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智富
郭書真
人到中年,收入達到一定水平,思維也更成熟,是一個會開始認真爲退休做規劃的階段。
《中年智富》是一個爲中年人而設的新欄目,每個月刊登一次,希望能幫助中年讀者更擅于理財,退休後可在財務上享有更大的自主權。
55歲是人生一個重要裏程碑。根據定義,45歲到65歲屬于中年,55歲意味著“中年”已經走了一半,人生的下一個階段很快就要到來。
在新加坡,55歲還有另一個重要意義——存放在公積金戶頭多年的儲蓄終于真正屬于自己。工作了大半輩子,公積金這個強制儲蓄計劃每個月讓我們可領回家的薪水少了20%,而這筆錢一直以來都只能在賬目上看見卻摸不著。
如果你快要步入55歲門檻,是不是迫不及待地想把儲蓄從公積金戶頭提出,好好享受人生?
渣打銀行財富管理銀行保險總監黃健仁說,提取公積金的年齡是退休曆程的一個重要裏程碑,很多人犯的錯誤是沒有在55歲之前做好退休規劃,這個年齡對很多人來說是一記警鍾。
55歲能領取的公積金儲蓄只是一部分,大部分還是得留在戶頭裏,到65歲過後才可慢慢領取;若退休戶頭的存款未達標,你只能象征式地提出5000元。假設你擁有自己的房子,只要退休戶頭有8萬零500元,便可提出其余款項,否則,你的退休戶頭必須有16萬1000元,才可提出其余款項。
假設公積金戶頭有30萬元,在撥出8萬零500元後,55歲時可提出的款項是21萬9500元;撥出16萬1000元之後,則可提出13萬9000元。
不論是21萬9500元或13萬9000元,都不是小數目,該不該提出、提出後要怎麽用,一直以來都是人們辯論的課題。如果你正面臨這個選擇,有哪五件事情是你不該做的?
1)提出所有公積金儲蓄
很多人會第一時間把可以提取的錢都提出,一來可以感受一下有錢的滋味,二來是擔心如果不快點提出,不知哪天政策變了,公積金戶頭的錢又是只能看卻摸不著。
從理財的角度來看,這是個不明智的決定,因爲把錢留在公積金戶頭,可以賺取更高利息,若不急著用錢,實在沒有必要逞一時之快;不妨考慮只提取一部分,體驗一下有很多現金在手的滋味就好。
存在公積金的儲蓄利率每年至少有2.5%,退休戶頭的存款年利率還可享有4%。此外,首6萬元的總存額當中,可享有多1%的利率(其中2萬元得來自普通戶頭),而年滿55歲者,首3萬元的存款還可再享有額外1%利率,因此這一群人的退休儲蓄,可享有高達6%的年利率。
Fundsupermart投資顧問及客戶服務部助理總監淩國偉說:“雖然這些利率每個季度都有可能調整,但這是零風險回報率,公積金會員在決定下一步要怎麽做之前,應該把這考慮在內。”
總的來說,把錢留在公積金戶頭,可以賺取更多利息,不過,黃健仁指出,即便如此,如果有更好的用途,例如做些小生意或掌握市場投資機會,甚至是通過年金計劃創造穩定的收入來源,就得把這些機會成本計算在內。
他也說:“如果背負債務,也可利用提出來的公積金儲蓄減少或還清負債。”
2)到處告訴人
領取公積金是很開心的事,難免想要跟人分享,但所謂錢財不可露眼,如無必要就不要告訴一些閑雜人等,否則容易惹禍上身。一些別有居心的人,可能會利用各種方法從你身上得到好處,社會新聞版不時都有退休人士的畢生儲蓄被騙個精光的報道。
3)以爲錢永遠花不完
即便有再多金錢,如果不謹慎使用也會很快就用完。花錢很容易,國外經常有人中了幾億元的彩金,沒幾年就全敗光。一個人突然間有錢,會引來很多“親戚朋友”噓寒問暖,也會讓你以爲錢多到花不完。這裏用一點,那裏用一些,數百萬元很容易一下子蒸發,更何況是十來萬元。
4)胡亂聽信他人介紹的投資
國偉說,過于保守的投資者會把從公積金戶頭提出的儲蓄存在定期存款戶頭,賺取微薄利息,而盲目追逐高回報的人可能把錢投到高風險或可疑的投資計劃,兩者都是很多人領取公積金後常犯的錯誤。
當你的銀行戶頭突然多了一大筆錢,銀行必然會向你介紹各種投資産品,在決定購買任何産品之前,一定要做足功課,問問自己到底對相關産品的風險與回報知道多少?很多時候,銀行在介紹産品時給出的回報率,都只是預示的回報率,並不保證可以得到。
另外,你也要留意相關産品有沒有鎖定期,當初把錢從公積金戶頭提出來,就是要摸得到,如果拿到銀行鎖個十年八年,又何必提出呢?除非跟公積金利率比起來,這類計劃的回報率真的更劃算。
無論如何,銀行介紹的起碼是正當投資,怕只怕遇到假投資真騙局。市面上有許多龐氏騙局以不同形式出現。之前就有黃金回購、土地投資等騙局,還有許多未被揭露的。
5)吝于獎賞自己
好不容易等到這一天,適度寵寵自己是應該的,當然不是鼓勵你一次過把錢用光,只要預先做好規劃,一直想要但舍不得買的音響系統、一直向往但舍不得花錢去看的冰川,都應該在你領取公積金儲蓄後的計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