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名將如璀璨星宿一樣,何其多也!有專家認為,我國最能打鬥的勇士產生於春秋戰國時代和楚漢時期。由於人類的進化,從體力講此時發展到了最高峰時期,戰鬥的技藝也由陣戰發展到面對面的格殺,由車戰發展到騎戰和步戰,這一時期的武士都非常強悍,因而最易產生勇將和猛士,再者多戰亂,戰爭年代也容易產生勇士。
第十,神箭手一一養由基
綽號:又號「養一箭」
力量:98 武藝:90 體力:90 總:278
位列 黃字第二號戰將
養由基(生卒年不詳,東周列國志為小說家言,小說中養由基死時為吳王余祭二年,但依左傳,舒鳩之戰時,余祭兄諸樊尚且在位,故不予取信。),嬴姓[1] ,養氏,字叔,名由基(一作繇基),春秋時期楚國將領,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神射手。養國被楚國滅亡後,養由基成為楚國大夫。相傳養由基能在百步之外射穿作標記的柳葉,並曾一箭射穿七層鎧甲。
公元前560年,楚共王去世後,吳國乘機進犯楚國東部邊境。養由基雖然年事已高,仍及時奔赴前線,大敗吳軍於庸浦(今安徽無為縣地)。楚康王二年(公元前558年)養由基被任為宮廄尹,直至老去。
死因有待考證,《東周列國志》資料上養由基死於吳軍亂箭之下。
第九,神槍王一一夏魯奇
裝備:槍
力量:94 武藝:91 體力:95 總:280
位列 黃字第一號戰將
夏魯奇(882年-931年),字邦傑,曾賜名李紹奇,青州(今山東青州)人,五代十國時期後唐名將。
夏魯奇原為後樑軍校,歸附後唐後成為莊宗的護衛指揮使。他以驍勇知名,曾在護衛莊宗時獨殺百餘人,因功獲賜姓名,授為磁州刺史。後唐建立後,隨莊宗攻滅後樑,生擒王彥章,升任鄭州防禦使。
明宗年間,夏魯奇歷任河陽節度使、忠武軍節度使、武信軍節度使等職,以使相銜出鎮遂州。長興二年(931年),因遂州被西川將領李仁罕攻破,自刎而死,贈太師、齊國公。
夏魯奇在梁晉爭霸期間曾護衛後唐莊宗,自午時戰鬥到申時,獨自格殺上百人,以驍勇知名,後在中都之戰中單槍匹馬生擒梁軍猛將鐵槍王彥章。
他不但作戰勇猛,而且治績突出,善於撫民,深受百姓愛戴。孟州百姓曾連續五天擋住車子去路,請其留任,後因明宗命中使下詔,方得離開。
第八,天下極速一一楊大眼
裝備:戰斧
力量:94武藝:96.5體力:93總:283.5
位列 玄字第三號戰將
楊大眼(生卒年不詳),原名不詳,中國南北朝時期北魏孝文帝、宣武帝時名將。楊大眼是武都(今屬甘肅)的仇池首領楊難當之孫,為側室所生。楊大眼擅長奔跑,勇猛善戰,眼睛比較大,因為眼睛大,而被稱為「大眼」,敵人都非常怕他,南朝人傳說其「眼如車輪」。楊大眼跟從孝文帝征戰,軍功顯赫,被封為直閣將軍,加輔國將軍、游擊將軍等。
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南齊明帝蕭鸞駕崩,其子蕭寶卷即位。蕭寶卷昏暴荒淫,政局動盪,社會混亂,又濫殺功臣,致使群臣人人自危。時任齊南兗州刺史的齊國名將裴叔業,亦恐被禍,舉壽陽(今安徽壽縣)降魏。
景明元年(500年),北魏朝廷派彭城王元勰、車騎將軍王肅等率步騎十萬赴壽陽接應裴叔業。同時為防意外,二月間,魏宣武帝又派楊大眼與大將軍李丑等率領騎兵二千人先行入壽陽協防,再派統軍奚康生率羽林軍千人南下增援。在此次軍事行動中,楊大眼統軍有方,設防有據,因功封安成縣(今廣西賓陽東)開國子(爵位),食邑三百戶,並擢任直閣將軍,不久,又加輔國將軍、游擊將軍。之後,出任東荊州刺史。適逢蠻人首領樊秀安等起兵反抗北魏,宣武帝詔令楊大眼隨督都李崇征討,
景明五年(504年)正月丙辰(初九),楊大眼攻擊反叛的蠻人樊季安等人,大獲全勝。
第七,溫侯一一呂布
綽號:飛將,鬼神
外貌特徵:身高一丈(約2,23米),面白無鬚,神采英俊,器宇軒昂,英武不凡
裝備:矛,赤兔馬(演義中描寫手握方天畫戟,跨下赤兔馬,頭戴三叉束髮紫金冠,體掛西川紅錦百花袍,身披獸面吞頭連環鎧,腰繫勒甲玲瓏獅蠻帶)
力量:94武藝:96.5體力:94總:284.5
位列 玄字第二號戰將
呂布(?-199年2月7日),字奉先,五原郡九原縣人(今內蒙古包頭九原區),東漢末年名將,漢末群雄之一。先後為丁原、董卓的部將,後與司徒王允合力誅殺董卓,旋即被董卓舊部李傕等擊敗,依附袁紹。與曹操爭奪兗州失敗後,呂布襲取徐州,割據一方。建安三年十二月(199年2月)呂布於下邳被曹操擊敗並處死。
呂布持方天畫戟,騎赤兔馬,頭戴金冠,是驍勇善戰的漢末諸侯,先後跟隨丁原、董卓作戰,並最終殺死了丁原和董卓。成為獨立勢力後,呂布與曹操為敵,和劉備、袁術等諸侯時敵時友,最終不敵曹操和劉備的聯軍,兵敗人亡。呂布雖然勇猛,但是少有計策,為人反覆無常,唯利是圖。在演義中,呂布是天下無雙的超一流武將,曾在虎牢關大戰劉備、關羽、張飛三人聯手,還一人獨鬥曹操軍六員大將,雖然都是失敗落荒而逃一方,但全書有此待遇的只有呂布一人,武藝可謂公認的演義第一。
第六,天縱神威一一楊再興
裝備:槍(演義中描寫頭戴鳳翅銀盔,身穿魚鱗細甲,手持滾金槍,腰懸竹節鋼,襯一件白戰袍,跨一匹銀鬃馬。面白唇紅,微鬚三綹,腰圓膀闊,頭大聲洪。真個是:英雄蓋世無雙將,百萬軍中第一人!)
力量:95武藝:93體力:98總:286
位列 玄字第一號戰將
楊再興(?—1140),南宋抗金名將。原是曹成部將,後降於岳飛,成為岳飛部將,跟隨岳飛抗擊金軍,曾試圖單槍匹馬衝陣擒獲金兀朮,失敗後仍能單騎而還。紹興十年(1140年),楊再興與金人在小商橋相遇,楊再興寡不敵眾,中箭無數,奮戰而亡。
紹興六年(1136年),岳飛屯駐襄陽以圖謀恢復中原,派遣楊再興到西京長水縣的業陽。郭德任安中等擁兵五萬,侵略犯鄧州界,楊再興與張憲商議後決定採取假敗誘敵的計策,派人與偽齊軍挑戰,鴦退後,偽齊軍率軍追趕,楊再興與張憲設伏兵伏擊,殺死偽齊將領孫都統和統制滿在,斬殺敵兵五百多人,俘虜官兵一百人,其餘的黨羽逃散。
次日,楊再興又與偽齊軍在孫洪澗展開戰鬥,擊敗敵人二千人,收復長水縣,繳獲糧食二萬石供給軍民,全部收復西京險要地區。又得到偽齊留下的馬匹一萬匹,糧草數十萬。中原地區群起響應。
第五,白虎星君一一薛禮
裝備:方天畫戟(歷史記載,他才是使用這種武器的名將)
力量:96武藝:99體力:94總:289
位列 地字第三號戰將
薛仁貴(614年-683年3月24日),名禮,字仁貴。漢族,河東道絳州龍門縣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名將,著名軍事家。
薛仁貴出身於河東薛氏世族,在貞觀末年投軍,征戰數十年,曾大敗九姓鐵勒,降服高句麗,擊破突厥,功勛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故事。官至瓜州長史、右領軍衛將軍、檢校代州都督,封平陽郡公。
永淳二年(683年),薛仁貴去世,年七十。追贈左驍衛大將軍、幽州都督。著有《周易新注本義》十四卷,今已佚。
薛仁貴,將材也,李勣,將將材也,仁貴三箭定天山,遂以成名,實則勇敢二字,足以盡之。及從征高麗,破男生,救高侃,進拔扶餘城,以少勝多,有戰必克,賈言忠所謂勇冠三軍,良非虛語。但亦由李勣之為統帥,知人善任,始則留為巡徼,繼則任其進攻,終則自行應援,不掣肘,不惎能,然後仁貴得以建立巨功,揚名千古,乃知李勣固一將材也。否則如鄭仁泰之為大總管,出征鐵勒,雖有仁貴之迅定天山,而其後卒喪功而還,同遭彈劾,統帥非人,將勇亦不足恃耳。
第四,武悼天王一一冉閔
裝備:雙刃長矛,鉤戟,朱龍馬
力量:97武藝:94體力:99總290
位列 地字第二號戰將
冉閔(?-352年),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內黃(今河南內黃西北)人,十六國時期冉魏政權建立者,350年-352年在位。以勇猛著稱。350年稱帝,國號大魏,史稱冉魏。
永和八年(冉魏永興三年,352年),劉顯率眾攻伐常山,常山太守蘇亥向冉閔告難。冉閔留下手下的大將軍蔣幹等輔佐太子冉智守衛鄴城,親自率領八千騎兵解救常山。劉顯委任的大司馬、清河人王寧以棗強向冉閔投降,冉閔收編了他們剩餘的部眾,攻擊劉顯並打敗了他,追擊逃兵直至襄國。劉顯的大將曹伏駒打開城門接應,冉閔便進入襄國,冉閔誅殺了劉顯及其公卿以下百餘人;焚燒了襄國的宮室,把當地百姓遷徙到鄴城。劉顯的領軍將軍范路帶領千餘士眾,斬關出城逃往枋頭。
第三,飛虎將軍一一李存孝
綽號:又號十三太保
裝備:身披重裝鎧甲,腰間畢弓,腿上槊,手裡舞這鐵馬鞭(演義裡為畢燕撾,一種奇特的兵刃,有說拳狀,有說爪狀)
力量:97武藝:98體力:96總:291
位列 地字第一號戰將
李存孝(858─894年),代州飛狐(今山西靈丘)人,本姓安,名敬思,沙陀族。唐末至五代著名的猛將,武藝非凡,勇猛過人。在《殘唐五代史演義》中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是唐末五代第一猛將。
李存孝是晉王李克用麾下一員驍將,也是李克用眾多的「義兒」中的一個,因排行十三,故稱為「十三太保」,而且也是十三太保中最出名的。
史書載「驍勇冠絕,常將騎為先鋒,未嘗挫敗;從李克用救陳、許,逐黃寇,及遇難上源,每戰無不克捷」他在《殘唐五代史演義》中的地位相當於《說唐傳》中的趙王李元霸,天下無敵,人稱飛虎將軍。野史中曾領十八騎攻取了長安,雖說是誇張之詞,但也能看出李存孝的勇猛,連第二名的王彥章在他手下都走不了幾合。後由於罪責車裂而死,李克用深感有負於存孝,羞愧多天不朝政,兵事衰弱,朱溫趁勢而起。
李存孝因力大無比,英勇善戰,天下無敵,與西楚霸王項羽齊名,被譽為」將不過李、王不過霸「,在後人評說中更有「唐初有個李元霸,唐末有個李存孝,都是恨天無把,恨地無環」。意思是說天若有個把,他們能把天拉下來,地若有環,他們能把地提起來。
李存孝最為有名的是手下5百人的飛虎軍,多次同他並肩作戰,取得了戰無不勝的輝煌戰績,令對手聞風喪膽,名揚天下。後因對義父用人存在疑問,遭人離間,最終落得五馬分屍的可悲下場。
第二,西楚霸王一一項籍
裝備:踢雲烏騅馬,楚戟(演義中虎頭盤龍戟或天龍破城戟),烏金甲,虎皮紅戰袍
外貌特徵:《史記》記載身高八尺有餘;漢書記載為八尺二寸,合今1.89米,目有重瞳。
力量:99武藝:98體力:98總:295
位列 天字第二號戰將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項氏,羋姓,名籍,字羽,楚國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他是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代表人物(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 的軍事家,也是以個人武力出眾而聞名的武將。李晚芳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
項羽早年跟隨叔父項梁在吳中(今江蘇蘇州)起義反秦,項梁陣亡後他率軍渡河救趙王歇,於鉅鹿之戰擊破章邯、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秦亡後稱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實行分封制,封滅秦功臣及六國貴族為王。
而後漢王劉邦從漢中出兵進攻項羽,項羽與其展開了歷時四年的楚漢戰爭,期間雖然屢屢大破劉邦,但項羽始終無法有固定的後方補給,糧草殆盡,又猜疑亞父范增,最後反被劉邦所滅。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垓下(今安徽靈璧縣南),突圍至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邊自刎而死。
第一,戰神一一蚩尤
綽號:又號兵主
蚩尤
蚩尤,中國神話傳說上古時代九黎族首領,驍勇善戰,被奉為兵主戰神。相傳蚩尤,是牛圖騰和鳥圖騰氏族的首領,他有兄弟八十一人,都有銅頭鐵額,十指腳趾,個個本領非凡。約在5000多年以前,九黎部落看到野心勃勃的黃帝入侵,不滿炎帝所謂的仁慈(懦弱)與為抗擊黃帝的入侵與黃帝發生了涿鹿之戰,蚩尤雖戰死,其餘下部眾形成三苗之勢繼續抗擊入侵的黃帝,特別得到後人歌頌的是其大將刑天:」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
數千年前,中國黃河、長江流域一帶住著許多氏族和部落。其中黃帝是黃河流域最有名的一個部落首領。另一個有名的部落首領叫炎帝。黃帝和炎帝是兄弟。在長江流域有一個九黎族,他們的首領名叫蚩尤,十分強悍。
蚩尤有八十一個兄弟,他們個個獸身人面,銅頭鐵臂猛無比。他們擅長製造刀、弓弩等各種各樣的兵器。蚩尤常常帶領他強大的部落,攻打別的部落。 有一次,蚩尤侵佔了炎帝的地方,炎帝起兵抵抗,但他不是蚩尤的對手,被蚩尤殺得一敗塗地。炎帝沒辦法,逃到黃帝所在的地方涿鹿請求幫助。黃帝早就想殺掉蚩尤,於是聯合各部落首領,在涿鹿的田野上和蚩尤展開一場大決戰,這就是著名的「涿鹿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