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明醫科大學擔任外教的第8年,來自新加坡的全科醫生盧正接待了一批特別的新加坡同行。
那是2015年,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聖路加醫院的SIF(新加坡國際基金會)志願者團隊初次抵達雲南昆明,啓動了一個幫助提升雲南省老齡化人口醫療服務標准的合作項目,爲期3年。盧正協助他們翻譯培訓教材,幫雙方更好地溝通。
3年裏,120名來自雲南及全國各地的醫療護理領域骨幹師資接受了培訓,學習和了解新加坡在老年人康複醫療與慢性病管理領域的經驗和創新方法,之後再由他們分享給其他醫護人員。
“我們主要通過病例分析、角色扮演的方式,與中國醫護人員一起探討如何利用跨學科協作、開展家庭會議等方法,爲老年人提供更人性化的醫療護理服務,促進醫患之間、病患與家屬之間的交流與理解。”周瑜斐是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的康複醫學科主任醫師,她在推進項目時發現,中國與新加坡同樣面臨著人口老齡化、基層醫療護理治療水平不足的難題,雙方共同探討應對問題的實踐經驗與未來解決方案,頗具意義。
人口老齡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是全球面對的共同挑戰。
新加坡政府統計,65歲以上居民在全國總人口中的占比不斷攀升,1980年爲5%,2010年爲9%,預計2030年將達23%。而人口基數更大的中國面臨更大挑戰,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7年全國60歲及以上老人爲1.53億,比例爲11.6%,2017年,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41億人,比例爲17.3%。這一數字比10年前增加了接近1億人,平均每年增加接近1000萬。
作爲亞洲人口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新加坡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著手解決老年人的問題,從中央公積金制度的建立、各項老年救助措施的出台,到政府、社區、機構等多方應對老齡化問題的實踐與創新。
從“老齡”到“樂齡”的觀念轉換
在談及“老年人”“老齡化”的議題時,新加坡人習慣使用“樂齡”一詞。
新加坡人認爲,“樂齡”的說法似乎更符合現代社會老年人的實際生存狀況,也有利于提倡一種更爲健康積極的人生態度。而從“老齡”到“樂齡”的稱謂轉變,正體現了希望老年人“樂享老齡”的養老理念。
爲鼓勵樂齡人士回歸職場與社會,2012年,新加坡政府推行了《退休與重新雇傭法令》,還爲老年人提供就業培訓;在財務保障方面,除了公積金外,有需要的樂齡人士還可以考慮屋契回購或出租祖屋計劃;在樂齡人士的照料方面,社區與家居服務爲老人提供居家醫療、護理與康複、失智症日間護理等服務,由衛生部監管的社區醫院、養老院以及樂齡之家提供更全面的醫療服務。
在逐步完善政策及機構保障的同時,如何調動整個社會的力量推動更健康的生活方式,進而預防慢性疾病的發展,也是應對老齡化社會的關鍵。
“目前,新加坡在醫療工作方面的負擔挺重的,很難快速培訓更多醫生、護士等專業人員,所以國家的方針是在“預防”方面做更大的投資。”新加坡保健促進局局長徐永剛告訴界面新聞,爲引導國民的健康生活方式,新加坡在2016年推出了“吃、喝、買健康挑戰”的項目,在與新加坡保健促進局合作的咖啡廳、餐館、超市中,國民都能找到帶有健康標識的認證健康食品,購買此類商品獲得的積分可兌換代金券。據介紹,這一健康促進計劃共吸引了47萬人參與,約爲該國總人口的1/10。
健康飲食之外,保健促進局還爲每個公民免費提供健康手環,吸引他們參與“全國步行挑戰”。目前該活動已連續舉辦了3季,參加人數已從第1季的15萬余人,增加到近70萬人。
由于老齡人群在運動和營養方面有特殊需求,保健促進局還專設針對老年人的健康推廣項目。
比如,在防止老人跌倒方面,教導老人家屬如何優化居住空間的布置,以提升安全系數;在運動健身方面,老年人有提升肌肉的力量與平衡、延緩骨質疏松症等需求,他們會爲年長者提供免費的運動課程,“這方面規模很大,每個星期爲老年人設運動課程有400多項。”徐永剛強調。此外,針對老年人的飲食建議和烹饪課程也與年輕人有所差異。
“通過參與健康推廣活動,老年人可以跟朋友、家人多交流互動,避免因過度與家庭、社會分離而失去精神寄托、導致精神類疾病。”徐永剛說。
老年人需要怎樣的社區生活
無論在中國還是新加坡,居家老人與子女、社會逐漸疏離是客觀存在的現實。
在新加坡,子女成年後會從父母家中搬離,空巢老人開始增多,而現行組屋(公共住房)大多僅爲居住而設計,社區配套設施的欠缺加劇了“居家老人”的孤獨感。爲緩解這一問題,新加坡正在探索新型老年社區的建設——一種能爲老年人提供生活便利、促進跨代交流與睦鄰友好的社區形態。
2017年5月,多功能綜合養老社區“海軍部村莊”經過3年建設後落成。“海軍部村莊是新加坡首個集住房與醫療機構、日間護理中心、幼兒園、零售業等設施于一體的老年社區。”據新加坡建屋發展局企業通訊經理陳譓圳介紹,該社區占地9000平方米,有104間小型公寓,分別爲36平米和45平米,由新加坡建屋發展局、衛生部等7個政府機構共同開發管理。新加坡55歲以上人士,只要名下無組屋或其他私人産權住房都可以申請入住,居住年限是30年,到期後可以再申請續住。
爲保障老年人居住的舒適、安全,室內采取了通用設計,每個組屋房間內都配備有電磁爐、防滑地磚、扶手、伸縮式晾衣架、緊急呼救系統等設施。 客廳和衛生間靠牆位置還專爲老人設置了緊急拉繩,“住戶一旦發生緊急狀況拉動繩子後,呼救信息就會顯示在每層樓的電梯顯示板上,不論是白天還是晚上,樂齡中心的工作人員都會及時前來處理。”陳譓圳說。
同時,海軍部村莊把通常集中在市鎮或鄰裏中心的主要設施都帶到了組屋樓下,打破了長時間以來組屋和市鎮中心分割的概念,一樓的活動廣場、零售商店,二樓的小販中心(熟食餐飲中心)以及三四樓的醫療中心等,爲老年人提供了完善的生活服務。而且考慮到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小販中心50%以上的餐食須符合新加坡保健促進局的健康餐飲標准,超市要滿足輪椅通行的需求,許多商家還爲老年人提供特有折扣。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曾這樣描繪海軍部村莊的理想生活圖景:祖父母能和已成家的子女毗鄰而住,他們的孫子每天早上由父母送到這裏的托兒所,過後再由祖父母接他們回家。老人家可以跟朋友一起打打太極拳,或到社區花園種種花,也可以到醫療中心做定期檢查。小朋友放學後,祖父母可以帶孫子到熟食中心吃東西,或到遊樂場玩耍。如果碰到下雨天,小朋友可以在有蓋社區廣場玩樂,或上樓到祖父母家午睡。到了傍晚,家長下班後可以到平價超市購買日常用品,再到父母家和家人共進晚餐。
“我們的社會逐漸老齡化,需要這種模式的組屋。這個設計也能促進居民之間的互動,使它們成爲一個富有活力的社區。”李顯龍說。
慈懷病院的慰藉與尊嚴
但另一個必須面對的現實時,不少老年人可能會伴隨疾病的痛苦走向生命的末期。如果他們僅剩下幾個月或者一年的生命,是否還有機會在離去前獲得更多慰藉與尊嚴。
在新加坡臨終關懷機構“雅西西慈懷病院”的一樓公共區域,一組黑白色肖像照片構成的小型展覽常常吸引人們的目光。這些照片出自69歲的自由攝影師Alan Lee,他曾因患有終末期慢性阻塞性肺病住進了慈懷病院,在生命最後日子裏,他記錄下了病患、志願者以及護理人員們的日常生活。
Alan在生前分享這些照片時表示,這些不是悲傷的照片,它們展示的是慈懷醫院的生活與幸福。“如果你不能爲你的生活添加日子,那就爲你的日子增添生命。”
慈懷病院的日常並不缺乏生命力。
“今年的世界杯決賽,我們組織大家一邊喝啤酒、吃水果,一邊歡呼拍掌觀看完了直播。”Juliet Ng是雅西西慈懷病院傳播及社區參與部主管,也是這場觀賽活動的組織者,“有病人說,這可能是他們能看到的最後一場球賽,我們無法不滿足他們的願望。”
世界各地的慈懷病院都開始重新審視如何讓臨終病患享有生活質量。“病人有某種要求,如要抽煙或喝酒,只要不過量、不損害他們現有的情況,都會被允許。我們願意完成那些不常見但對病人很有意義的要求。”雅西西慈懷病院總裁朱舒玲曾說。
2017年5月,在多名病人的要求下,雅西西慈懷病院在專爲病患和看護者而設的小點心推車中,加入了啤酒。80歲的精神分裂症與肺癌病患Klaassen平時思緒混亂、低落少言,但當時看到啤酒後精神有所振作,主動要求喝啤酒、自己選品牌,五分鍾內喝下了三小杯,之後竟和義工回憶起了上一次喝酒時的當兵時光。
據Juliet介紹,作爲新加坡唯一一家提供住院、日托和家庭護理服務的臨終關懷機構,雅西西慈懷病院的營運費用2/3來自政府支持,其余經費來自衛生部的津貼與家屬所支付的費用,目前病院內可容納85名病患。照顧病患的同時,他們也會給予家屬心理咨詢與疏導,幫助他們度過艱難的時刻。
住院的患者都是經醫生診斷壽命不超過3個月才轉診到慈懷病院,爲留給患者及家人更多隱私空間,病房大部分都是單間,還提供一張可折疊的沙發床供家屬使用。病房內風格溫馨舒適,獨立衛生間內還安裝了多處無障礙扶手。
除了舒適的病房,病院內的設施設計也體現了療護理念,比如室內設有溫馨的茶水間,公共空間,小教堂,舒適的小角落、家庭會議室等,室外設有感官花園、供兒童病患使用的戶外遊樂場等。
除了政府參與或支持的養老、醫療項目,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也在爲老齡人群提供參與社區營造、加強社會聯結與溝通的機會。
在新加坡有機農場“聚友愛農場 (GUI)”,今年60歲的Glori看上去精神飽滿,她脖子上搭著圍巾,手上戴著手套,與幾位印度志願者一邊說笑一邊整理香茅草。Glori最近找了一份全職的工作,所以從每周來兩次農場,變成了一周一次,“平時坐在空調裏看不到太陽,來這裏流流汗,順便排毒,還能結交和了解不同種族、文化的朋友。”每次來有機農場,她都感到心情開闊。
參與農場社區打造的過程中,老齡人還能找到成就感或習得新技能。比如更有知識和閱曆的老年義工可以帶領年輕義工們做園區建設,社區附近的獨居老人還可以到農場“木工區”學習如何做一把椅子。
從健康宣導、醫療服務到社區實踐等,新加坡所倡導的更人性化、更具融合性與治愈力量的“樂齡”養老理念,或許會給同樣面臨老齡化挑戰的中國帶來更多啓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