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路透社展示了美國遙感衛星數據公司星球實驗室(Planet Labs)的兩幅衛星照片,從中可見,至少有40艘軍艦和潛艇分列在遼寧號航母前後,隊列前方可能由潛艇領隊,空中還有軍機編隊飛行。
路透社報道截圖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安全問題專家稱,無論從規模還是從範圍來講,這都是中國正在增長的海上軍事力量的一次「非同尋常的大規模展示」!
衛星拍攝的照片
航母、潛艇這類重器的發展體現出中國海軍「硬體」水平的提升,同時,我們在「軟體」建設方面也取得了重要進展——中國海軍陸戰隊近期進行的一次演習引起了美日的高度關注。
一次引起高度關注的訓練
3月中旬,中國逾萬名海軍陸戰隊官兵機動超過1240英里(約2000公里),分別抵達位於雲南省和山東省的訓練基地。
官兵們運用空中、水路、鐵路和摩托化相結合的聯合投送方式,在抵達基地後立即投入作戰訓練。
美國《新聞周刊》網站撰文稱:在中國軍隊進行訓練以在海外挑戰美國之際,中國開展海軍陸戰隊最大規模訓練。
日本《朝日新聞》報道,3月27日,負責日本陸上自衛隊部隊統一運用的「陸上總隊」及其麾下負責防衛離島的「水陸機動團」正式成立。
外界普遍認為,「水陸機動團」就是日本版「海軍陸戰隊」,日本此舉劍指中國。
那麼,引起美日高度關注的中國海軍陸戰隊到底什麼樣?
實際上,軍改期間,中國海軍陸戰隊類似的演習訓練每年都有好幾場。
而與此前相比,實戰化是本次演習的一大亮點。
在些演習訓練中,中國海軍陸戰隊打破以往赴陌生環境先進行適應性訓練、後進行實戰化對抗的慣例,在到達指定位置後,直接展開實戰條件下的自主對抗演練,最大限度地檢驗了陸戰隊員在陌生地域的應急處置能力。
那麼,中國海軍陸戰隊到底是一支怎樣的力量?軍改後,它將發揮怎樣重要的作用?
2
中國海軍陸戰隊起步很早
海上力量的一大使命就是「以海制陸」,即通過海上或兩棲行動左右陸上的軍事態勢和政治格局。按照朱利安•科貝特的海權理念,「以海制陸」是海上力量最重要的、也可能是唯一的使命。
海軍陸戰隊是「以海制陸」的關鍵「利器」,在兩棲作戰中直接決定著「最後一海里」的勝負。它是一支諸兵種合成的兩棲作戰部隊,能實施快速登陸和擔負海岸、海島防禦、寒區作戰、沙漠作戰、叢林作戰或支援任務,在現代戰爭或軍事對抗中,承擔著最為多元化的使命。
中國人民解放軍正規兩棲部隊的發展可追溯至建國初期。
20世紀50年代初,為了實現祖國統一,我們成立了海軍步兵。到1952年,已組建了5個陸戰師和2個戰車團。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部分援朝部隊被劃撥給陸戰隊,其兵力曾一度高達8個師11萬人。
80年代,中國開始進行國防現代化改革,著手組建正規化的海軍陸戰隊,原有8個陸戰師被改編為海岸守備師、納編至集團軍或裁撤,編成分屬三個艦隊的3個陸戰旅,據外界估計,總兵力約為15000人。
90年代前後,中國海軍陸戰隊又進行了一次整編,兵力精簡為2個旅,即陸戰第1旅和第164旅,配屬給南海艦隊。海軍還將各艦隊兩棲偵察隊整合成一個海軍特種作戰團,行政編制同樣歸南海艦隊管轄。
此輪軍改前,中國海軍陸戰隊已發展成為由兩棲偵察兵、陸戰步兵、裝甲兵、炮兵、飛彈兵、空降兵、防化兵、通信兵、工程兵等諸兵種合成的能快速反應的兩棲作戰力量。
據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的《世界軍事力量對比》2015年報告,中國海軍陸戰隊旅為多兵種的合成部隊。旅部設有司令部、政治部、後勤部,其下轄的營級單位有3個陸戰營、1個裝甲營、1個炮兵營、1個兩棲戰車營1個通信營;各陸戰營轄有3個陸戰連、1個高射機槍連、1個迫擊炮連和兩棲隊而旅部還直轄潛水連、防化連、工兵連、汽車連、衛生連、警衛連、反戰車連教導隊和直升機分隊等連級單位;每個陸戰旅擁有5300人以上。
但長期以來,中國海軍陸戰隊沒有沒有自己的領導機關和「司政後裝」班子,制約了其發揮更大作用。
3
此輪軍改的最大亮點!
2017年,中國軍隊開啟「脖子以下」的改革,海軍陸戰隊成了此輪軍改的明星。
同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原海軍政委劉曉江證實,改革中擴大海軍編制將是必然的,不管是艦艇還是人數都會有新發展。他透露,陸軍部分作戰部隊會移交海軍,加入海軍陸戰隊行列。
擴編的辦法主要採取陸軍部隊轉隸的方式,陸軍或將兩棲作戰部隊全部交付海軍。
此前,陸軍兩棲作戰部隊分別有2個師1個旅,分別是原第1集團隸屬的第1兩棲機械化師,原第42集團軍隸屬的第124兩棲機械化師和原31集團軍隸屬的一支兩棲裝甲旅。
2017年2月7日,媒體報道稱,陸軍第1集團軍第1師已經啟動改革,將在「新體制」下提升戰鬥力,暗示該師已轉隸海軍。2月15日,解放軍陸軍第26集團軍摩托化步兵第77旅舉行轉隸海軍大會,現場所有官兵均身穿海軍陸戰隊迷彩服,表明該支陸軍王牌部隊轉型為海軍陸戰隊。
2017年4月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接見新調整組建84個軍級單位主官並對各單位發布訓令。海軍陸戰隊新領導層正式亮相,孔軍任司令員,袁華智任政委。
根據上述消息,目前可以確定三點:
首先,海軍陸戰隊規模將進行大幅擴編,這在全軍「裁軍瘦身」的背景下顯得格外令人矚目;
其次,將調整結構編成,包括摩步旅、機步旅等陸軍部隊可能轉隸改編,海軍可能同步在東海艦隊、北海艦隊配備陸戰部隊;
第三,將建立專門的領導機構,歸海軍總部直轄,雖然暫時還未提升到軍種的層次,但基本上也是按照軍種的模式在進行建設和管理。
作為中國的一大重要海上力量,在中國加快海上崛起和民族復興的大背景下,在中國海上戰略由近海防禦向近海防禦與遠海護衛結合轉變的過程中,海軍陸戰隊將肩負重大歷史使命!
4
海洋維權任務越發艱巨
首先,發生激烈奪島之爭可能性較大地區的是釣魚島海域,對此我們不得不做好應對突發事件的準備。
2012年,日本「國有化」事件後,中國海警和日本海保廳實際上對釣魚島形成了「共管」。
近些年來,日本以應對釣魚島假定危機事態和西南威脅為名,大肆強化了釣魚島周邊的軍力部署。
2013年底,在防衛計劃大綱中,安倍政府明確寫入了「以西普連為基礎,打造『水陸機動團』」的目標。
與西普連相比,水陸機動團將不僅在人數上呈現擴充之勢(從原來的600-700人猛增到2000-3000人),在武器裝備上也是顯著升級,計劃引進包括AAV-7兩棲裝甲車、氣墊登陸艇、「魚鷹」傾轉旋翼機等美軍陸戰隊的制式裝備。
2017年3月,日本先後成立「水陸機動教育部隊」和「水陸機動準備部隊」。日本政府還以釣魚島為假想作戰環境、以中國為假想敵,每年舉行數場大規模奪島演習。
日本正企圖確保對釣魚島周邊的軍事優勢,中日雙方圍繞釣魚島的軍事角逐隨時可能升級。
釣魚島自古就是中國領土,捍衛釣魚島主權將是中華民族賦予海軍陸戰隊的重大使命。
其次,中國海軍陸戰隊日常還需要控守南海數十個島礁。
在南沙犬牙交錯的控守格局中,中國大陸控守永暑礁、華陽礁、東門礁、赤瓜礁、南薰礁、渚碧礁和美濟礁七個島礁,台灣地區控守著太平島,這些島礁與越、菲等國的控守力量近在咫尺,必須掌握一定的自衛能力。
20世紀80年代末,中國海軍陸戰隊開始陸續在這些島礁上進行輪換駐守。
2013年底以來,中國的島礁擴建工程大幅改善了這些島礁上的生存空間和生活環境,但它們仍處於中國南海軍事鬥爭的最前沿。
中方一直強調「主權屬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主張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解決分歧。
如果相關各方能夠保持克制,不再進行侵權行動,自然天下太平。然而,如有相關方不願意收手,或出現域外國家與域內勢力介入南沙島礁問題的複雜情況,中方必須要有效保障國家利益。
隨著美國南海政策的變化,中國海軍陸戰隊在西沙和中沙的防禦任務也日益繁重。
而隨著中國在南海中南部的科考、漁業和旅遊等經濟生活的日益增多,安全風險日趨複雜,海軍陸戰隊將成為中國海警和海軍艦艇的後備支援力量,以及關鍵時刻的「防爆處突」尖兵。
5
應對可能發生的兩棲登陸作戰
在相互核威懾和經濟全球化的大前提下,大規模的高強度戰爭似乎已非常遙遠。然而,和平並非唾手可得,軍隊也不可能安享太平,必須要為應對各種「萬一」做好準備。
對中國而言,這種未雨綢繆就包含著大規模的兩棲登陸作戰準備。
中國至今未能實現統一,這在世界大國之中絕無僅有。我們一直踐行和平統一的理念,但台灣地區的地理位置及外部勢力介入的可能性決定了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對跨海登陸作戰的研究和準備。
一旦和平統一無望或外界強行干預台海事務,中國軍隊就必須能夠確保一擊致勝。那時,最先進入台島的很可能的就是海軍陸戰隊。
兩棲登陸作戰歷來是世界軍事鬥爭中的難點,即便是在掌握制海權和制空權的情況下,登陸作戰的不確定性和傷亡比例都很大。
憑常識進行推演,台海一旦爆發戰事,中國大陸將迫不得已登島作戰。此時,海軍陸戰隊必須儘快在對岸建立灘頭陣地,以便後續陸軍重裝部隊能夠順利登岸,並向台島縱深展開延伸。
軍改前,海軍陸戰隊萬餘人的兵力,無論如何都不太可能完成此項任務。
當然,陸軍兩棲部隊是很好的支援和補充,但它和海軍登陸艦艇的銜接必然不如海軍陸戰隊順暢,而且前者對登陸艦艇的熟悉程度和對跨海作戰的適應性也比不上後者。
眼下,美國頻頻突破中方底線,《台灣旅行法》已然通過並付諸實施,蔡英文當局持續推進漸近「台獨」,中國必須做好充足準備。
在這種環境下,強化海軍陸戰隊建設勢在必行。
6
保障海外利益與地區安全
中國海外利益已呈現「井噴」之勢,並呈全球分布之勢:
中國已是世界上最大的貨物貿易國家,每年出境超過1億人次;
截至2016年底,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超過1.3萬億美元,境外資產總額達到5萬億美元。
在這種背景下,世界任何地區的動盪與衝突都可能與中國利益息息相關。
隨著海外利益的擴展,海軍陸戰隊已經成為隨護航編隊執行海外特戰任務的主角,曝光度也大大提高——無論是海外撤僑、索馬利亞護航還是南海守礁,或者遠海、兩棲登陸、全域作戰等訓練,我們都能看到中國海軍陸戰隊員強悍與果敢的表現。
近兩年,《戰狼》、《紅海行動》等有關撤僑的影視題材火爆華夏、票房大賣,也從側面反映了國人對海外利益的強烈關注。
電影存在誇大和杜撰的成分,但是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崛起的中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會更多地出現在危機海域,以配合中國的外交政策,並保護各類海外利益。
有外媒藉此大肆渲染「中國威脅」,認為中國強大起來後會破壞海上航行自由。
實際上,作為世界貿易大國,海外貿易通道的暢通和航行自由是中國最大的海外利益,這也是包括海軍陸戰隊在內的中國海上力量在海外的頭號戰略任務。
中國的海外安全訴求放在任何區域都是合情合理合法的,中國的海外利益主要在於經濟利益和海外公民權益。並且,由於奉行不干涉他國內政、不輸出政治制度和價值觀的外交方針,中國在海外並不存在排他性的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
此外,中國海軍陸戰隊在維護國際安全方面確實肩負著一定的國際責任及義務。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恐怖主義、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毒品走私、海盜、海洋環境惡化、自然災害等全球性問題日漸凸顯,海上非傳統安全問題日益嚴峻。當今的海洋體系比較混亂,迫切需要重建秩序。
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維護海上航行自由正成為世界各大海上力量的重要職能,中國的國際責任正趨於全球化,需要軍事力量「走出去」。
7
未來發展任重道遠
軍事力量「走出去」是中國國防積極防禦戰略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總體上應服務於中國和平發展的大戰略。
如上所述,我們的目的既不是開疆拓土,也非奪取世界霸權,而是維護中國的海外利益、國家安全與世界秩序。
總體防禦性的軍事戰略決定了中國軍隊不可能大規模地走向海外。
在海外,中國需要的是一支反應迅速、行動敏捷的小而精的作戰力量,其他軍兵種在這些領域的發揮空間不大,而合成了陸、海、空、天、網全域軍事平台或手段的海軍陸戰隊通常能快速反應,並在保障海上航行自由、災難救援和國際維和等領域發揮特殊的作用。
與美國相比,中國軍事力量「走出去」的規模和範圍都應是相對有限的;而且,方式與途徑也與美英法等國截然不同——中國主要通過友好合作及外交談判磋商,以平等互利的方式「走出去」,而非藉助戰爭或建立軍事集團。
就其所肩負的複雜而艱巨的使命和任務來看,中國海軍陸戰隊的規模、質量及合成程度顯然都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和餘地。
若海軍論戰隊擴編傳言最終得到證實,兵力將在3-4萬之間,具體數字取決於是否滿編。其實,即便滿編,相比於其擔負的任務而言,這個數字並不富餘。
此外,與美英法等國的海軍陸戰隊相比,中國海軍陸戰隊的合成程度、全球機動能力和實戰經驗尚有較大的差距,這也是此輪軍改所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可以說,海軍陸戰隊是應付局部戰爭和軍事衝突的「拳頭」,是聯合進攻行動中的「刀鋒」,也是國家利益和地區和平的維護者。展望未來,在世界範圍內,中國海軍陸戰隊肩負的責任和使命會越來越多元,任務會越來越繁重,行動會越來越頻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