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在華人圈最賣座的電影非《摔跤吧!爸爸》莫屬,內地票房高達12.95億。這部印度影片講述了一位摔跤冠軍父親,打破印度傳統,將女兒培養成爲女子摔跤冠軍的勵志故事。然而,這部片子在西方國家反響並不熱烈。
信息來源于新浪電影
小文認爲,這和中國的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古往今來,中國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
一直很強烈,他們會傾盡所有,
爲子女謀求更好的發展機會。
根據中國教育部數據,
1997-2016年,出國留學的人數直線上升。
不僅如此,“留學早鳥”的概念也逐漸深入人心,
一些父母從幼兒園、小學起就已經把子女送到國外留學。
數據來源:教育部統計數據
新加坡也因雙語教育、安全宜居,
以及優越的陪讀政策等,
成爲頗具優勢的熱門留學目的地。
01 政府扶植
2017年8月20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國慶群衆大會上強調,將“提升學前教育、培育國家棟梁”放在重中之重。
第一,增加撥款和學額。未來五年,新加坡政府將對學前教育領域的撥款增加一倍,在2022年達17億元;增加4萬個學額,達20萬個。與此同時,政府還將極力確保學前教育的學費是所有家長都能負擔得起的。
其次,加強師資培訓,以吸引更多人加入這個專業。新加坡政府將設立類似國立教育學院的中央學院,集中現有課程,並提供一系列專業文憑和證書課程。
02 雙語環境
信息來源于 Education Statistics Digest 2017
新加坡華人占到總人口70%左右,英文是第一官方語言,華文是不能割舍掉的母語,這無疑是留學市場中家長的強心劑。
新加坡嚴格奉行雙語政策,李總理還曾幽默地強調這一政策的必要性。“學生要跟老師請教時,本來要說‘我要問一問老師’,可能會說成‘我要聞一聞老師’,甚至‘我要吻一吻老師’,那就不妙了。所以,學習准確的發音必須從小開始。”
小留學生離開家鄉,在英文環境中成長,也不忘五千年的中華文化,妥妥實現完美過渡。
03 陪讀政策
與美國、加拿大、歐洲、澳洲這幾大留學熱門地來說,新加坡是唯一一個有專門發放陪讀簽證和允許陪讀家長打工的國家。
信息來源于新加坡移民廳
新加坡允許低齡學生的媽媽、奶奶或外婆(其中一人)辦理陪讀簽證,直至學生年滿18周歲。
孩子來新加坡讀書的第一年,陪讀家長是不允許打工的,這就需要家庭准備足夠的生活費來。從第二年開始,可以打工。因爲華人衆多,沒有英語基礎的人,溝通交流也不會有障礙。
美國:探親或旅遊簽證
孩子在美國讀中學,如果家長想去陪讀或看望孩子,可以申請探親簽證或旅遊簽證。探親簽證有效期爲一年,可多次往返,每次的有效期在1-6個月之間,具體滯留多久則取決于海關。
加拿大:訪問簽證
從嚴格意義上講,加拿大沒有留學陪讀簽證,但可以辦訪問簽證。時間視各人的具體情況和資産情況而定,一般爲2-10年的多次往返簽證,每次入境可以滯留多久則取決于海關。
歐洲:可申請訪問簽證
英國沒有專門針對父母陪讀的簽證,如果家長確實希望陪孩子一段時間,可以申請訪問簽證。此外,德國、法國等國家也沒有明確的陪讀簽證種類,但家長和親屬可以通過申請訪問簽證到國外陪讀,期限一般爲3個月到半年不等。
澳大利亞:可陪讀,不可打工
信息來源于澳大利亞移民局
根據澳大利亞的政策,如果孩子未滿18歲,父母或監護人可以申請590簽證(學生監護人簽證)去陪讀,有效期到孩子年滿18歲爲止。陪讀人在澳期間,不能參加超過3個月以上的學習,也不能打工。
04 易拿綠卡
學生中小學基礎教育階段,新加坡政府會不定時的向國際學生發放一定數量的PR(permant resident )邀請函。學校根據學生的成績、家庭背景等多方面選撥候選人,從中抽簽決定PR邀請函的獲得者。
05 小班教學
信息來源于Education Statistics Digest 2017
根據新加坡2017年教育數據,新加坡中小學的學生和老師比例,從2011年以來一路走低。這也就意味著,每個老師將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關注到每個學生。
06 安全宜居
在《經濟學人》公布的全球城市安全指數報告中,新加坡位居第二!安全到用錢包占座!
信息來源于《經濟學人》
在今年新公布的全球城市宜居指數報告中,新加坡位居亞洲前三。花園城市稱號可不是亂講,走幾條路就遇見片森林。
小文溫馨提示
英語是新加坡政府的官方語言,日常媒介,所以在准備過程中一定要引起重視,著重准備。
無論因何種目的想送孩子出國留學,最終機會只會留給有充分准備的人。尤其對于低齡留學生生來說,出國後面對國外陌生的環境,更要做好迎接挑戰的准備。
如果你有去新加坡留學的想法,或者您有讓孩子出國留學的想法,都請盡快與科文教育(中國),也就是跟小文老師聯系,我們會給你很多關于複習的建議,與一些輔導,助你輕松通過考試!
家長在選擇時應尊重孩子對未來學業的目標,或者前來科文教育(中國)咨詢我們的老師,我們會給你與孩子最合適的建議。
小文建議:
去新加坡留學之前,可以在科文教育(中國)學習,提前適應新加坡的教育模式,並做好考試的准備,這樣將大大提高一次性順利通過各類考試的成功率。
編輯:科小文 |作者:小耳朵 |審核:李琦
本文系科文教育原創,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