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們
小編有幸采訪到2015級博士趙健宇學長,學長與我們分享了在新加坡管理大學交流訪問的經驗與感悟,也爲在讀博士生和其他有志于學術研究的同學提供了寶貴的建議。
趙健宇
2015級博士,已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等期刊發表多篇論文,2018年8月—2019年8月受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于新加坡管理大學交流訪問。
在新加坡的日常
學長訪問的新加坡管理大學,是一所年輕的研究型大學,其會計學院科研實力強大,有研究崗教授20余人,在BYU會計研究排名上多年位居亞洲第一,世界前五。
據學長介紹,自己在新加坡的學習、科研狀態與在北大時比較類似。訪問期間,學長共選修了三門論文研討類型的課程,主題分別爲財務會計、公司財務和會計研究方法,並且幾乎每周都有機會參加高質量的seminar。在課程選擇上,學長建議,盡量每學期選修一到兩門seminar研討課。一方面可以從課程論文和討論中發現新的研究話題,另一方面也可以與授課老師互相了解,爲以後可能的合作打下基礎。此外,新加坡管理大學每年也會舉辦幾場較爲大型的學術交流會議,這也是自己開拓視野、接觸學術大咖的好機會。與在北大稍微不同的地方是,在新加坡,博士生和老師的辦公室設置在一起,這就讓博士生與老師的交流變得更加方便。
生活方面,新加坡是一個以華人爲主導的社會,因此飲食上較易適應。地理位置的原因導致新加坡的氣候較爲單調,溫度基本維持在25—30度。住處離學校比較近,周圍的配套設施也很完備,相對北美來說,生活會更方便。
訪問的收獲與感悟
來到新加坡後,學長主要從事基于美國數據的研究。學長認爲,一方面,由于意識形態的差異,美國主流期刊對中國問題的接受度盡管逐漸提升,但基于中國數據的研究仍然會面臨“中國經驗能否適用于美國社會”這樣的靈魂拷問。另一方面,由于美國的政府、機構數據更加透明,研究人員往往能從公開渠道獲得一些有意思的數據。頂級期刊發表的中國問題文章,絕大多數依賴于獨特的數據,但這些數據主要依靠私人關系獲得。因此對博士生而言,美國數據更加可得。當然,如果真能發現中國的獨特數據或獨特事件,在新加坡也很容易找到老師一同合作。SMU擁有更豐富的國外數據庫資源,提供了更便利的研究條件,自身對國外數據的處理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其次,學長提到,交流過程中個人的研究視角有了很大轉變。自己感觸最深的是,與國內研究更偏財務不同,新加坡管理大學會計學院老師們的研究話題“很會計”,例如,利用新的方法、新的數據去關注會計信息如何在公司內部、公司之間、公司與利益相關者之間發揮作用。
此外,據學長介紹,新加坡管理大學對博士生的管理十分嚴格。首先,每個博士生第一個學期就會分配兩個老師,要求每一到兩星期和老師見一次面,對于前去交流訪問的博士生也會有類似的要求。學長認爲,尤其在學生未入門科研時,這樣的安排可以避免學生走一些彎路。其次,博士生每年只有15天年假,其他工作日時間都需要在辦公室工作,沒有寒暑假。相比之下,自己之前在北大的研究狀態可能太過松懈了。再次,SMU博士生在入學之初就有強烈的危機感,了解畢業時應該有三四篇成熟的工作論文,因此他們非常清楚,每一年應該有什麽樣的産出。目前,由于國內對新進教師的考核機制正發生迅速的轉變,國內博士生既要兼顧中文發表,又要考慮英文寫作,對自己畢業時應該達到怎樣的學術要求並不十分清晰。最後,學長回憶道,與自己的外方導師嶽衡老師溝通、合作的過程中,嶽老師對于研究話題的選擇、研究細節的嚴謹程度讓自己印象深刻並深受感染。此外,學長針對不同的研究話題,也與Lou Yun, Zhang Liandong 和Lin An-ping 等多位老師有過深入交流。SMU有十分龐大的研究隊伍,因此幾乎所有的研究方向,都很容易找到合適的老師進行討論。
學長答疑
問
學長,到底要不要出國交流?
答
交流爲我們提供了接觸當前一流研究、一流學者的平台,國家在政策上也給予了我們很大的支持,有機會的話,非常鼓勵博士生們擁有這樣一段經曆。訪問時間上,個人認爲,在外方導師足夠對自己負責、自己確實能夠有所提升的前提下,訪問的時間在個人能夠接受的時間裏越長越好。當然,對于普博的同學來講,出國訪問面臨的比較大的犧牲可能是在畢業時間上要延長一年,這就意味著在就業時將面臨更激烈的競爭,因此希望大家訪問時不要松懈,最大限度地利用這段時間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問
學長,交流國、交流院校應當如何選擇?
答
個人認爲,對于希望畢業後尋找高校教職的同學,選擇訪問學校時最好選擇與自己研究領域、研究方向較爲契合的學校,不建議一味地追求學校的“名氣”大小。交流時,北美與香港、新加坡的學校各有利弊,比如,新加坡學校的老師與國內的聯系更爲密切,與他們溝通學會更有效率等。
問
那麽我們該如何准備出國交流?
答
除了英語成績要提前准備就位之外,交換成功的最重要一環是拿到外方導師的接收函。個人從交換前一年的11、12月份開始聯系目標學校,聯系的方式包括直接給心儀的導師發送郵件,師兄、老師引薦等等,大家可以多多嘗試。
問
如何更加充分高效地利用這一年的交換時間?
答
首先,在出國之前盡量想出一些可能的研究話題,最好一去就能和國外老師開啓新的研究項目。其次,利用寶貴的機會,多與老師交流,勇于發表自己的看法,不要覺得不好意思。最後,在與SMU的博士生交流後得知,就算是老師給的問題,通常三到四個想法最終也只有一個能寫成working paper。保證足夠的研究時間,不要害怕失敗,才有可能在訪問結束的時候有一份讓自己滿意的答卷。
問
新加坡香港的博士生是國內就業市場的有力競爭者,對標他們,我們能夠建立哪些比較優勢? 還有哪些短板需要補足?
答
將國內博士和海外博士納入統一考核體系,執行非升即走的常任軌制度將是大陸高校的一個趨勢。新加坡、香港的多數博士生也是中國學生,就業的主要方向是大陸高校,因此他們是國內博士在求職中的直接競爭對手。除此之外,大陸一些學校和新加坡、香港高校建立了聯合培養博士生項目,這些博士求職時也是大陸就業市場的香饽饽。海外博士有更優越的研究環境,更豐富的數據資源,更嚴苛的學術訓練。這就要求我們國內博士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努力,才能在求職市場上有足夠的競爭力。另外,國內博士對中國制度背景和數據的了解更勝一籌,如果能發現一個好的中國研究話題,也將是我們的一個比較優勢。
學長寄語
對于有志于長期從事科研工作的同學,國外訪問交流是開拓視野、提升能力的有效途徑,是很必要的事情;同時,訪問期間希望大家能有緊迫感,對要達成的目標、實現目標的過程大家需要提前有所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