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目前世界500強企業中,中國企業最多,高達129家,美國有121家,而印度只有7家。但印度人擔任CEO的世界五百強企業卻占了3成。
也就是說大約有150家世界五百強公司聘請了印度人擔任公司掌舵人。包括谷歌母公司Alphabet、微軟、Adobe等全球知名企業。爲什麽會出現這種現象?
三、印度人的包容性
印度文化的包容性也有很大關系。印度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社會,種姓、民族、語言、文化、宗教,處處都體現了極致的複雜。
在這樣的社會中出來的精英,往往包容性特別好,能與全國各地的人無障礙溝通。世界五百強企業都是世界範圍內跨國經營,印度人的包容性正好適合掌舵這樣的企業。
四、印度人的性格:樂觀、自信、善于交際、能歌善舞
我們在寶萊塢電影中也能看到,印度人大多數樂觀、自信的,善于交際,能歌善舞。這樣的性格特點很容易得到同事們的認可,成爲企業管理者。
而中國人在歐美企業裏,大多是工程師,很少擔任高管,即使出任高管,也大多仍然負責技術性的部門。幾乎沒有中國人擔任過歐美世界五百強的CEO。
印度理工學院的學生也和中國的清華大學學生一樣,大部分一畢業就到美國名校繼續深造,然後留在美國。而這些世界五百強印度裔CEO裏大多也都是印度理工學院畢業的精英們。
區別是中國的清華北大精英們在美國基本還是從事技術工作,很少成爲高層管理者,更做不到CEO的位置。但印度人卻大量地成爲了美國世界五百強企業的CEO。
據2018年統計,中國大學生在美留學人數爲35萬人,占國際學生的比例爲32.5%,位居第一,第二名是印度(17.3%)。但印度人在美國社會明顯比中國人更加成功,更值得關注的是,印度裔CEO們大多出身印度普通家庭。
七、美國孩子不喜歡讀理工科
不管在中國還是美國,真正喜歡讀理工科的人都並不多,因爲這些專業真的很考驗智商也很累。中國大學裏理工科專業學生還很多,是因爲當年學習蘇聯的傳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中國人窮怕了,所以家長還是盡量讓聰明的學生去讀理工科。但歐美不一樣,富裕了很多代了,家長不會去強迫孩子學什麽,專業完全由孩子興趣決定。美國的孩子很少讀理工科的。傳統上真正的貴族、精英家庭孩子也都會首選法學院。
這造成了嚴重的後果,歐美大學裏理工科專業學生,尤其是研究生階段後,大部分都是來自中國和印度這種生存hard模式國家的學生。
所以在美國企業工程師裏,中國和印度人的比例很高。這一點硅谷最爲明顯。二十多年前的硅谷,中國人和印度人各占30%左右,有些部門中國人還多一點。現在印度人可能占到60%以上,中國人20%出頭。
近十年來在美國創業的科技人才中,將近30%的企業擁有一名印度創始人,而在硅谷的科技創業公司中,有將近16%的公司是印度人創立的。
印度龐大的人口,和慘烈的高等教育競爭,培養出了很多精英。但印度本土經濟規模有限,內外部仍有很多制約經濟起飛的因素,還不能像中國這樣能吸引海外精英大規模回流,印度裔CEO的傳奇既是印度的驕傲,也折射出印度人才流失的悲哀。
———————
上林院:楊飛,經濟學博士,高校教師,關注財經事件與産業經濟發展。公衆號:“産業經濟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