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華僑銀行駐新加坡經濟學家 謝棟銘
本文沒有高屋建瓴的政策建議,也沒有細致的政策解讀。只是通過筆者了解的三套不同屬性的房子,爲讀者們分享一個普通新加坡中産階級家庭繳付房産稅的經驗和一些體會。
筆者是2009年初在新加坡首次置業,當時全球金融危機的悲觀情緒並沒能抑制筆者的新婚剛需。和多數新加坡中産家庭一樣,筆者的首套置業選擇了轉售政府組屋。新加坡的住宅房屋主要分三種包括政府組屋、私人公寓以及有地住宅(別墅)。所謂的政府組屋類似于中國的經濟適用房概念,由政府規劃興建,然後以優惠價格出售給人民。而新加坡獨特的組屋政策,使得新加坡基本實現了“居者有其屋”。目前新加坡全島組屋已經超過100萬套,超過80%的人口居住在政府組屋裏。
|房産稅初體驗
新加坡組屋政策的目標是實現人“人人有房”
筆者2009年8月搬入組屋,12月初收到了來自稅務局的人生第一封房産稅繳付通知。新加坡房産稅一年一算,一般年底政府會通知明年需要繳交的房産稅金額。計算公式非常簡單,所繳交的房産稅等于房屋的年值(Annual Value)乘以房産稅率。無論是政府組屋還是私人公寓和別墅,公式都是一樣的。不過年值和房産稅率這兩組變量則會根據房屋性質和房屋功能來確定。因此普通居民要精確預測未來三年自家需要繳付的房産稅基本是不可能的。
先來看房産稅率。新加坡的房産稅率主要分自住和非自住兩種,其中投資出租或者空置都屬于非自住範疇。2009年筆者首次置業時自住稅率爲4%,而非自住稅率則爲10%。再來看年值,新加坡房産稅的年值是根據同地區同類型房屋租金計算得來。簡單來說,決定年值的不是房價,而是鄰居出租的租金。稅務局2009年底對筆者組屋年值估計是9300元,根據4%的自住稅率,2010年度所需繳交的房産稅爲372元,不過當年政府給了組屋自住稅務抵扣,外加消費稅抵扣等,實際需要繳付的房産稅爲227元。應該說對于任何一個普通中産階級來說,一年227元的房産稅是可以承受的。
筆者由于買房的時候做了一些功課,對房産稅做好了心理准備,不過卻發現政府計算的房産稅比預期低不少。這裏主要原因是房屋年值遠低于預期。政府給出的9300元年值所隱含的月租金只有775元,這是遠遠低于當時市場租金的,甚至不到一半。後來筆者仔細查了稅務局的解釋才了解到,稅務局對年值的估算是基于沒有裝修和家具的房屋租金。結合後來筆者參與私人住宅的經驗來看,新加坡稅務機構對政府組屋的年值估算是比較保守的,這種保守其實降低了組屋居民的房産稅壓力。
|房産稅的劫富濟貧
2010年開始新加坡政府對房産稅進行了改革。自住的房産稅率調整成累進稅率。年值6000元以下,稅率爲零,6000元到65000元區間內爲4%,而超過65000元部分則上調至6%。2010年底筆者在收到的稅務局的信中欣喜地發現,由于年值維持在9300元不變,筆者2011年度所需繳交的房産稅金額已經由上一年度的227元下降至132元。
而新加坡的房産稅改革並沒有止步,2014年開始新加坡將房産稅更爲細化,自住的房産稅累進檔數由原先的三檔提高至八檔,不過一年以後的2015年又將八檔縮減爲七檔。除了稅率細分之外,免稅額也由原先的6000元提高至8000元。年值高的豪宅所需要承擔的房産稅進一步提高,其中年值超過13萬新元的房産稅率將達到最高的16%。除了自住房之外,非自住房的稅率也從2014年開始改爲累進式稅率。年值超過9萬新元的出租或者空置房房産稅率將達到20%。
目前新加坡的房産稅率沿用了2015年開始執行的累進稅制。居住在二房或者一房式政府組屋的中低收入居民受益于遞進式稅中的免稅額,不需要繳付任何房産稅。而豪宅投資者所需要繳付的房産稅大幅提高,譬如一套年值9萬元出租或者空置的私人公寓每年房産稅將達到12000元。累進式的房産稅率起到了劫富濟貧的作用。對于筆者來說,筆者也受益于新的累進制度,之後在這套組屋中繳付的自住房産稅再也沒有超過2009年時的227元。
居外精選新加波房源1
:華利世家占據了丹戎巴葛中心的第39層至64層樓,最高達290米,是新加坡最高公寓;以3,227新元(約合15,311元人民幣)的平均尺價,在全球最昂貴公寓中排行第九。
,或致電居外客服熱線 400-041-7515詢盤
|隨行就市的房産稅
新加坡房産稅的調整有兩個閥門,除了稅率之外還有年值。由于年值從租金中計算得來,因此年值與經濟周期成正相關。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受益于全球央行非傳統貨幣寬松的支持,新加坡房地産市場出現了深V反彈,房價在2009年中觸底之後迅速反彈,直至2013年底見頂,隨後房價在政府高壓調控政策打壓下回落。在這輪牛市中,筆者的組屋年值也不斷被調升,從2010和2011年度的9300元被上調至2013年度的12300元,但是由于上文表述過的房産稅率的改革,雖然年值被調高,但是筆者實際支付的房産稅卻有所下滑。
既然租金是跟著經濟周期變化,房産稅並不是只上不下的。2014年後隨著移民政策調整,房屋供給上升以及全球經濟複蘇不如預期等疊加因素影響下,新加坡房租開始出現回調,並帶動年值回落。最新的2018年度,筆者的政府組屋年值已回調至10980。
由于政府組屋帶有福利性質,其年值波動幅度並不大。而更多的波動由經濟條件更好的私人住宅的居民承擔。筆者有位親戚在2010年初市場大幅反彈後購入了一套私人公寓參與房地産投資。購入時該公寓的年值僅爲21600元,但是2010年中剛完成交易後,就收到稅務局的信表示從2010年下半年開始年值上調至26400元。2011年初房地産高燒不退,3月筆者親戚在剛剛繳完2011年度房産稅後不到兩個月再次收到稅務局信件,表示該套房産年值再次被上調至32400元,因此需要補交房産稅。筆者的親戚接手該公寓不到一年時間,房産稅(非自住10%稅率)由原先的2160元大幅上調至3240元,漲幅達到50%。不過現在回頭看,當時政府對年值的調整卻有先見之明,在這波牛市中,該套公寓的月租金由2010年剛接手時候的每月3200元上升至2013年最高4500元。可見,通過年值的調整,政府可以從地産牛市中分得一杯羹,而來自較爲富有的私人住宅貢獻越多,就可以減少公共住宅居民的稅負負擔。
居外精選新加波房源2
:8@Mount Sophia。由于蘇菲雅山位于市區,又靠近藝術學院,所以有不錯的出租市場扶持。像今年來,8@Mount Sophia的租金爲每平方英尺5.56元。
|“富人區”的持有成本
2016年隨著筆者孩子長大,筆者也加入了拼爹行列。爲了給小朋友一個小學報名抽簽的機會,筆者在新加坡一所傳統名校旁買了私人公寓。這所小學所處的社區屬于歐美企業外派高官傳統聚居的社區。雖然新加坡總體租金過去幾年出現較大回落,但是該地區租金依然不低,從而推高了筆者所在小區的年值。從每平方尺單價來看,筆者購買的屋子並沒有比筆者親戚所購的屋子貴很多,但是由于年值上差距較大,意味著房産稅高了不少。在新加坡的例子裏,房産稅多少有時候並不和購買房子時的單價成正比。可見要擠入所謂“富人區”不光是交易成本較高,每年的持有成本也提高了。不過這不正是二次分配所扮演的角色嘛!
居外精選新加波房源3
:NEW FUTURA 銀峰——位于Leonie Hill路,靠近新加坡烏節路的超級豪華的公寓,開發商是世界知名的城市發展有限公司(CDL)。黃金地段,永久地契,交通方便!
,或致電居外客服熱線 400-041-7515詢盤
|透明是對納稅人的負責
一眨眼,筆者已經在新加坡繳了九年房産稅,每年按時繳稅已經成爲生活不可缺的一部分。不過讓筆者欣慰的是每次稅單上政府都會感謝納稅人對國家建設的貢獻。去年開始一貫以廉潔透明著稱的新加坡政府又將透明度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直接在稅單上詳細表明了房産稅將和其他稅收一起進入一個資金池用于支持新加坡的發展,包括基建、醫療,教育,國防以及家庭建設等領域。筆者也和朋友開玩笑,看完政府的繳稅通知後,有種繳稅光榮的感覺。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相對香港,上海和台北等華人爲主的國際大都市,新加坡在房地産調控上是最成功的。除了交易環節的各種稅收之外,筆者覺得新加坡持有環節的房産稅對穩定房價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17年度新加坡稅收收入達到602億新元,其中房産稅貢獻44億新元,占到總稅收的7.3%左右。金融危機以來,經過一系列的改革,房地産稅收入從2009年的19.9億上漲至2017年的44億元,漲幅達到121%,爲新加坡政府的基建教育等基礎支出做出了貢獻。
筆者經過多年的實踐發現新加坡的房産稅有三個主要特征,首先累進制的設計讓房産稅在二次分配中扮演了劫富濟貧的作用。其次,房産稅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有著隨行就市的特征,與地産和經濟周期呈正相關。最後,就是筆者發現房産稅並不一定和房價成正比。房産稅的設計從來都不是一勞永逸的,完美的房産稅機制也不是從天而降的。過去九年新加坡對房産稅制度的幾次改革也顯示了摸著石頭過河的房産稅制度完全是可以起到兼顧公平和效率的二次分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