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喜茶新加坡首店正式開業,帶來新茶飲的“高光時刻”。它背後,更是千億茶飲市場頭部品牌的“出海圖謀”?
來源:餐飲老板內參
作者:李新洲
商業地産V評論經授權轉載
2018年中國餐飲創新大會上,內參君提出“中餐第四次出海潮”正在到來,從2016年至今,一批烤魚、火鍋、米線等高頻消費品類頻頻在海外開店,帶來中餐的另外一種可能性。
而今,海外市場,也成爲新茶飲爭奪的另一塊熱土。
當一些茶飲品牌在海外市場進行小範圍嘗試時,11月10日,國內新茶飲運動的發起者喜茶,新加坡首店正式開業,與此同時,新式茶飲第一梯隊品牌的海外店計劃也都提上了日程。
1
喜茶新加坡店首開
茶飲海外市場已經沸騰?
11月10日,喜茶正式邁出連結世界的第一站,來到獅城新加坡。
據內參君了解,喜茶海外首店位于新加坡烏節路的Ion Orchard。
Ion Orchard作爲當地最大的購物中心之一,其所在的Orchard Turn是新加坡核心商圈、著名的購物街。
在這家店,喜茶的空間美學得以延續,竹子挺拔形體一展無遺,用竹氣的靈性凝聚東方禅意;綠色半透明樹脂長桌,如同靈動的海波連接著新加坡與海的共鳴;傳統手造陶土杯組成的喜茶LOGO拼圖,成爲空間的視覺焦點,不光是茶客打卡的熱門,也寓意著多元文化的交彙。
喜茶新加坡店專爲獅城設計的全新包裝,也和“吉祥物”魚尾獅像一起登陸。
在這家店,上線産品包括喜茶熱銷的芝士金鳳茶王、滿杯水果等系列。作爲首進新加坡的見面禮,還上線了兩款榴梿冰淇淋和鹹蛋黃冰淇淋。
新店一開業,就引發了新加坡大V和KOL的打卡熱潮
一如喜茶在國內所受到的歡迎,開業當天,很多新加坡居民也花了1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排隊,才能在新加坡喝到第一杯真正的喜茶。
開業一周時間平均日銷售在2000—3000杯,對首次出海的喜茶而言,這個成績單可謂亮眼。
喜茶新加坡店開業首日盛況
新加坡本地藝人李國煌驚喜現身喜茶,他表示:“我太太在深圳時排隊喝到了喜茶。我趁它(新加坡店)還未正式營業來提前看看魅力何在。剛喝了發現喜茶受歡迎有它的道理,和平時喝的珍珠奶茶、水果茶很不一樣,希望在新加坡開多一點店。”
在內參君看來,新加坡70%以上是華人,是一個文化多元且充滿活力的移民國家,把新加坡作爲喜茶海外的首站,有著地理親緣、文化延續等慎重考慮。
新加坡是一個很好的跳板,把國內品牌布局海外第一站放在這裏,可以同時連結國外和國內消費者。
2
越來越多咖啡瞄准國內市場
喜茶們爲何要代表茶飲出海?
自2012年在廣東創立,目前喜茶已進入17個城市,開業的直營門店超過110家。作爲中國新茶飲運動的發起者和引領者,被《經濟學人》雜志視爲“中國的星巴克”。
當喜茶們把飲品市場攪熱,這個千億級品類有望在未來三年做到3000億。
國內市場增量空間巨大,不僅代表性咖啡、茶飲品牌加速拓店,日本國民咖啡doutor和加拿大TimHortons咖啡已經或計劃在中國開店,精品咖啡標杆bluebottle也有進大中華區開店的聲音傳出。
當國內飲品市場還有很大的增量空間,當越來越多全球咖啡巨頭“沖進來”,喜茶爲什麽卻要主動“走出去”,把目標瞄准了全球市場的星辰大海?
多方采訪論證後,我們梳理了茶飲出海的4大要點。
– –
中國文化/品牌全球崛起
爲新茶飲出海做了紮實背書
近幾年,中國“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實施,以及中國文化向海外的整體輸出,中國品牌正在迎來有一個全球化的黃金時代。
餐飲因爲口味和頻次的廣譜,成爲這一波出海受益者之一,第四次中餐出海潮的興起,跟它密切相關。
中國作爲茶的發源地,出海曆史最早可追溯到漢唐時期,通過絲綢之路運往西域和東歐,後來影響了日韓的茶道文化,明清時期又銷往西歐和美洲國家。
工業革命時期,英國從土耳其和斯裏蘭卡尋找茶源,和中國共同掀起飲茶潮流,讓茶成爲世界上最廣譜的飲品之一。
而茶飲文化的話語權,始終在中國。近十年來,國人味蕾先後經曆葡式、英式和台灣奶茶的培養,隨著消費者對飲食健康的高度關注,不含奶也不含茶的初代茶飲進入淘汰期,以喜茶爲代表的“新中式茶飲”崛起。
它們用專業設備精箤上等茶葉,配以新鮮牛奶和水果,“用更酷更健康的方式喝茶”深受年輕人歡迎。
大小茶飲品牌遍地開花,從供應鏈端來說,茶葉、水果、奶、芝士等原材料品類少且相對集中,異地開店成本較低,操作也更標准化和可複制。
有中國品牌輸出和第四次中餐出海潮支撐,新茶飲軍團也迎來了它們的“出海時間”。
– –
以“茶文化的年輕表達”出海
産品解決差異化/文化尋求共同點
當然,海外市場的差異化也很明顯。
雖然海外的茶飲店競爭也很激烈,一條街上開幾十家店的激烈競爭也很多。但在國外,茶飲連鎖性品牌很少,誰能搶先發展品牌,占領海外消費者認知,誰就能收割更多的紅利。
但在新加坡,房租是中國的3.5倍,人工是2倍多,價格卻跟國內持平;而且東南亞國家,水果産量和品種豐富,在國內火爆的水果茶在當地不如奶茶銷量好。
這些市場天生差異,也是喜茶會著重考慮的重點。一方面它拿出了在國內最受歡迎的經典産品如金鳳茶王、綠妍和四季春等,另一方面也會根據市場反饋不定期推出更符合當地口味的新品。
圖片源自:榴梿女王大人
星巴克通過産品輸出咖啡文化讓各地人民都接受,被《經濟學人》稱爲“中國星巴克”的喜茶,也在做茶飲的文化輸出。
這次,它把新品首發、藝術跨界、城市限定産品帶到新加坡,把更酷更有設計感的茶飲流行文化帶給這裏的年輕人,更快速走進他們的心裏。
其實,它早在兩三年前就啓動了出海計劃,並不只針對新加坡這一個市場布局。它在此時開出海外首店,是整個全球化視野下的第一步,新加坡市的其他店很快就會陸續開出,其他海外市場的門店也已在緊鑼密鼓布局中。
– –
解決完了標准化和複制性
但茶飲出海的門檻依然很高
全球市場成爲決定品牌長度和高度的終極戰場。
在海外市場,中餐的四次探索可以說爲茶飲出海“探路試水”。尤其是2017年16個火鍋、米線、拉面品牌奔赴海外開店,掀起第四次中餐出海新浪潮。讓海外市場對“中國餐飲品牌軍團”的實力有了全新認知。
圖片源自:榴梿女王大人
但出海沒有業內想像的那麽簡單,此前中餐出海的成績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茶飲出海,對供應鏈、品控、品牌等綜合能力要求非常高。選擇要深耕一個國際市場,而不是采取海外加盟或品牌授權的方式,是對茶飲品牌的核心能力的終極考核。
一些品牌海外加盟店或合營店,品控失控的案例也很多,並不是所有品牌,都有獨立全直營操盤的底氣。
而且,喜茶一直在標准化與個性化之間尋找平衡,不論空間還是飲品。
它的品質、産能的優質表現,來自于對供應鏈的強有力把控,而不是來自于品類本身易複制易標准的特性;喜茶的産品力一直遠遠領先行業,在經典産品具備充分的口味廣譜性同時,還能根據當地口味和習慣不斷推出限定産品,這是它的品牌自信和絕對底氣。
– –
在國內先練習好基本功
出海需要有備而來
新茶飲想順利出海,也會面臨許多問題。比如:人才儲備是否足夠支撐海外門店?運營管理是否已經無懈可擊?口味的廣譜性是否能滿足外國人?
所幸,新茶飲品牌已經在做這些功課了。
比如喜茶,從江門的一家小店,到今天全國110家直營店,6年多時間,喜茶從零開始梳理供應鏈、打造核心産品、建立完整的SOP流程、構建ERP、有適合自己的一套開發邏輯。
喜茶在供應鏈上除堅持茶園直采,還會根據市場需求去定制茶、培育茶,從種植土壤到種植方式上改變。
融資後喜茶在供應鏈端上線了 ERP 系統,打通信息流打通實現效率最大化,單店的日産能在2000—3000杯,更好的店會賣到4000杯。
喜茶一直在不斷培養年輕的店長和經理,從人和制度方面,來實現標准化。此次新加坡店開業,門店用了20名優秀員工的“豪華配置”,也同樣爲下一步開店做儲備。
事實上,這一波出海的茶飲品牌,都已經在國內積累了深厚的上遊産業鏈、研發、人力和運營的經驗,經曆了南北方不同市場的口味挑戰,爲進入陌生市場提供了基底保障。
以喜茶新加坡店開業爲契機,中國新式茶飲“ 把一杯好茶帶向世界”的願景正在落地,“茶飲大航海時代”也將拉開大幕。
在未來兩三年,我們也許將看到新式茶飲軍團集體出征海外市場,真正踏上星辰大海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