這個本就已破爛不堪的島國雪上加霜。
日軍最後的進擊
1945年4月,日軍最後一次集結大軍,企圖進軍湘西並染指大西南,但面對準備充足的中國軍隊,日軍孤注一擲的攻勢反倒像是飛蛾撲火。內憂外患之下,這支侵華日軍最終倒在了雪峰山區,而持續了八年的抗日戰爭也即將接近尾聲。
日本向中國投降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