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局自然保護處高級署長黃墩華指出,據觀察,常在秋冬換季時從北極圈地區往南遷徙的岸禽類鳥兒數量正逐年下降,我國作爲鳥兒停留的地區之一,除了確保濕地生態蓬勃,也有必要盡所能參與鳥兒保育研究。
雙溪布洛濕地保護區每年迎來超過2000只候鳥短暫棲息,我國作爲候鳥南下遷徙旅途的重要一站,即便在地理上與鳥兒起迄地距離很遠,卻仍能爲候鳥保育研究作出貢獻。
繼國家公園局去年完成以光敏定位儀(geolocators)追蹤候鳥遷徙路線以采集繁殖地等行蹤研究後,當局計劃從今年三月起引進新型追蹤器,對多個候鳥品種進行相關研究,爲保護數量逐年下降的候鳥盡一分力。
公園局昨天在首次于本地舉行的“北極遷徙鳥類倡議”東亞—澳大利西亞遷徙路線(East Asian-Australasian Flyway)工作坊上透露這項消息。
遷徙路線指的是候鳥每年途經的地帶,涵蓋其繁殖地、越冬地,以及沿途停靠點。其中,東亞—澳大利西亞遷徙路線從北極圈向南延伸,經過東亞和東南亞,直到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位于我國西北部的雙溪布洛濕地保護區處于這個遷徙路線內。
公園局雙溪布洛濕地保護區自然保護高級科員李作爲表示,當局從2014年起爲保護區內99只紅腳鹬(Common Redshank)裝上光敏定位儀,並在隔年9月捕捉到其中七只飛回濕地的鳥兒,下載儀器數據後有了前所未有的發現。
“我們發現它們途經中國、緬甸和泰國,其中有鳥兒甚至在短短四天內就從中國飛到新加坡。儀器可收集鳥兒所在處的光亮度,鳥兒若原在陽光充足的地方,但數據卻忽然顯示相反情況,即表示鳥兒坐著,可能在孵蛋,那地區便是其繁殖地。”
李作爲透露,公園局正與制造商洽談新型追蹤器的采購,並希望在兩個月後展開新一輪研究。新儀器裝有衛星追蹤器,可定時上傳數據供研究員下載分析,無須再捕捉裝有儀器的鳥兒收集數據。儀器重約五公克和9.5公克,適用于體型較大的鳥類,如斑尾塍鹬(Bar-tailed Godwit)及中杓鹬(Whimbrel)等。
公園局自然保護處高級署長黃墩華指出,據世界各國觀鳥愛好者及禽類研究員觀察,常在秋冬換季時從北極圈地區往南遷徙的岸禽類鳥兒(shore bird)數量正逐年下降。
東亞—澳大利西亞遷徙路線
夥伴會議後天召開
他說,雖然這類鳥兒的數量在本地算平穩,但我國作爲鳥兒遷徙途中停留的地區之一,除了確保濕地生態蓬勃,也有必要盡所能參與鳥兒保育研究。
“雙溪布洛濕地生態豐富多元,鳥兒在這裏可餵飽自己,養足體力後續程到目的地。另外,我們的候鳥追蹤研究也可准確找出鳥兒的棲息地和繁殖地等,若有需要,我們能提供他國相關信息,幫助他們改善保育工作。”
東亞—澳大利西亞遷徙路線夥伴會議,將于本星期三(11日)首次在新加坡召開。爲了提前爲夥伴會議做准備,北極理事會(Arctic Council)屬下北極動植物保護工作組昨起針對“北極遷徙鳥類倡議”展開爲期三天的工作坊。
工作坊共有約8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政府官員、學者以及動植物保育人士出席。爲活動主持開幕的是總理公署兼人力部政務部長陳振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