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
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傅海燕受訪時說,該部門的工作有很大部分觸及國家心髒,不管是藝術、文化遺産、體育、宗教和種族和諧,目的是把背景多元的不同群體凝聚在一起,共同建設一個剛強堅韌的國家。
相同的經曆能塑造身份認同,把自己標識爲新加坡人。文化、社區及青年部希望推出更多所有同齡學生都能共同經曆的學習之旅,例如參觀博物館或文化遺址,通過有系統地學習認識國家的形成與演變,培養共同價值觀。
教育部已宣布從2020年起讓所有中三學生參加五天外展訓練營。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傅海燕最近接受媒體訪問時說,他們正考慮讓不同學校以配對方式參與活動,這樣就能讓來自不同學校、不同背景,不同族群的學生走出熟悉的“舒適區”,一起體驗外展訓練營,累積共同經曆。
她強調共同經曆能把不同社群凝聚在一起。她說,學校目前也安排學生參觀博物館,但是由個別學校自行安排策劃,而不同學校有不同作法,因此這些學習之旅是不平均,甚至是選擇性的。她要推行的是同齡學生都能經曆的劃一學習體驗。
將提出更全面保留文化遺産新計劃
這樣的經曆能成爲標識著我們是新加坡人的另一種體驗,就好比所有小五生會觀看國慶慶典,所有中三生會參加外展訓練營。這將是在美食、小販中心、國慶慶典以外的另一種共同體驗。
傅海燕指出,這種共同體驗可以是參觀博物館或出席音樂會,目的是要建立更豐富的身份認同,讓人們有多一個共同點。
文化、社區及青年部接下來將提出更全面保留文化遺産的新計劃,讓新加坡人參與記錄和保存文化遺産的整個過程。傅海燕將在國會辯論新財政預算時公布更多詳情。
她表示,很多新加坡人對記錄和保存自己的文化遺産很感興趣,但問題是要從何開始,從哪個領域先下手等,因此他們決定通過討論,擬出一個更全面的行動計劃。
傅海燕強調,文社青部的工作有很大部分觸及國家心髒,不管是藝術、文化遺産、體育、宗教和種族和諧,目的是把背景多元的不同群體凝聚在一起,共同建設一個剛強堅韌的國家,即建設國家的心件。
她總結過去一年時指出,愛運動的國人有逐年增加趨勢,目前是每10人中有六人定期參與體育活動。2015年參與藝術活動的國人比2013年翻了一倍,每10人中有三人參與藝術活動。
與2014年相比,2016年願意撥出時間幫助其他人的志願工作者幾乎增加一倍。目前每三名國人中便有一人是志工。
她表示,2017年將面對更多挑戰,很多先進發達國家正面對社會被分化的局面,例如不同族群之間的分歧、本地人與新移民之間的對立、貧富懸殊等,而恐怖襲擊也有增加趨勢,我國同樣面對這方面的威脅。
傅海燕說:“我們被形容爲海洋裏的小舢板,而2017年會是波濤洶湧、氣候不佳的年份。美國新總統一上台便改變之前的許多做法,今天的中國也比過去更強勢。”
在國內,我們需經曆經濟重組所帶來的挑戰,文社青部希望在動蕩不安的大環境中充當壓艙物,起著穩定作用把人們維系在一起,並有足夠信心面對未來,同時保持樂觀態度。
三大策略面對未來挑戰
她希望以三大策略做到這一點;首先是培養一個充滿愛心的社會群體,第二是建立強盛和有凝聚力的社會,第三則是加強對國家的信心。
傅海燕補充說,有愛心的社會是由很多願意幫助他人的志工組成,大家有很強的公民意識,願意挺身打造一個更溫馨的社會。她將在國會辯論新財政預算進一步談如何把“新加坡關懷”(SG Cares)變成全國運動。
在凝聚力方面,她所領導的部門希望不同族群和宗教之間能加強互信和善意,他們會和宗教機構加強夥伴關系,共同提升國家的韌性。她到時會談如何加深不同宗教組織之間的相互了解。
體育也是凝聚國人的好媒介,她的部門會在來年推出更多體育學院和設立更多體育俱樂部。她強調,體育是非常好的平台,讓來自不同背景,不同種族,不同語言的人互相融合。
文社青部將和新加坡體育理事會緊密合作,加強現有的全國高水平體制(High Performance Sports System),看看如何能更好地扶持新加坡的運動健兒。
她表示,新加坡去年經曆了兩項很成功的賽事——東運會和奧運會,看到各種可能性,讓我們有更多理由去思考如何扶持本地的體育健兒,例如可以檢討現有制度中哪些做法行得通,哪些行不通,把目標變得更明確,更專注和有效地幫助運動健兒完成夢想。
在建立有自信國家方面,文化、社區及青年部將從幾方面著手,其中一個是建國元勳紀念堂。她說,策劃興建這個紀念堂,讓公衆有機會討論國家所應具備的共同價值觀。過去50年,建國一代讓人們看到決心與毅力、堅韌有彈性,生活在多元種族社會是很重要的,這一切將讓人們有信心在未來50年成爲年輕一代眼中的先驅。
將深化與宗教組織互動
傅海燕每個月會和不同宗教組織用餐,交換看法。她有一回談到萬一遇到恐襲,大家是否已做好應對准備。有些宗教領袖這時才發現,他們在運用社交媒體傳達最新信息這一環比較弱,于是決定發動年輕信徒來幫忙,先部署和安排這方面的工作。
她表示,有了“全國保家安民計劃”(SG Secure)後,與各個宗教團體,特別是團體負責人有了更頻密和深入的互動。他們也加強了地方性的全國族群與宗教互信圈(簡稱IRCC)的互動,討論發生緊急狀況時的應對措施。
她表示,目前每個選區都有自己的族群與宗教互信圈,但是有些教會、廟宇等還未被納入互信圈,因此須努力擴大這一網絡。文社青部下來會有一些宣布,關系到如何加深這層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