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那教世界地圖,並不是真正地理意義上的世界地圖,而是想象出來的世界圖景。耆那教有自己的地理學和宇宙觀,宇宙被分爲三個部分:上層是天堂的治所和天神居住的地方;中間是人類、動物和植物的領域;下層則屬于地獄的混亂世界。 大陸用環狀海洋環繞的同心圓表示,充滿了泳者和魚類、複雜的河流和湖泊網絡以及山脈。最後一圈由多彩的山脈群峰所環繞,劃定了人類的居處。
另外一個重要的中文世界地圖在十九世紀初由朱熙齡在北京首次出版。 中國位于地圖中央,地圖顯示了長城、羅布泊沙漠、省級區劃、省會和地區首府、軍事哨所、地方村落以及主要的水路與河流,並繪出海南省、台 灣、爪哇島、文萊、柔佛、越南和柬埔寨。 美國及其它西方國家用一系列與主要大陸接壤、形狀隨意且不連續的島嶼表示。這幅地圖還顯示了俄羅斯國, 英吉利國界以及荷蘭國。印度洋被稱爲“小西洋”。
歐洲在16世紀初開始繪制較爲成熟的世界地圖,這幅 16 世紀早期的馬丁·瓦爾德澤米勒(1470-1521 年)繪制的地圖是目前已知的該世界地圖的唯一現存孤本, 地圖繪制于 1507 年後的某個時間。 這幅地圖曾一度被人認爲是哥倫布的作品。 瓦爾德澤米勒是一位德國學者和制圖師。
利瑪窦的世界地圖。與如今所熟知的世界地圖在總體樣貌上極爲接近。 瑪窦將歐洲帶來的地圖翻譯爲中文,這張地圖第三版該地圖僅存的六張之一,是利瑪窦1602年應他的朋友李之藻要求而作,李之藻也是一位制圖師。 這個地圖包含當時歐洲地圖所未有的地名和信息,可能是結合了中國和西方的地圖知識。 地圖顯示了五大洲,歐洲、利比亞(非洲)、亞洲、美洲和謠傳的南方大陸麥哲倫之地,以及四大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日本在經曆了兩個世紀閉關鎖國的江戶(1600–1868 年)時期之後,開始明治維新,此時日本人開始關注外部世界。 這幅出版于 19 世紀早期的地圖,表現出日本人的島嶼思維特點,世界看上去像是以日本列島爲中心的衆多島嶼組成。 地圖中提及了有關外國人的插畫和描述、其國土與日本的距離以及氣候的差異。 其中所列的地名包括“俾格米國,14,000 裏”(1 裏 = 2.4 英裏),“女兒國,14,000 裏”和“黑人國,75,000 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