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锺,不吉利;聊身後事,怕喪氣;就連說個“死”字,都得有所挂礙。面對死亡,我們往往諸多避忌。但人終將一死,爲免留下遺憾,臨終話題需直面。
這是本地劇團戲劇盒和ArtsWok Collaborative自六年前起,開創《兩面之間》社區參與計劃以來,希望透過藝術平台,讓公衆反思的臨終課題。
今年的《兩面之間》也首次推出新形式的裝置藝術,忠邦的23名年長居民與四名藝術工作者,花了一年時間,攜手創作與“死”相關的藝術作品,作爲他們對臨終課題探索的成果,共有50 個作品展出。
親手縫制喪被
親友爲表悼念送上俗稱“竹”的喪禮被子,是四個藝術工作坊之一《珍惜和緊握》中,長者們的其中一份“作業”。此外,他們還需拍下一張,想像自己死亡前最後一個姿勢的照片,印在被單上。
今年63歲的陳露細,在展示自己完成的作品時分享:“老師問我們,你死的時候,希望擺什麽姿勢?”她敞開雙臂、笑逐顔開地說:“我們就這樣拍咯,開開心心地去咯。”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露西也在自己縫制的被子上,以中、英、馬、淡,四種語言寫上了這句話。她說,這麽做“讓每個人都讀得懂”。至于意思,她開懷地說:“該走就走,不要勉強,開開心心過日子,等到最後一天去。”
《珍惜和緊握》背後的藝術工作者蘇淑琴,被居民們親切稱爲“老師”。之所以選擇喪禮被子作爲主題,是因爲她“認爲喪禮被子充滿美感,一直很爲欣賞”。
目前在拉薩爾藝術學院兼職任教的她,也希望把多數長者在家能做的縫紉技藝,與華人傳統在喪禮中送被子表慰問的傳統做結合。
至于身前最後姿勢的點子,則是取自真實喪禮被子上,中間常印有的自然山水畫。蘇淑琴說,這樣的方式,不僅在視覺上有趣,也能更強烈地烘托出“死亡”這個主題。
最後的禮物
食譜、包包,忠邦組屋區間一個亭子內,擺放出一個個參與者希望留給至愛的禮物。創作《禮物》的藝術家韓雪梅,希望借由思考“自己一生中留下的最後一份禮物”,讓參與者回顧自己的一生中最珍貴的記憶。
對于73歲的陳樂慶來說,參與這個工作坊,是他打開自己心房的一把鑰匙。他的禮物,是父母留下的“遺産”,包括父親生前熱愛收集的郵票、銀幣,以及前不久過世母親留下的古董紅木家具。
原本父母留下的遺物,令他不知如何處理。“父親很喜歡(收藏郵票),因此他傳給我,我很珍惜,我不能賣,但我不知道能做什麽。”
他表示工作坊令他重新思考這個問題:“我母親過世後我很難過,參加工作坊後,我和他們分享我的困擾,他們叫我向前看,現在我敞開了心房,對自己未來想要做什麽也有了想法。”
他也希望之後,能把自己的這些“遺産”,傳給一個能珍惜看待他們的人。
探討臨終議題的《兩面之間》,自2013年起已在不同社區展出,這次的《靠近》已是第三版本。對此,《兩面之間》藝術總監郭慶亮說:“我們探討臨終的大主題沒有變,但到了今年我們發現,很多人關注,探討怎麽處理悲傷的課題。”
“生老病死,大家都必須經曆,我發現也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關注了,我想我們應該不會停止。”
《兩面之間:靠近》公共裝置藝術
日期
9月19日至10月6日
時間
全天展出
地點
義順環路第108座組屋和第115座組屋之間的不同地點(一些天將有導覽,請上活動官網了解詳情)
– CH8/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