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學習太極拳者,開始即由十三勢拳式(即太極拳,俗謂盤架子,或曰長拳)入手。往往練習僅三四月,遂曰已得門徑,不知前輩初步,皆先練馬步站樁、川步站樁等,以為基本功夫。歷時甚久,然後方習十三勢拳式。而一勢、一式之練習,非經數月不可。直至各勢、各式完全純熟,且能應用後,始合之為全套太極拳。其間每有練至數年,一套拳勢猶未完畢,更無論推手,大捋、刀、劍、桿子、散手等等矣。
太極拳架
至於太極拳之架子中,人只知一套(一種),不知一套(一種)中尚有高、平、低三種。初習時,為高架子,次習平架子(一稱四平架,即眼平、手平、腳平、襠平是也),後習低架子。而三種架子之中又分大中小三種。
1、大架子——求姿勢開展,合於養身,為昔日楊澄甫所授者。
2、中架子——求各勢動作合乎中庸之道,使內勁不致過頭,且能綿綿不斷,始終如一,為楊健侯所授者。
3、小架子——求各勢緊湊,動作靈敏而迅速,為楊少侯所授者。
三種之中,以小架子為最難,每一勢皆發寸勁。故前進、後退步子甚小,手與腰腿尤須一致。學此三種架子,時間甚久,決非一年半載所能蕆事。初習之時,每日只能學習一手或二手足矣,不可過多,多則姿勢既不能準確,復易入於油滑之途,有失太極拳之正義。
除戒求速成外,又忌用力。所謂「不速求速則傷氣,無力弩力則傷血,若氣血兩傷則危矣。」反言之,如練之得法,雖一勢、一式亦能得其益處。否則練非其法,即每次盤全套架子數遍,亦無效可言。惟練時必須注意:
1、舌抵上鄂、唇齒相合、以鼻呼吸、身體中正。
2、含胸拔背、沉肩垂肘、頭正頂懸、尾閭收住。
3、上下一致、落步分虛實、處處求圓滿、周身輕靈。
4、眼神視手之前方、呼吸自然、上下左右相繫、陰陽剛柔分清。
5、澄心斂神、無思無慮、而沉氣、松力亦須顧及。
因氣沉,則呼吸調和;力松,則拙力消除。每勢每式求其外形勢順,內部舒適,毫不強梗,如此自能胸膈開展、血氣調和,對於身心有莫大功益。否然者,則氣隔胸膈,浮而不定,益處既不能得,疾病反由是而生。
故一套太極拳架子,勿論人之智慧若何,至少非學習半載不可。半載之後更須經教師數度詳細更正,亦非一載不可。盤架子,猶如習字,次數多,則式式姿勢正確;又如臨帖然,摹寫次數愈多,則字跡愈佳。
故欲確實練功者,每次盤架子至少須有三遍(即三套)。蓋因第一遍無非舒展筋骨而巳,在二遍以上方能增進工夫,(養身者可勿拘,每次半套亦可)。至練習場所,當求空氣新鮮。
初練拳時,地位宜闊大,如地方狹小,十三勢拳式既難綿綿不斷,又易使姿勢缺陷而不能正確。
然練至功深時,即不拘場所、大小,雖四塊方磚大小之地,亦能練習,甚或坐時、臥時,均可行使。蓋斯時所練者為意,而非外式也。
太極拳與日常訓練
夫練拳時間,每日至少兩次。即於晨起半小時後,臨睡一小時前,各舉行之。每次盤架子約在二十分鐘至二十五分鐘。練時自第一手至未一手均須求其均勻,不可先快後慢,或先慢後快。更不可有缺陷、凸凹、斷續之處,勢勢能貫串、用法能悟解、呼吸能自然、內外能合一,貴乎不需思索即能綿綿練習。
練至全皆純熟,而精氣神均能顯露。然後可將全套各勢改為左式(即反式)。例如動作為右手者,改左手;左手者,改右手;右足者,改左足;左足者,改右足;左轉者,改右轉;右轉者,改左轉。倘能將全套左式架子,練至綿綿不斷如右式同者,則功夫更進一層矣,蓋因左右均能應用,則無偏重之弊。而復練右式時更覺興味濃厚。斯為欲求深功者,不可不知也。
如此可進而學習定步推手、活步推手、大捋、刀、劍、桿子、散手等,更非數載所能竣事。總之習太極拳須從緩而進,方能成就,否則難矣。
至於初習之時,每覺全身無力、手足發酸,此乃生理上之反應,無甚關礙。即練至三四月後亦有如此現象發生,此乃身體中之新陳相替關係,均不足為慮。只須每日多休養二三小時,越三數日後,此種現像不但自能消失,即精氣反較前充足。
此外尚有他種現象發生,如胃口大開,此因內中消耗較多,且須補往昔所虧,故宜如此。但至內部氣份養足,虧者業已補全後,則氣血調和,反無各種現象,其食量猶如常人耳,所謂「氣足不思食」者是。初學時,多貪睡眠非至八九小時不可,此無他,因內部血行較速,身體疲乏之故。必須有較長時間休息,始能恢復全身精神。然日久後亦能漸復常態,至功深時,即毋須乎長時間之睡眠,每夜只須四五小時足矣。所謂「神足不思眠」者是。其於房事亦然,練至精氣神充足時,反不思念,或稍有動心,所謂「精足不思淫」者是。
或問曰:然則練太極拳者究竟可否行房事?曰:非不可,因吾人既非六根清淨,豈能無之。惟壯年身強者當節,老年體弱者當絕。而壯者、強者,在練功新陳相替身體過疲之時不能,在練拳後廿四小時內亦不能,反之房事後二日內,又不可練習拳術,否則有損氣血(習少林拳者大都為前三後四)。
或問:練太極拳者可否吸菸、飲酒?曰:可!惟酒宜少飲,煙宜少吸。若在練拳前或後半小時中,宜忌之。否則因呼吸關係,內部有損。
在初習數月時,如練畢架子後,有手指、或臂部、或腿部,發漲、麻現狀者,可勿懼。此乃用勁過猛所致,只須在發現斯項現象時,隨意抖搖二三分鐘即愈。往往初練盤架子時,練前一勢每有遺忘後一勢之情形,蓋愈求姿勢正確,愈易前後不能連貫。此為習練不熟之故,熟後則無。夫初練時呼吸務求其自然(取鼻呼吸),切勿注意氣之運用。如全神注及內部之氣,則易將外式遺忘。進言之,倘練至相當程度後,內部之氣自能運用時,則外式亦自無斷續之弊矣。望學者初習時勿求之過急。更不可趨於將氣下沉至丹田,因沉之不合其時,易生疾病。初練時,如覺一勢有不舒適之處。當請教師更正,以姿勢達於舒適為止。
太極拳內力
何為丹田。自練太極拳後始豁然覺悟以前所思。
練太極拳不費力者,對於內部氣分果然如此。至於周身四肢,其費力反較動作迅速之少林拳為甚。惟因姿勢舒適,呼吸自然,反覺周身氣血通暢,益處更多。
動作緩和如何應敵。實則練時因求靜關係,動作緩和。用時亦須求速,而寓剛於柔、寓快於慢,為太極拳之特點。且太極拳之速較少林拳為尤甚。因其有聽勁、懂勁之故。至主動樞紐全在腰部,非在手足四肢。四肢動作滯而促,腰部動作暢而長。
例如機器,大軸一轉,其它小軸同時非數轉或數十轉不可。腰部猶如大軸,四肢、腕、肘、肩、跨、膝、踝等處猶如小軸,理解甚明。
含胸是否損肺?如僅含胸拔背,而同時不沉肩垂肘、懸頂、沉氣,誠有損肺之虞。吾人不妨一試,含胸同時寒肩,其呼吸定然短促。如含胸而沉肩,則呼吸自然。故含胸拔背、沉肩垂肘等動作,實不能相離也。
丹田是否大腸?著者在初練太極拳時亦覺臍下空癟,不知丹田為何物。三年後始覺所謂丹田者,能蓄氣、能發氣、能養氣,為人身氣之總機關。若氣足,則丹田充滿,按之如鼓然。藝高者,呼吸每以丹田為換氣之所,與普通人呼吸絕不相同。吾人可視小孩,仰臥時呼吸亦由腹部,常見其腹一呼一吸,一高一低。年齡愈大,則呼吸與丹田愈遠,至老年臨終時,其呼吸僅在喉胸之間。由此可知丹田與人生關係甚為重要。
著者以前並不知丹田為何物,實因己身尚未至能用丹田之境界。譬如食物終身未經口舌嚐過,試問何從知其味之優劣?更何以知其為可食之物?又如游一勝地,己身未嘗親歷,試問能詳言其實地之狀況否?
夫練習十三勢拳式(即盤架子),至純熟時,反生雜思。此乃心不安靜之故。欲免此弊,但須將眼神視手前方,以為有敵在前、或身後,與之對打。或心中有覺,一有思慮立起覺心。庶可心寧神定、無思無慮,受益良多。
練至有相當程度時,在四、五式之後,口中舌下自有津液湧出。下嚥入腹,身之內部甚覺舒適。毫無乾燥之虞(浴謂乃華池之水,養生之甘露)。此種境界須一勢一式呰能舒適,呼吸自然。無論何人均可得此。蓋內氣運用,周身泰然,斯為武事修身中之己身採戰。或謂汞鉛,亦即藉陰補陽之道。非如邪道取男女後天色身,為採補也。
基本功法
初學定步推手,掤、履、擠、按四手,泰半不能連貫圓滿。須跟隨教師或藝高者,盤轉圓圈至純熟後,再由教師口授掤、履、擠、按四手。四手能一一分清,練至綿綿不斷,腰腿能旋轉自如,黏化均能順手。
然後可學拿勁、發勁,該時當覓一對手作為鵠的。先練一種拿勁或發勁,切不可一勁未通又練他勁。更不可同時練習數種。須知一勁能通,任何勁均能使用。一勁不佳,其它亦不妙矣。
在未練拿勁、發勁之前,須盡量給教師或藝高者拿、發。視其如何引己、如何拿己、如何發己;拿發之地點何處、拿發之時間早遲、拿發之方向正隅。均須以己身實地試驗,作為悟解之門徑。萬不可求之過速,欲速則不達。以著者經歷所知,太極拳基本功夫,全在停步推手中,深希學者切勿漠視之。
夫推手至相當程度後,又不可專與一人推練。無論何人,手剛、手柔;勁大、勁小;藝淺、藝深,均須推習。否則熟者能發,不熟者不能。似未普及亦屬徒然。
活步推手,當求手、腰、腿三部一致。前進、後退尤不可使沾黏勁忽斷。大履、扎桿、散手亦然。己手或桿子至少有一部分須與對方黏住。不然聽勁中斷,易被敵乘隙而擊。
無論徒手或器械遇敵時,出手宜老辣而入筍。不可遊戲,或生畏懼之心。因有此意念,出手必嫩,或不入筍。雖有隙可乘,亦屬無效。對於出手之陰陽虛實,尤當令人莫可揆測。至於散手,必須分開單練,否則不能隨時應用。
此外對於手法、步法、身法,尤當注意:
1、一勢出手,步法宜進或退、手法宜高或低、身法宜正或側,均須先求己勢順而不背。
2、手之收發,當含有圓形,往返須有折迭,步之落地,或前、或後、或正、或斜,當使身體中正,且有封閉敵身之用意。而已身之進退,當有升降、上下、起落之勢。
除以上三法外當求姿勢正確、著法純熟、陰陽虛實分清、內勁圓活、能補能瀉(補氣瀉力),如僅求懂勁,專致力於不規則推手,雖習之年久仍然疲弱無效可言。蓋因不知學外式易,而習內勁難也。
此外對於練習太極拳後,身體重量及體格之變更吾人亦宜知之。凡瘦弱者,一年後能將重量增加,體格轉健。此乃由空虛變為充實。肥胖者必先瘦削,減輕重量。經過若干時期後,複變雄壯。此乃由虛胖改為結實。蓋太極拳之功效,實能使人身內外復行改造也。
注意事項與學拳態度
至練拳時,不可不注意衛生。如食後不可即練,練後不可即食,須中間隔離半小時方可。又精疲力倦時不可練,練後不可即用腦力,否則皆易傷神。練後忌驟飲,尤忌食瓜果、生冷等物。不可解衣迎風,或用冷水洗身,衣若汗濕即須更換。在脈搏未恢復常態前,不可立即坐臥,必須散步數匝,否則有血行上升,發生頭昏百眩等疾。
而於休養一項亦當顧及。練後須有充分時間之休養,使所粍之體力得以恢復。倘能如此,其效較佳。練者更巨。故習太極拳者,最忌遲睡,蓋遲睡則休養不足,精神定必萎靡。每易半途而廢。此皆為著者身所經歷,絕非捕風捉影之談。倘學者欲求太極拳成功,則非有下挒數點之精神不可有恆心。
因練習太極拳基本要點,厥為有恆。茍無斯種百屈不撓之精神,寧可勿學,以免陡耗精神與時間。蓋太極拳在初學時,毫無興趣可言,不如少林拳之花拳繡腿能引人入勝。所以性情暴躁者不足語此也。但學者能持之以恆,則曰計不足,月計有餘。一年後即可化去僵滯,鬆開內勁,達於佳境。五年後即可小成,廿年後或可大成(以上為確實練功者而言)。就著者歷年經驗所得,練習太極拳,每於下挒三種時期中,強半即生怠心(甲)初學一二月時。(乙)結婚蜜月時。(丙)遇有要事,一曝十寒時。誠為可惜。設或能在任何遭遇、周折中仍抱持恆心繼續鍛煉,勿生怠學之意,則他日未有不成者。
1、有專心。具此精神,事半功倍,則成功速,而造就深。
2、不怠學。雖於嚴寒酷暑之時,亦依舊練習,不少間斷。
3、莫分歧。勿貪多而雜,袛求簡而精。
4、不躐等。當循序以漸進,勿圖速而躐等。若拳勢中上式未熟,強習下式。姿勢未準,即求用法。推手未全,從事大履。刀、劍未精,貪學扎桿。
諸如此類,以致乖謬成型,反一無所成。須知登高必由卑,行遠必自邇。欲速不達,萬事皆然。太極拳又豈能例外。
除上述數點外,對於從師亦甚重要。
在未求教前,當先採悉其人是否藝高德厚,能秘授真傳。所謂取法乎上,或可青勝於藍也。不然枉費精神、時間與金錢,徒勞終身一無所獲。是以既得名師,務必虛心請益,竭誠侍奉。否則雖有問道之志,恐亦不易得其真傳也。
至有相當程度後,對於養氣、韜藏二種功夫,亦不可不力加研究。蓋太極拳之意旨,乃心冶神固,以養氣為歸。萬不可好勝鬥狠、奮袂攘衿、怒目切齒,持血氣之勇,以作匹夫之能,當具有,若無實若虛之涵養功夫。深自秘惜,晦藏不露,切勿驕矜,須知,強中尚有強中手。諺雲「打死拳教師,淹死善泅者」,多為失慎所致,學者可不大徹大悟乎。
更多運動相關知識,請多多關注粉絲團「運動大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