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門重要而龐雜的學問,不僅僅承擔著傳授知識的責任,還必須教化于人,塑造成熟的價值觀,沒有經受教育的人,往往是缺失智慧,不具有同理心的,也是無法融入主流社會的。
人類行至今日,一切的成果都源于不斷地學習,教育是整個人類社會繼續進步的源動力。
在教育方式、教育理念之上,整個東方和西方都有著本質的差別,不僅理念泾渭分明,做法也不盡相同,堪稱人類社會的幾大關鍵矛盾,小新君認爲這種源自文化本質上的差別,不亞于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沖突,很難調和。
但不論哪一種教育模式,都有其獨特優勢,也都有其致命短板——毫無疑問的,在基礎教育領域,東亞教育的成果要比西方教育整體優異。
這一點體現在各項學生綜合能力調查的報告之中,在最近PISA發布的報告中,學生的綜合能力,中國和新加坡分列一二名,足以見得東方教育在基礎之上根基之深厚。
新加坡,本就是一個華人文化占據社會主流聲音之一的國家,更是深受儒家文化圈浸濡,在教育領域有著深厚的東亞基因,這也是新加坡能夠塑造如此成功的教育模式的關鍵之一,下面小新君就以一家之言,爲大家分析這其中的種種吧~
東亞與西方教育之差異
如果說現代教育領域,東西方的教育模式是兩條泾渭分明的河流的話,那便是在遠方偶有交彙,同入大海,但根源與目的卻完全不同——這既是文化差異塑造的結果,也有政治因素摻雜其中。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
中國,或者整個泛東亞文化的圈子、華人密集的區域,社會思潮普遍認爲人的成長是需要強有力的外力幹涉的,只有施行有效的教育,才能達成教化目的,正所謂“玉不琢,不成器”,華人文化笃信施加積極的影響,對青少年的成長有所裨益。
而之所以“傷仲永”之痛在華人文化中如此令人恐懼,除了對“泯然衆人矣”的評價之恐懼,更是因爲東亞文化認爲人的才能需要經過磨砺、培養才能煥發生機,轉化成真正的“能力”與“德行”,而很大程度上,才華是後天可塑的,懈怠與放任則會導致才華流失,泯然衆人。
與之相反的西式教育,特別是美式教育,則完全是另一幅模樣——美式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不批評,不打罵,以鼓勵贊揚爲主”,西方教育者認爲解放天性、塑造自主人格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才能。
而實際上,近代以來的許多知名的科學家、社會學家、哲學家都脫胎于西方教育體系,至今爲止,學術界的主流仍然是西方人士,雖然我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地的學者的高端論文出産數量越來越多,但還不能做到影響西方學術主流話語權這種地步。
這從側面體現出西方教育模式在培養高端人才、塑造學術思想之上要做的更好,但這就說明西方教育模式是完全優于東方嗎?這倒並不見得如此,後面我會對此加以論述。
我們先以客觀的角度分析,東西方的教育模式,其實並不是完全背離彼此的,二者目的,都是要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才能,但手段卻完全不同,東方相信幹涉的效果,而西方則笃信自由生長。
我們且先不談其中優劣,繼續深挖這個課題。
新加坡屬于儒家文化圈嗎?
儒家文化圈的概念,無非是曾深受華人文化浸濡、以儒家人倫構建社會、曾使用漢字或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文化圈子,社會體系。
新加坡七成以上人口是華人,漢字是官方語言之一,幾乎從這一方面,就可以斷定新加坡擁有儒家文化血脈——更不要說在資本主義社會框架下卻與西方國家不同的強勢政府,嚴格律法以及對教育幹涉的笃信,新加坡是儒家文化圈的代表之一。
盡管從李光耀當政起,新加坡就掀起了“去中國化“的浪潮,但在漢字日益重要的如今,這種浪潮也沒有起勢的必要了……可以說這種文化血脈本身就是很難擺脫的,更以言傳身教之模式流淌在世界華人的血液中。
新加坡教育,允許教師一定程度上體罰學生,課堂也是相對嚴肅的場合,新加坡教育部的相關信息中也聲稱,教師不僅肩負著教育使命,還要影響學生的成長,幫助他們塑造人格,這就是新加坡教育源自儒家文化圈的最好例證。
東亞教育,優勢何在?
在互聯網的浪潮中,任何聲音都有機會被無限的放大,在十年、二十年前,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式文化以病毒式入侵的方式滲透到人們的思想中,東亞教育的模式開始被一些人攻擊,而自由、解放天性的理念也被越來越多的人奉爲婆羅門。
嚴苛的基礎教育,到底是否合理?關于這個問題,無數唇槍舌戰攪得互聯網世界遍地戰火,而東亞教育模式也逐漸被一些人直接與“應試教育”、“填鴨式教育”畫等號,認爲東亞教育尤其是中國教育,是爲考試而設立,目的並非教化于人。
而當中國人越來越自信的今天到來,我們是時候重新審視一下自身,華人世界塑造的教育理念,影響東亞各國包括韓國、日本、新加坡等地的教育理念,到底是否存在優勢?
小新君認爲是存在的,並且絕對不小。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點,人的自控能力、學習能力、觀察力、創造力,並非先天就有,而是需要通過不斷地培養、灌溉才能發展,也許每個人的潛力不同,但狂野生長的模式,並不適合每一個人,甚至並不適合大多數人。
而教師的幹涉,則在東亞教育中占據極其重要的位置——上課不許神遊天外,做錯事情要受到懲罰,這些我們看來很基本的事情,其實就是東亞教育強調的方面,同時也是西式教育很有可能缺失的領域。
之所以我們現在看到很多歐美人,尤其是美國人在國際輿論風向逐漸逆轉的時候,還能鼓吹自身優越性,就是因爲在西式教育中,忽略了人的“自省”,更不容易認爲自己是錯誤的,也更固執己見。
新加坡教育優勢
新加坡教育,是紮根于儒家文化圈之上,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模式,由于新加坡曾是英殖民地,強迫接受了一部分西方文化的沖擊,這就導致新加坡土地上成長的人,有著一套獨立的思維架構,這種思維模式是混合了東西方文化的全新模式。
總體上,新加坡教育還是嚴苛而笃信幹涉有效的,但細節上,新加坡教育提倡從不同方向發展學生潛力,社會對藝術、體育類方向的容忍度更高。
而中國在這方面有獨特的國情限制,由于國家整體規模太大,人口衆多,牽一發而動全身,稍有決策失誤影響的可能就是數千萬甚至上億的學生,所以在開放力度上不足甚多,總體趨向卻是好的。
這也是近年來衆多國內有識之士願意讓孩子在新加坡學習,通過新加坡教育部舉辦的AEIS、S-AEIS考試擠進新加坡公立教育體系的原因——甚至有些家長願意讓無法通過考試的孩子在新加坡私立學校接受教育,新加坡整體教育氛圍是偏向多元的,更有利于學生朝自己天分使然的方向發展。
殘酷的事實以及需要思考的問題
在了解新加坡以及整個東亞地區教育的整體狀況之後,我們也要逐漸思考,教育體制背後的成因,以及那些我們可能無法直面的因素。
小新君不得不直言不諱地說——東亞教育、新加坡教育,至少對大多數學生來說是好的選擇,對平民階層來說更是這樣……所謂解放天性的自由教育,對家庭教育欠缺、家庭資本薄弱的家庭和孩子來說,並不合適。
這個事實也許我們很難去面對,但小新君也以事實爲例,各位家長是否意識到,在越來越推崇素質教育,爲學生減負的今天,學生的負擔卻越來越重?
減負、素質教育,在高考門檻紋絲不動的情況下,真的是好的選擇嗎?多少學生選擇上課後補習班?又有多少學生高價聘請家教?競爭同樣激烈的情況下,那些無力承擔額外不可費用的家庭和學生怎麽辦?
我們不得不去質疑——如果學校的作用在減弱,那些依賴學校教育的底層家庭該怎麽辦?如果學校教育無法去加以幹涉,那些家庭缺乏善學氛圍的孩子,就該沉淪嗎?
即便是在減負、素質教育沒有開始大規模提倡的當年,扪心自問,富裕家庭接受高品質教育的機會就已經較高了——優秀的私立教育、優秀的家庭教師、嚴格的家長教育,和那些留守兒童家庭、單親家庭、貧困家庭相比,中産、資本豐茂的家庭到底多了多少機會?
健康的社會,應該是階級自然流動的,而西方社會逐漸開始出現動蕩,很大程度上是因爲人們看不到階級流動的希望……
西方世界,資本的野獸被釋放,階級固化日益嚴重,財富永遠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無産者們卻被允許放任自流,吸收毒品、濫用藥物,合法色情,人們除了有走上街頭抗議的自由以外一無所有,事實還不夠殘酷嗎?
我們應該從中看出,東亞、儒家文化圈的“教化天下”的理念優異之處,也要對自己有准確的定位,不要做隨風擺動的牆頭草——我們要抓住屬于我們的機會,否則我們會一無所有。
東方教育萌芽
我們已經在上文中提到,西方教育是存在缺陷的,而且這份缺陷,對于許多位于社會底層的家庭來說更加致命,教學資源被擠占,學生們的行爲和學習模式普遍受到的監管不足,學生在基礎教育中的綜合素質普遍比東方學生差。
但有人會說,西方模式的成功之處,就在于它培養出了無數深遠地改變了社會運作模式的“天縱奇才”,讓他們得以發揮自身的潛能,並且想像力不會被扼殺,狂野生長可能會讓枝幹不堪重負,但也有可能長成千年巨木。
這是無法辯駁的事實,但我們在考慮其中的因果關系時,不應該直接簡單地得出結論,而是要結合多個因素分析——任何複雜問題,都不是拼拼圖或者導出公式就能解決的,能夠讓西方掌握如今話語權的因素也並非簡單的“教育模式優越”這一點而已。
實際上,現代教育逐步發展的曆程中,東方教育是非常年輕的,甚至在整個東方氛圍之下的現代教育模式的誕生都晚于西方,義務教育的普及進展在近代也是非常緩慢的。
在這一點上,更早被西方影響的日本、新加坡反而是東亞的先行者,但也因此,早期的兩國在教育領域有著太多的西方血脈滲透,新加坡也是直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逐步開始教育改革之後才萌發出新的成果,而日本則到今天都深受西式教育影響。
用一個不過發展了半個世紀的教育模式,去和綿延了兩百年的模式進行比較,看看哪一方尖端人才勝出,本就是沒有太大意義的,更不要說西方在近代大量掠奪東亞財富後,在生活富足的情況下安然發展了近百年,反而近些年來東方教育逐漸嶄露頭角,是東亞教育模式的成功體現。
結語
在中國,乃至整個東亞文化的話語權越來越大,影響越來越深遠的今天,我們要找到自身的優點,而在華人文化中,“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是美德,他告訴我們每個人都值得被培養成參天大樹。
而當我們人格成熟獨立起來,有了自己的分辨是非的能力,崇尚學術自由和研究氛圍濃郁的西方高等教育是我們可以融入的部分,他會使我們更具有全球視野。
想要了解更多新加坡留學信息?
快添加小新君進行咨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