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多年來致力于發展高質量、全球接軌的教育,已然成爲很多家長和學生的不二選擇。家長和學生關心的問題,包括了新加坡的教育質量、國際認可度、未來的出路等。
這些問題固然重要,但是小文作爲一個對新加坡留學情況相當清楚,對留學生的學習生活等相當關心的智能小管家,認爲,在考慮這些問題之余,更重要的是跟大家分享一下,來到新加坡學習會遇到什麽樣的情況,需要什麽樣的心理准備和承挫能力呢?
適應新環境的能力
初來新加坡,首先要面對的是一個全新的環境。
也許一些朋友會認爲華人和中國人是一個概念,大家都是來自于同一個地方。然而,雖然新加坡是一個華人占大多數的社會,但是它的政治、宗教、習俗等都和中國大不相同,即使是在華人群體中。
也許一些中國學子甚至工作人士會抱著抱團的心態,認爲自己只要跟同樣背景的同胞或者同學在一起就好了,不需要太過顧慮這些因素。但是試想,在一個新的國家學習和工作,怎麽樣都會接觸到當地的文化和人民,一味地自我保護不去接受和融入當地的文化,並不是一個長遠之計。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種族、信仰和文化的社會。這裏的每一個族群經過磨合和相處,都已有自己獨特的習俗和共有的一些習慣和准則。
舉例來說,在公共場合的電動扶梯一般靠左站,出門自覺排隊,在外盡可能不大聲喧嘩影響他人等。這些看起來很小的部分,都是需要去觀察和融入的部分。此外,新加坡雖然華人多,但是面對中國留學生、工作人士,不同的人依然會有不同的態度。
總的來說,大部分人都還是持有比較開放開明的態度,能夠和不同國家的移民、工作人士和留學生相處融洽。但這不排除有一些個體偶有思想偏激的情況,我們應該爲此做好萬全的准備,包括心理上的准備以及面對這種狀況應當如何恰如其分的去應對,以及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被影響。
因此,我們應當明確自己來到這個國家,爲的是更好的提升自己。如果面對不公平的言論和對待,應當有自己明確的態度,但是也要避免沖突和不恰當的言論,畢竟任何威脅到社會和諧的言論在新加坡也可能會面臨嚴重的後果。
作爲一個留學生,
不管在什麽年齡段,
做好面對新環境,擁抱不同的心理准備,
無疑是快速融入這個社會並且專心學業,開心生活的前提。
應該避免的就是一邊倒的把國內的環境想的很差,
而把國外想的好像天堂,
到時候反而有了落差而完全不能適應。
面對壓力和挫折的能力
在新加坡留學,
不管是不是有父母和親人的陪同,
不管是拿著獎學金來的學子,
還是自己考入政府學校或私立學校的學生,
都需要一份很強的獨立性。
這裏的獨立性,最重要的部分不只是在于生活上的自理能力,而是內心能夠面對孤獨,承受挫折的那種能力。面對新環境,不知所措的情況很常見。原本在國內成績不錯甚至優秀的孩子,也可能面對起初的語言不適應、環境不適應甚至是自我懷疑等問題。
首先從課業的角度上來說,如果一味道聽途說認爲中國高考壓力太大,國外的課業都很簡單,那可真的是太片面了。以政府學校的課業來說,從小學離校考試(PSLE)到劍橋普通水准(O Level, 相當于國內的中考)和劍橋高級水准(A Level,相當于國內的高考),都不能說比國內等同的考試來得簡單。
課業的安排和內容本身就跟國內的不同,比較注重橫向的全面發展,雖然類似于數學這樣的科目,在早年間看似沒有國內一樣鑽的那麽深。但是比如小學的GEP (Gifted Education Program), 就分出一些比較有潛質的學生,讓他們先接觸更深入的課業訓練。到初中也有分快班和普通班,所學的課程包含文科理科各方面的綜合,而且都算在升學的考量範圍內。
除此之外,英文作爲第一語言,其難度就相當于甚至更甚國內的中文的程度。中考的作文側重于靠記敘文,而高考的作文則要求學生不只是掌握語言,更要對政治、媒體、教育、哲學、科學、人文、曆史等各方面的信息以及時事、新聞有所了解並且有自己的見解和獨到的分析能力。
由此可見,新加坡的課業內容並不輕松,而且更注重個人的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如果只是死記硬背是不管用的。而不管是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從大學招生到社會招聘,很看重的還包括孩子的課余愛好和技能,以及學生是否有參加過有意思的課外活動,是否有做過義工等。
也就是說,國內傳統專心讀書別的事情都不要管,已經不再適用。所以學生要面臨的是整個不同的教育體系,以及要學會怎麽樣安排自己的時間,還要學會正確地面對種種挫折。
一時間,多方面的期待、壓力可能會是孩子從來沒有面臨過的。如果這個時候,家人因爲不了解新加坡的這些狀況,又給孩子過大的壓力,也可能會適得其反。事實上,我們也不應該用簡單的成敗論去定義孩子,而是更注重他們的成長的過程和自我進步。
所以在還沒有踏上留學這條路,
在送他們到一個新的未知中去之前,
應該讓家長和孩子了解全面,
預想多一些可能,
才下定決心做一個決定。
明確目標和獨立選擇的能力
求學,
本來就是路漫漫其修遠兮,
而出國留學更是如此。
很多人可能踏上了這條路之後,
時不時的會回頭回顧一下,
感歎一番,
有人慶幸有人後悔。
但凡選擇大抵如此。
很多中國孩子已經習慣于把做決定的權利和責任都交給父母,仿佛這樣就不需要承擔選擇帶來的風險和心理壓力。然而,選擇了出國,遠遊,就是一個開啓自我選擇和真正意義上獨立的一條道路。這條路肯定不會比在國內來的容易,但是只要走的時候明確了自己的目標,這個選擇還是能帶來不一樣的風景和收獲的。
總體來說,來新加坡留學能夠獲得的很多好處和機會,對于家庭優渥的孩子來說,在國內的大城市或者其他國家也能得到等同的,甚至是更容易能得到。最大的不同應該在于在這個特別的小紅點上面建立的一種包容的態度和世界觀,看到更多不同的人事物,並且有機會更加深入地磨煉自己的內心和能力。
對于中産或者一般家庭的孩子來說,新加坡留學無疑是比一些其他國家來說更負擔得起的,同時能夠得到跟世界接軌的教育水准和不同的拓寬眼界的機會。
只要個人定好方向,肯努力爭取,在初期的困難過後都能看到自己的一片天地。其實教育本身的意義,也在于培養一個個獨立的個體,有著自己獨立的觀點跟做決定的能力。
這包含了選擇在哪裏學習,選擇去哪一個學校,報讀哪一些課程,報考哪一個專業,到畢業以後去大公司還是小公司,是創業還是打工,追求理想還是回歸現實,等等,都是需要分析和取舍的。
總之,
不管是留學與否,還是到哪裏留學,
最重要的
就是培養個人的學習,分析,決策和抗壓等綜合能力。
不管是走的哪一條道路,終是殊途同歸。
編輯:科小文 | 作者:魔方 | 審核:李琦
本文系科文教育原創,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