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當導演,總不是一件受歡迎的事。明明節目裡還是睿智機敏的小可愛,結果拍起電影就突然失控,不是太怯生,就是太混亂。高曉松跟何炅的前車之鑑擺在那裡,結果蔡康永還是不怕死地推出了他的電影處女作《「吃吃」的愛》。
蔡康永與何炅、高曉松又有不同。他是電影科班出身,離開多年再重拾舊業,本身是一件很需要勇氣的事。另一方面,他拍電影也不完全是為了自己。就算關係再鐵,何炅拍《梔子花開》沒有找謝娜來主演,高曉松拍《那時花開》也沒有拉上老狼,只有蔡康永寫《「吃吃的愛」》,偏偏選擇了小S的人生為藍本。
1.
如果把蔡康永自己的人生拍成電影,可能會比《「吃吃」的愛》要精彩百倍,深刻百倍。
他原本有著相當顯赫的家世,祖父經營自來水公司,父親蔡天鐸畢業於復旦大學法律系第一屆,還開了一家輪船公司。吳宇森電影里那艘太平輪,就是他家的。
父親50歲的時候有了蔡康永。那時候家族榮光不再,一家人從上海搬去了台北,他就成了沒落的貴公子。雖與曹雪芹有著相近的身世,可蔡康永最討厭的小說就是《紅樓夢》,「被一群最囉嗦的家人,做最持久的糾纏不清。——這就是我心目中的紅樓夢,紅樓超級大惡夢。」
他不喜歡賈寶玉,反而更喜歡楊過跟韋小寶。「出生的家庭儘管不能任你挑揀,人生卻依然是你的,請務必善加揮霍。」
蔡康永的人生還來不及揮霍,就已是一連串的失去,出生前太平輪就沉了,大學時期母親過世,40歲不到父親也走了。好在面對人生無常,他早學會了舉重若輕。
小時候的他會笑嘻嘻地問爸爸,「爸,如果太平輪沒有沉的話,我有時候就可以坐在輪船上,看著海吃早餐了,對不對?」爸爸也會笑嘻嘻地回答他,「對啊」。
對待採訪者,他也總有一種冷眼旁觀的隔離感。他說,這與家庭氛圍有很大關係。父親總會念叨台北的京劇永遠不及上海的精彩,台北的美女永遠沒有上海的漂亮,就連黃魚也總不如西湖的好。
蔡康永好似生下來就過著父親的二手生活,這讓他很泄氣,「父親從小就跟我灌輸一種觀念,就是我已經錯過所有好事情,後來漸漸覺得一切都是過眼雲煙,沒什麼好在意的。」
比起說話之道,蔡康永更擅長告別這件事。
收掉《康熙來了》,是他的決定。雖然最後一集他也哭得稀里嘩啦,但還是很體面地跟觀眾做了一個道別,在康熙的聚光燈還未熄滅前,留下一個瀟灑而去的背影。
他主持過好友羅曼菲(著名舞蹈家)的葬禮。後來在奇葩說講起這件事,他也是淚眼朦朧。那一場葬禮就像一個大Party,大家都穿著彩色衣服聊天談笑,最後螢幕上映出羅曼菲在台上謝幕的畫面,真是一場完美的告別。
康永總結說,「我們練習告別,是練習這件事情,而不是一直留對方,因為留不住。」
2.
最漫長的告別,莫過於死亡。蔡康永很早就開始琢磨起這件事。剛入電視圈,他就因為一本日本作家寫的書《完全自殺手冊》與所有的人吵架。學者擔心這本書會誘導自殺,但蔡康永覺得死亡本來是生命的一部分。
書中有一句話很打動了他:好的人生包括活著的時候,也包括死亡那一刻。
也許是因為把告別練得太嫻熟,把死亡想得太通透,蔡康永反而活得很輕快,好友陳文茜說他把人生過得輕於鴻毛,「我覺得康永有一種能力,第一個是體諒別人,第二是自我很小,第三是必要的時候可以蹲下來,不會抱怨。」
他看過很多晦澀深奧的書,寫出來的道理永遠淺顯易懂。「自己的鼻孔自己挖」,「人生踏錯幾步就當跳支舞」,蔡康永給年輕人熬的雞湯里,總存有一種清醒的樂觀。
「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蔡康永真是太明白這句話。所以他對每個人都是謙謙有禮而又保持距離,小S都說他周圍有一道透明的膜。從這道膜里,透出來聰明,透出來世故,還透出來一圈朦朦朧朧的溫柔。
主持金馬獎的時候,事先知道開獎結果的蔡康永,仔細研究了每個明星的座次表。開場的時候,他繞來繞去地介紹那些入圍但沒獲獎的嘉賓,因為怕他們干坐一晚上而沒有一個鏡頭。後來彭于晏很高興地告訴他,雖然沒拿獎,但當晚媽媽有在電視機前看到他。
他不喜歡辦收視慶功宴,也不准在節目後台過生日,結果《奇葩說》違背意願,硬給他過了一個生日,他還是在現場哭得稀里嘩啦的,許下的生日願望結果也是為了馬東。
雖然從不留戀過去也很少追悔舊時光,蔡康永的冰箱裡卻保存著許多過期物品一直難以斷舍離,2017年的冰箱甚至有1999年就過期的東西,堪比出土文物。
3.
小S懷孕的時候,蔡康永寫了一本書叫《有一天啊,寶寶……》。書里全是溫柔的叮嚀。誰都可以說出這些平實的話,只有蔡康永會把這些絮語都珍藏著記下來,攢成了集子。
在各種不同綜藝節目裡切換的蔡康永,總是表現得太聰明太疏離,讓人感覺複雜與難懂。他拍出來的電影卻是出人意料的簡單,名字就劇透一切,無非是吃跟愛。康永沒有把這兩件事拍得很文藝很高級,可他拍出了一個最美的小S,處處都是愛的濾鏡,甚至美過了林志玲。
蔡康永自己也說,這部電影就是康永寫給小S的情書。
「 S,你會在這個故事裡,展示出你從來沒有展示過的那些堅強跟那些脆弱。你要和我一起、吹一陣微風,吹走活著的疲倦。讓恢復精神的人,日後想起這個故事和這個主角時,也會微笑。。
而這就是我找到的、愛你的方式。」
這樣的愛,更甚於愛情。《姐姐好餓》的訪談里,小S只有面對兩個人的時候會大哭,一個是大S,一個就是蔡康永。
對康永來說,這樣的愛也成全了自己。
曾經被問到喜歡的人應有什麼樣的特質,蔡康永的答案是「對生命的放鬆。」《康熙來了》的康時時都要控場,注意分寸,開了過火玩笑事後還要督促製片剪掉。只有熙,可以肆無忌憚地懟來賓,吃來賓豆腐。這樣自由撒野的小S,也是蔡康永內心那部分任性自我的寫照吧。
不輕易哭的蔡康永,在看《千與千尋》里白龍鱗片剝落的那一刻,總會落淚。他說,「尋找到自己,跟向別人終於證明了自己,是我的哭點。」
S曾經是康永的一部分,他也藉由《康熙來了》,向過世的父母,向無常的人生,證明了堅強而有用的自己。《「吃吃」的愛》里有一場死亡,一場葬禮,一場告別。蔡康永仿佛透過電影,跟小S說了再見,跟康熙的朋友們說了再見,也跟那個過去的自己說了再見。
「人可以死而復生,是透過另外一個你繼續活下去,所以一段關係的結束,往往意味著另一段關係的開始。」走下去不回頭,這是康永哥留給康與熙最大的溫柔。
以下是彩蛋時間
這次好戲君有幸在電影路演見到了蔡康永,可以一對一的聊天。雖然時間很趕,但康永哥的回答依然非常精彩,摘去部分採訪實錄,以饗康熙同好
好戲君與康永哥的Q&A(含有少量劇透)
好戲君:2014年就看到《「吃吃」的愛》籌拍的消息,為什麼隔了這麼久電影才上映?
蔡康永:當初做的第一個劇本其實是講一個酗酒的女明星喪失味覺之後必須要戒酒的故事,那時候就覺得我心中看到的小S有點喝太多,想藉由一個故事來喚醒她。
籌備了很長一段時間,道具什麼都做了,場景也都做了,過一個月就要開拍的時候的呢,小S騎腳踏車竟然摔得很嚴重,把牙齒摔壞了,牙醫就說如果你們要拍特寫是不可以的,要等六個月,劇組就停了,放棄了做好的布景跟道具。
多出來六個月,我就在想,葡萄酒也許對觀眾有點陌生,因為不是每個人都品酒。所以後來我就改成了面,一碗面,花生醬拌面,成為了姐妹倆中間一個很重要的證據。
好戲君:所以這也是《「吃吃」的愛》這個名字的由來?
蔡康永:是,人到底活著,是透過吃來感覺到存在的幸福,還是透過愛?透過愛好像很辛苦,透過吃會比較方便一點。
好戲君:您是UCLA編導碩士畢業,也做過《方世玉》這樣電影的編劇,處女作為什麼選擇了「吃吃的愛」這樣的簡單主題?
蔡康永:電影公司找我拍戲的時候,我就在想,這已經不是我學電影那個時候了不起的殿堂級的東西,它就是一個俯首可得,跟視頻還有劇集一起競爭別人眼球的一個成品而已。所以我在構思這個故事的時候,是抱著因緣際會的心情,有電影公司找我,我又把康熙停了,我欠了康熙觀眾的一點東西,我要跟S很用心地還給大家,這是在家裡看電視看不到的東西。
為了要讓S全副武裝地來演這個片子,我也希望整個卡司看起來是認真的卡司,找來了金世佳、李子峰、林志玲,這些都是經驗豐富的演員,要讓S感覺到她是參加一個電影演出,而不是節目錄製。
好戲君:是當主持人更困難還是當導演更困難?
蔡康永:導演困難得多,我學完電影之後,沒有繼續走拍電影這條路,現在想起來覺得有點幸運。人如果20年的時間要拿來跟電影搏鬥的話,換來的大概是,運氣好的話七八部電影(如果持續不斷的工作,一切都順利進行),可是七八部電影在我的經驗中應該會發生七八十種不同的災難出來,對導演的折磨也是七八十種。所以很多導演都會散發出一股心力交瘁的氣氛,即使他當天睡飽了,導演坐在我旁邊的時候依然會感覺他好累。導演每一秒都在想,要不就是在想這部,要不就是在想下一部,每一部電影都給他帶來無窮的問題。
所以雖然做導演很過癮,我也非常感激電影史上的這麼多大導演費勁心力拍了這麼多很棒的電影,可是我自己覺得,做主持也帶給我好多快樂,帶給看的人好多快樂,這也很值得。
好戲君:你選擇去電視圈,似乎也跟性格有關係?記得馬東在節目裡就說你其實挺懶的。
蔡康永:這次拍電影馬東一直在旁邊看好戲(笑)。為了拍電影,我錄完奇葩說又馬上要趕飛機去烏魯木齊參加一個電影聚會,馬東聽到就冷笑一聲說,蔡康永你也有今天,然後我就完全無話可回。
好戲君:電影最後有一個平行世界反轉的設定,雖然上官娣娣死了,可是在另一個世界裡她成為了更有活力的許春梅。我會聯想到康熙,雖然節目結束了,但康跟熙在其他的平台有了新的開始。
蔡康永:對,這也是我希望被讀到的最大願望。這是一個死而復生的故事。人都會死,人都可以死而復生,是透過另外一個你繼續活下去,所以一段關係的結束,往往意味著另一段關係的開始。康熙來了的結束呢,放走了康跟熙,他們去做更難的事情,然後會向自己證明,存在的價值。
87.75%有趣味的人,都在看談資。微信搜索:談資(tanziapp),回復關鍵詞「談資」,抽取充電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