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基金會主席劉智評
8歲跟隨母親從中國南來新加坡投奔父親,13歲踏入社會曆練,38歲開創自己的事業。在創業的同時,積極投身社團活動,在多個宗鄉團體擔任要職,服務本地客家社群長達三十多年。年近古稀又創立慈善基金,將自己的財富投入公益事業,扶危助困。現任劉氏基金會主席劉智評的人生故事充分體現了老一輩華社領袖艱苦創業,傾情回饋社會的精神。
創業之路
1948年,劉智評出生在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他剛剛滿月,父親就告別家鄉南來新加坡謀生,在同鄉開的當店做火頭將軍(廚師)。1956年,年僅8歲的他跟隨母親來新加坡與父親團聚,插班進入一間鄉村學校——華廈小學讀書。
作爲家裏的長子,劉智評很小就承擔起照顧兩個弟弟和兩個妹妹的責任,洗衣、做飯、做家務。小學畢業後,他考入海星中學,但因家裏負擔重,只讀了一年就辍學回家。當時,父親已經開始和叔伯輩親戚一起出來創業,盤下半間店做金飾生意。辍學後的他先是和母親擺了兩年地攤,1963年開始跟著父親在金店做事。
1986年,劉智評獨自出來創業,創辦了順發金莊,做金首飾生意,一直經營到現在。1990年代,他和三位朋友一起投資咖啡店,獲利頗豐。後來又自己單做,買賣産業,積累了財富。
劉智評說:“我的創業過程雖然出現過波折,但總體還算順利。我認爲時機很重要,選擇在什麽時機進場非常關鍵。”
投身社團
1983年,在父親的帶動下,劉智評加入客屬劉氏公會。自此,他開始積極參與社團活動,先後加入了茶陽(大埔)會館(1986年)、劉氏總會(1995年)、南洋客屬總會(1998年)、豐永大公會(1999年)、宗鄉總會(2013年)等,並在這些宗鄉社團服務到現在,時間長達二三十年。在此期間,他擔任多個公會的重要職位,將大量時間和精力都奉獻給了這些社團。
劉智評說:“小時候,我的父親積極參與社團活動,常常帶我們去參加。久而久之,我們都受到感染,覺得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再加上我很早就離開了學校,參加這些社團可以認識一些鄉親,擴大生活圈子,跟大家經常交流,彼此交換意見,從中得益不少,就像上了一所社會大學。因此,在1980年代事業穩定、沒有後顧之憂後,就在社團活動上花了很多時間。”
服務社團三十多年,劉智評爲這些社團的發展出錢出力,也帶領著這些社團經曆了因社會環境改變社團轉型的過程。1998年,他加入南洋客屬總會擔任財政,當時客總的經濟窘迫,他多次個人先墊付運作經費,幫忙客總度過難關。2007年,時任客總副會長的他積極捐款支持會長何僑生對客總會所大廈進行翻新,翻新後的會所租金收入大幅提升,改善了客總的財務狀況,經濟的穩定也促進了客總會務的發展。2004年,客屬劉氏公會位于芽籠24巷的會所遭遇大火,身爲會長的他帶頭捐款5萬新幣,籌款20多萬重修了會所。
2008年,茶陽(大埔)會館慶祝成立150周年,劉智評擔任慶典籌委會主席。他事無巨細,親力親爲,先後奔赴中國四省邀請客家表演團來新加坡參與慶典活動。這一年的大慶活動豐富,從6月一直持續到10月,先後舉辦了“客音客韻客家情”文娛之夜、愛心畫展、愛心書法展、“客家美食香滿城”美食節、“客家豐采” 照片展等一系列客家文化活動項目,會慶慶典一連舉行三天,聯歡晚宴邀請李顯龍總理擔任主賓,場面空前盛大。還配合會慶出版三本新書——《大埔民居》、《永遠說不完的課題——客家文化論集》和《小荷尖尖》。這次周年大慶也成爲劉智評社團生涯中最難忘的一段回憶。
茶陽(大埔)會館150周年會慶系列活動”客家豐采照片展“,主賓國會議員楊莉明(左二)參觀展覽,劉智評(左三)等理事陪同
同年,豐永大公會(管理豐順、永定和大埔三邑人的墳山祠堂的機構)計劃發展三邑祠地段。此計劃曆時8年,經曆重重波折,終于2015年建成。豐永大與發展商合作建成82間高檔半獨立式洋房,一間仿客家土樓的圓樓—三邑樓,大伯公廟和總墳,整個計劃耗資高達5000多萬元。在此期間,劉智評任茶陽(大埔)會館會長,他曾先後兩次在會員大會上受詢時保證,絕不辜負會員期望,即使傾家蕩産也要完成三邑祠地段的建設計劃。在豐永大發展計劃第二次融資時,他和其他三名信托人何僑生、何謙誠和曾憲民一起冒著巨大的風險,應金融公司的要求用個人名義簽保公會償還貸款。
豐永大公會三邑祠地段發展計劃,與開發商合作建82間半獨立式洋房
劉智評說:“雖然在此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最終我們完成了這個計劃,把一件幾十年想做但都沒有做成的事完成了,我們感到非常有成就感。”他覺得有時候做社團的事務比發展自己的事業還要難,因爲社團要爲會員負責,要照顧到方方面面的人和事,有時候您付出了,別人也不一定會理解。“有人問我,這樣辛苦是爲了什麽,我也不懂要怎樣回答,社團服務帶給我一種滿足感,這種奉獻和付出給我一種無形的快樂。”
他也坦言,一些沒有經費和經濟積累的會館發展前景不容樂觀,年輕人少,很難找到繼承人。像劉氏公會除了獎學金得主,沒有多少年輕人。而且現在的社會跟以前不一樣,少了一些鄉情,年輕人大多講英語,也對會館活動沒有興趣。但是會館這個華族文化的堡壘不能倒掉,要盡大家的能力,能做多少做多少。
熱心慈善
劉智評(左)爲仁慈醫院捐款,李顯龍總理(右)爲他頒發紀念品,中爲仁慈醫院主席蔡天寶
2015年,劉智評成立劉氏基金會(Lew Foundation),將自己的部分産業收益投入這個基金,專門用作慈善事業。截止目前,他以劉氏基金會的名義先後捐給安德烈護理中心400萬(2016年)、全國腎髒基金會(NKF)200萬(2018年)、衛理福利服務(MWS)療養院—油池200萬(2018年)、同濟醫院50萬(2019年)等多筆大額善款,捐給其他一些機構比如老人院、醫院、社區等的善款更是不勝枚舉,受益對象不分種族與宗教。此外,他還在祖籍地大埔縣捐款300萬人民幣修路、修橋、建醫院、幼兒園等。
劉氏基金會爲聖安德烈療養院捐款400萬
劉智評表示,人生到了這個年紀,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夠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回饋社會。錢存在銀行也沒有意義,俗話說“富不過三代”,全都留給孩子也對孩子無益,如果孩子發奮圖強,會賺到更多財富。所以趁現在設立這個基金,請外面專業的人管理。將自己的部分財産投入基金,這個錢就是屬于社會的了,能夠去救濟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對社會有所貢獻,自己也獲得了滿足感。優雅社會需要每個人多一些奉獻,希望能抛磚引玉,讓更多擁有財富的人出來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劉氏基金會捐款200萬給MWS-油池(左爲衛生部長顔金勇,中爲劉智評,右爲國家發展部長黃循財)
“我們生活的那個年代,人都比較單純。小時候聽父親講一些傳統華文故事,比如《三國演義》,也經常聽‘麗的呼聲’講一些故事,這些故事教給我一些人生哲學,教我們做人的道理,無形中讓我受到了教育,接受了華人傳統價值觀的熏陶。”
目前處于半退休狀態的劉智評保留著老一輩華人的傳統品德和作風,生活簡單,不喜奢華,待人寬厚謙和,處事行善低調。他認爲花很多錢在吃穿用度上毫無意義,用這些錢做些雪中送炭的事情更有意義。
他的善行也獲得了家人的大力支持。太太不但不反對他做慈善,還經常鼓勵他。兩個兒子和兩個女兒也非常支持,對此他非常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