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變革、大發展是海外民衆對新中國成立70年來最直觀的認知。
9月25日,《環球時報》旗下環球輿情調查中心發布《新中國成立70周年變化的跨國民意調查報告》。該調查針對日本、韓國、泰國、印度、新加坡、美國、意大利、澳大利亞8個國家民衆,采用全球在線樣本庫問卷調查方法,共回收有效樣本3519份。調查顯示,超六成受訪者認爲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發生了舉世矚目的變化,近六成受訪者認爲中國的變化主要體現在經濟發展方面,其次明顯的變化還體現在中國國際地位及影響力提升、科技實力增強、人民生活水平提升、軍事實力提升、生態環境質量改善、中國國民素質提升、文化軟實力提高、國際和平貢獻突出等方面。這表明,世界發展需要中國,而中國也會以更自信、更開放的姿態來擁抱世界。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的國內專家認爲,調查結果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參照數,但不管別人如何看我們,中國的崛起還是要靠自己,我們要做好自己的事情。
新興經濟體國家更看重中國的示範效應
此次調查顯示,62.7%受訪者認爲,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發生了有目共睹的變化,其中29.3%的人認爲新中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33.4%的人認爲“發生較大的變化”。泰國、印度、新加坡和韓國受訪者對中國的變化感知較大,而美國與澳大利亞對此認知不足。近九成泰國受訪者認爲新中國70年的變化程度大,印韓新受訪者的比例均接近七成。相比之下,美澳分別僅有四成左右的受訪者認爲“變化程度大”。
“這個輿論調查很積極,給我們了解世界如何看新中國70年變遷提供了重要參照。”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這樣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他還表示:“現在美國公衆對華情緒非常複雜,談‘中國是威脅’時往往是高估中國,談論社會自由度、中國的具體發展空間時又往往低估中國,認爲中國社會是‘鐵板一塊’。美國民衆對華認知往往受其國內新聞輿論的影響。相比,發展中國家看中國發展的態度往往是積極的,認爲中國起到示範效應,它們也可以這麽做。”張頤武說,對各國民衆來說,中國70年來的經濟很直觀,中國的超級工程、城鄉的發展、中國人的消費能力,讓他們認識到中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同時,外國民衆對中國國際地位提升的感受會很直觀,這些都是毋庸置疑的。
9月中旬,剛從上海、杭州訪問歸來的泰國記者協會訪華團多位記者和《環球時報》談了他們參觀華爲、阿裏巴巴等中國企業的感受。他們親眼看到中國發展之快、中國科技之先進,“發現現實的中國與想象中的中國截然不同,中國的一切令人感到不可思議”。泰國PBS電視台記者翁帕納表示,泰中文化相近,易于溝通理解。作爲亞洲國家和新興經濟體,泰中兩國在經濟、科技、文化等方面都有很深入的合作,中國是泰國的第一大貿易夥伴,使泰國人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國發生的日新月異的變化和進步。此外,很多泰國人通過與中國遊客接觸,感受到中國國民素質的變化。
談到發達經濟體對中國70年變化的感受明顯低于新興經濟體,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何偉文表示,發展中國家認知度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確確實實幫助了它們的發展。他認爲:“認知差異確實存在,但它對中國崛起總體上影響較小,因爲發展終歸是中國自己的事。我們在發展的過程中,對外如果有合作,能做到雙贏,別的國家對我們的發展肯定是擁護的。”
從受訪國各群體的反應來看,知識群體以及工商企業群體對于新中國成立以來變化巨大的認知度更高,表現出對中國發展與中國市場前景的關切。科技界、文化界對中國科技實力的理解相對客觀一些,以澳大利亞爲例,目前中國是與澳大利亞合作發表論文最多的國家。
在接受《環球時報》采訪的專家看來,外貿在新中國70年發展曆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既是基礎也是中國融入全球化、進入世界市場的一個最基本的路徑”。何偉文表示,這需要有很嚴謹的文章去論證,要量化地去分析,但總的來說,經貿往來擴大了中國産品的出口,並通過在海外市場競爭,極大地促進了國內技術和産業水平的提高,“自己關起門來競爭是不行的”。此外,經貿往來引進大量國內急需的技術、設備、原材料、能源,還幫中國獲得國家急需的外彙來源,並使過剩産能在國外市場進一步消化,“這些都是經濟賬”。
中國發展變化,發達國家不可能“不敏感”
新中國經濟的變化發展最受海外民衆關注。調查結果顯示,近六成(59.0%)受訪者認爲新中國的變化主要體現在經濟發展方面,排列之後的是國際地位及影響力提升(42.9%)、科技實力增強(40.7%)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40.0%),此外還有軍事實力提升、國家面貌改變、生態環境質量改善、中國國民素質提升、文化軟實力提高、國際和平貢獻突出等多個方面。
日本問題專家、南京大學華智全球治理研究院亞洲研究中心主任蔣豐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這個調查結果基本符合日本民衆對中國的關注程度。中國國內生産總值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600多億元到2018年突破90萬億元,創造了世界經濟史上罕見的發展速度。在此過程中,讓日本最受刺激的一個時間點是2010年中國GDP超過日本GDP,從此日本失去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位置。到2018年,中國的GDP已是日本GDP的近3倍,日本人發出感歎:“日本GDP超過中國GDP的時代永遠不會出現了。”蔣豐說,中國從“世界工廠”轉向“世界市場”,日本企業界更看重怎樣能把自己的産品賣到中國,或怎樣在中國設廠,直接生産産品在中國銷售。在東京證券一部上市的600多家公司中,有200多家在中國開有分公司。《日本經濟新聞》平均每天涉華報道多達12條。
中國的軍事實力提升也是日本民衆非常關注的。蔣豐說:“日本防衛省每年推出的《防衛白皮書》中,都會詳細敘述中國軍事變化,我經常把它戲稱爲‘中國軍事發展的大事年表’。近年來,日本關注最多的是中國的航母建設。”談到中國的研發能力,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梶田隆章曾告訴蔣豐:“中國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投入讓我感到非常驚訝。如果把2000年中日韓對科技的投入作爲基數,2015年中國的投入增加了10倍,韓國增加了約5倍,而日本依舊維持2000年的投入水平。”
泰國、新加坡與意大利受訪者此次對于中國經濟發展變化的認同均超六成,韓日印澳四國受訪者對此的認可度也超過五成。反觀美國,受訪者對此的認同度最低,僅爲39.8%。對此,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教授李海東表示,一些西方國家總是質疑或批判中國的發展模式,但中國的經濟成就又是它們無法诋毀的。實際上,在美國精英群體中,一方面很多人承認中國發展確實很快,但另一方面,有些人始終認爲,“中國經濟並不具可持續性,很可能存在巨大的問題”,甚至受美國對華總體認識的影響,不希望中國發展得再快點。在李海東看來,調查結果所顯示的認知差異,也意味著在未來的國際舞台上,新興經濟體對華政策將會更具創新性、更具前瞻性,它們在認識到中國的巨大變化後,希望通過跟中國加強聯系來促進自身的發展。而部分發達經濟體的“不敏感”,主要是因爲它們過去都富裕慣了,但當一部分精英認爲中國的迅速發展挑戰發達國家主導地位的時候,他們又會變得很敏感。
何偉文曾任中國駐舊金山、紐約總領館經濟商務參贊,他認爲,民調不是美國發動貿易戰的根源。美國民衆對中國發展了解相對較少,但他們不會發動貿易戰,發動貿易戰的是美國特定的當權者。但是有一點,正因爲美國民衆對中國認知少,所以美國當權者講的好多話能迷惑他們。何偉文舉例說:“20年前,我看到美國小學生學世界地理,有80%的學生不知道中國在哪裏。”
據《環球時報》駐澳大利亞記者觀察,澳大利亞民衆在關注中國發展時夾雜了太多安全利益的考量。比如,“澳在經濟上是否過于依賴中國”經常成爲討論中澳經濟關系的切入角度。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2019年的年度民調顯示,有74%的澳受訪者認爲,澳在經濟上過于依賴中國,且有68%的人認爲有太多來自北京的投資進入澳大利亞。事實是,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爲澳第一大貿易夥伴,而美仍是澳最大直接投資國。此外,美是澳最重要的安全盟友,這樣的背景下,澳近年來對華政策顯得有些糾結。此外,澳大利亞民衆還是有一些島國心態,不太關注國外的情況,不少人也沒有出國旅遊的經驗。中國人在澳投資房地産、在澳狂購奶粉,讓很多澳大利亞人對中國的認知出現偏差,認爲中國人都非常有錢。
“中國智慧”提升中國全球影響力
新興經濟體受訪者對于中國生態環境質量、科技實力、人民生活水平向好發展的感受比發達經濟體更加強烈。比如:31.6%的新興經濟體受訪者認爲新中國生態環境質量有所改善,較發達經濟體受訪者高20.8個百分點;51.3%新興經濟體受訪者中認爲新中國科技實力增強,比發達經濟體受訪者高15.8個百分點。此外,新加坡受訪者(52.7%)對中國國際地位及影響力提升認可明顯高于其他國家。
作爲中國近鄰,印度民衆非常關注中國的發展變化。印度新德裏使館區一家公立學校的校長米拉尼來過中國,她表示,從發展角度看,中國的確走在了印度前面。米拉尼說:“前行者總是會爲後來者提供值得借鑒的經驗和教訓。中國通過改革開放釋放了巨大的人口和市場紅利。我印象最深的是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印度環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維微克說,中國和印度在霧霾等環境治理領域面臨相似挑戰,但聯合國環境署在今年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的空氣汙染治理取得成效,其治理經驗爲全球提供了可借鑒的模型。年已九旬的印度國營機床廠前總工程師拉姆說,上世紀90年代來華參觀時看到一些企業牆上寫著“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口號,中國工人忘我的工作精神讓他記憶猶新。拉姆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雖然我沒有機會再實地去看看中國這30年來新的發展,但從在印度工作的中國人的精神面貌中,我就能看到中國發生的變化。”
環球輿情調查中心致力于“讓數據說話”,近年來在國內外輿論傳播、實證研判領域積累了豐富經驗,年度品牌項目有“中國國家形象與國際影響力全球調查”等。2018年底,環球輿情調查中心的“世界變局大國之道”全球調查顯示,認爲世界局勢發生顛覆性變化的海外民衆中,有近七成受訪者認爲中國正在不斷崛起,中國國際地位及影響力不斷提升。
談到此次調查相關選項的結果,李海東認爲,中國在國際舞台上貢獻的“中國智慧”得到認可。70年來,中國實現了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惠及人口最多的減貧進程。他以此爲例說,很多與中國有類似發展經曆的國家都想探討中國爲什麽能夠成功。此外,中國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以及具體的外交規劃確實讓世界感受到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李海東說:“聯合國維和,誰出力最多?誰在真心援助欠發達國家?全球大國中間誰沒有跟其他國家發生軍事沖突?答案都是中國。”
環球時報駐澳大利亞、印度、泰國特派記者 劉天亮 胡博峰 孫廣勇 環球時報記者 李司坤
了解《環球時報》的三觀
請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or回到文章頂部,點擊環球時報 (微信公衆號ID:hqsb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