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者常成,行者常至。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
“Every time we look back on this moment when we signed this agreement which severed Singapore from Malaysia, it will be a moment of anguish. For me it is a moment of anguish because all my life … you see, the whole of my adult life … I have believed in merger and the unity of these two territories. You know that we, as a people are connected by geography, economics, by ties of kinship…”
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在2008年的一次公開場合曾表示,如果馬來西亞能夠給予華裔和印度裔人民公平的教育機會,新加坡可能考慮重新加入馬來西亞聯邦。其實,早在1996年,李光耀就曾提出過重返馬來西亞聯邦的建議,前提是馬來西亞放棄偏袒馬來人的政策。但當時的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認爲“時機還未成熟”,拒絕了李光耀的這一請求。爲何李光耀兩次提出重返馬來西亞聯邦,新馬之間又有何曆史瓜葛呢?
1
新馬曾是一家人
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相隔一條1400米寬的柔佛海峽,兩國在地理、曆史、血緣等方面都有十分密切的關系,雙方人民往來頻繁,經濟上互惠互利,可以用“唇亡齒寒”來形容兩國的共生共存關系。
曆史上,新加坡曾是馬來西亞大家庭的一員。公元18世紀至19世紀初,新加坡即爲馬來亞柔佛王國的一部分。二次大戰期間,新加坡被日軍占領,1945年日本投降後,英國恢複對新加坡的殖民統治。1959年6月新加坡實行內部自治,成爲自治邦。
當年,作爲英國自治邦的新加坡面臨困境無法獨立生存,時任新加坡總理的李光耀所在的人民黨,一直希望與馬來亞合並,當時的馬來亞總理東古?拉赫曼經反複權衡,于1961年5月27日提出成立“馬來西亞”的計劃。該計劃把新加坡、沙撈越、沙巴和馬來亞合並成一個新國家,即馬來西亞。該計劃獲得以上各方的熱烈贊同。1963年9月16日,新加坡正式並入馬來西亞。
2
李光耀終生抱憾新加坡獨立
但合並並沒給新加坡帶來富裕、穩定和安全感。首先,新加坡原以爲在加入馬來西亞後能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但始料不及的是,印度尼西亞並不滿意身旁突然出現一個強大的鄰居。在馬來西亞成立後,印尼便斷絕了和馬來西亞的外交關系,禁止馬來西亞的商人到印尼做生意,很多新加坡商人因此破産。
合並也沒有理順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政黨關系及緊張的種族關系。新加坡兩次爆發華人和馬來人之間的種族騷亂,使馬來西亞政府和新加坡政府關系日趨緊張。爲緩和矛盾,1965年8月初,雙方達成分家協議。8月9日,新加坡宣告脫離馬來西亞成立一個獨立的共和國。同年9月,新加坡成爲聯合國成員國,10月加入英聯邦。但直至今日,新加坡國徽右側仍保留著一只老虎,象征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之間曆史上的聯系。
據報道,新馬分家成爲李光耀一生的憾事。李光耀在回憶錄中說:“我從來沒這樣悲傷過。分家成了事實,我辜負了馬來亞、沙巴和沙撈越許許多多的人……一些國家原本就獨立,一些國家爭取到獨立,新加坡的獨立卻是強加在頭上的。對新加坡來說,1965年8月9日不是什麽值得慶祝的日子。我們從沒爭取新加坡獨立。在居住著1億多馬來回教徒的群島上,我們華族人口簡直微不足道。新加坡是馬來海洋中的一個華人島嶼。我們在這樣一個充滿敵意的環境裏如何生存呢?”
3
新馬吵了幾十年
新加坡從馬來西亞獨立出來之後,這兩個國家雖然沒有打過真槍實彈的戰爭,但是兩國的唇槍舌劍卻也一直不斷。
一直以來,新加坡的水供應嚴重依賴馬來西亞。而兩國在此問題上也經常發生爭執,撩撥著兩國最爲敏感的政治神經。
1961和1962年,新馬兩國就供水簽署了兩項合約,當時議定由馬來西亞的柔佛向新加坡供應生水,分別于2011年及2061年到期。問題出在當時議定的水價,柔佛以每千加侖生水3分(馬幣)賣給新加坡,並以每千加侖50分的價格回購淨水。但馬方現在覺得水價過低,只利于新加坡,而使馬來西亞吃虧,因此需要重新定價。但到目前爲止,雙方還沒有達成共識。馬來西亞軍隊高級軍官曾憂心忡忡地表示,如果馬新供水問題無法妥善處理,有可能引發兩國的軍事沖突。
法新社2002年報道說,一個自稱“老虎”的馬來人極端組織聲稱,新馬會在3年內開戰。該組織在其網站上登載了一篇題爲《戰爭邊緣的國家: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特寫文章,“預測”新加坡會在2005年進軍馬來西亞。同時,這個組織還利用互聯網招兵買馬,尋找接受過軍事訓練的壯丁參軍。雖然這只是個極端的言論,人們當然會一笑置之,但也引起了人們對兩國之間複雜關系的關注。
目前,兩國懸而未決的問題還包括:關于白礁島和填海工程的爭執、馬鐵道公司在丹戎巴葛火車站的土地交換和馬移民廳遷移、新空軍飛經馬領空和馬公民提取他們在新工作時交納的公積金等。
4
李光耀:強加給新加坡的獨立
——摘自《風雨獨立路-李光耀回憶錄》
一些國家原本就獨立,一些國家爭取到獨立,新加坡的獨立卻是強加在它頭上的……對新加坡來說,1965年8月9日不是什麽值得慶祝的日子。我們從沒爭取新加坡獨立……在居住著l億多馬來印尼穆斯林的3萬個島嶼的群島裏,我們的華人人口簡直微不足道。新加坡是馬來海洋中的一個華人島嶼。我們在這樣一個敵對的環境裏如何謀求生存呢?
要不是音樂廣播中途暫停,這一天跟新加坡其他星期一早晨根本就沒有兩樣。上午10點,廣播電台和麗的呼聲播送的流行歌曲突然中斷,大爲震驚的聽衆聽到廣播員莊嚴地讀出一份宣言。這份宣言只有90個宇,卻改變了新加坡人民和馬來西亞人民的生活:
“自由與獨立永遠是人民的神聖權利……我,李光耀,以新加坡總理的名義,代表新加坡人民與政府,宣布從1965年8月9日起,在自由、正義、公平的原則下,新加坡將永遠是一個自主、獨立與民主的國家,在一個更公平、更合理的社會裏,誓將永遠爲人民大衆謀求幸福和快樂。”
緊接著是另一份宣言:“奉大仁大慈真主之命。願真主——宇宙的主宰,得到頌贊……余,馬來西亞首相東姑拉赫曼,獲馬來西亞最高元首批准,謹此昭示,自1965年8月9日起,新加坡不再是馬來西亞的一個州,它將永遠成爲一個獨立自主的邦國,從此脫離並不再依賴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政府承認目前的新加坡政府是獨立自主的政府,並將本著友好的精神與之合作。”
分家?爲什麽?怎麽那麽突如其來?新加坡島成爲新馬來西亞聯邦(也包括北婆羅洲地區的抄撈越和沙巴)的一部分,只不過兩年光景。同一天上午10點,在新加坡以北250英裏的吉隆坡,東姑拉赫曼正在向馬來西亞國會解釋:
“我們最終發現,只有兩條路可走:
一、對新加坡政府或新加坡領袖采取鎮壓措施;
二、同不再效忠中央政府的新加坡州政府斷絕關系。
我們現在采取的是第二條路。”
5
新加坡被逐出馬來西亞
國會裏一片死寂。東姑是在副首相敦拉紮克提出一項議案一讀之後發言的,該項議案要求立即對1965年憲法與馬來西亞(新加坡修正)法案進行辯論。到下午一點半,二三讀辯論完畢,法案送交上議院。上議院的一讀從兩點半開始,到四點半三讀通過。最高元首當天就批准,完成了憲法所規定的程序。新加坡被逐出馬來西亞。
按照馬來穆斯林的風俗,丈夫可以宣布“塔拉克”(我休了你)三次,做妻子的卻無權這樣。這期間他們可以重歸于好,他可以娶回她。不過,在他講了三次“塔拉克”之後,就不能再娶她了。馬來西亞“休”了新加坡的時候,國會上下兩院三讀法案,等于宣布“塔拉克”三次。……
我深受良心譴責,感到自己辜負了馬來西亞數百萬人民,他們是馬來亞的華族和印族移民、歐亞裔,甚至包括一些馬來人。他們同新加坡人民站在一起,抗拒馬來霸權,而馬來霸權正是導致我們發生爭執的根源。也感覺背棄了盟友和支持者,包括來自馬來西亞其他州——沙巴、沙撈越、擯城、吡吻、雪蘭莪和森美蘭的政黨領袖,我感到慚愧。我們一起組成了馬來西亞人民團結總機構,一直在開會和開展協調活動,以便動員人民,展開主張建立不分種族的社會的運動。我們已著手建立廣泛的聯盟,以便向吉隆坡聯盟政府施加壓力,爭取建立“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而不是“馬來人的馬來西亞”。這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爲執政的聯盟是受東姑領導的馬來民族統一機構(簡稱巫統)支配的。……
前途是渺茫的。新加坡和馬來亞只隔著柔佛海峽,由新柔長堤連接起來。兩地向來是由英國當作一個地區統治的。新加坡是英帝國的行政和商業中心。現在我們分了出來,一切都得靠自己。馬來西亞政府正准備教訓我們。他們可能不再讓我們扮演傳統的角色,繼續成爲他們出入口貨物以及爲他們提供種種服務的中心。所有新興國家都在推行民族主義經濟政策,一切都要自己幹,直接同歐洲、美國和日本的主要買客和賣客打交道。在這樣的世界裏,新加坡沒有腹地,就連我們的飲用水也來自柔佛州,該怎麽生存下去?
讓新加坡和馬來亞合並是人民行動黨的基本宗旨。只有人口比較多,幅員比較大,才有可能建國。我們從來就不相信一個商業城市國家能生存下去,搞社會主義的國家更不必說。1961年9月,我曾在一次電台廣播裏作了這樣的解釋:
“沒有一個政黨也沒有一個人敢反對合並……合並會實現,不只因爲這是人民行動黨的願望,也不只因爲這是聯邦聯盟政府的願望。就像日出和日落一樣,這是不可避免的。兩地在經濟、政治和軍事上縱橫交錯,密不可分,誰也無法長期維持新柔長堤的人爲障礙。”
“我們單獨生存不了。如果我們延遲合並,人人都會受苦,不管你是工人、小販、書記、技工還是商人。生意會減少,利潤會下降,待遇會降低,工作職位會減少。”
一些國家原本就獨立,一些國家爭取到獨立,新加坡的獨立卻是強加在它頭上的。45個英國殖民地舉行了色彩濱紛的典禮,爲主權正式由英帝國移交給當地人的政府而慶祝一番。對新加坡來說,1965年8月9日不是什麽值得慶祝的日子。我們從沒爭取新加坡獨立。在這之前不到三年的時間裏,我們說服了新加坡70%的選民在全民投票中投贊成票,贊成同馬來亞合並。我們說過,一個獨立的新加坡根本無法生存下去。現在,讓新加坡生存下去卻成了吃力不討好的任務。我們如何才能使一批來自中國、印度、馬來西亞、印尼和亞洲其他地區,使用多種語言的移民形成一個國家呢?
新加坡是個小島,退潮時,面積只有214平方英裏。它是英帝國在東南亞的心髒地帶,所以繁榮發展起來。隨著新馬分家,它變成了一個沒有軀體的心髒。在我們的200萬人口當中.75%是華人。在居住著1億多馬來印尼穆斯林的3萬個島嶼的群島裏,我們的華族人口簡直微不足道。新加坡是馬來海洋中的一個華人島嶼。我們在這樣一個敵對的環境裏如何謀求生存呢?
新加坡獨立時在記者會上的李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