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這幾年也負責過一些新加坡的項目,實際參與過設計,選址,算是小有心得。這篇文章是隨手記,沒有怎麽梳理邏輯,也沒怎麽編輯,各位讀者見諒。
新加坡被譽爲亞太IDC的Top3市場,主要原因在于很多中外企業的亞太總部設置在新加坡。新加坡政府也極力推崇Center hub of APAC的概念,地理位置有明顯優勢,同時各種經濟政策和政治環境穩定也推動外資建立亞太總部。國內阿裏,華爲,微軟,Facebook,Google的亞太總部,據網上公布信息,都設在新加坡。阿裏,華爲,騰訊,百度都有在新加坡設點,當然還有一些互聯網公司也有機房需求,在此筆者略過。究竟新加坡的IDC市場有多大,從實際建設量看,筆者估計約2019年大概400MW的規模,2年前的數據是接近300MW。
新加坡早期的IDC供應商以電信運營商爲主,例如Singtel在Taiseng的機房,Pacnet(太平洋電信,已被澳洲電信Telstra收購),Starhub(當地第二大移動運營商),NTT,KDDI。Equinix算得上很早一批進新加坡市場的美國玩家,畢竟玩網絡出身。後來本地地産背景爲主的玩家加入,例如吉寶Keppel,Kingsland,1-Net。再有國際批發的玩家DRT,再到近幾年大紅大紫的STT(GDS的股東,收購英國Virtus機房,收購Tata……)。新加坡當然不會缺席Global Switch(近期在Woodland北面新建大機房),而且還有印尼的運營商進入(Telin)。而且還有DoDid,IO這種公司,大家可能沒聽過……貼個17年的市場報告的IDC分布圖,基本北面少機房,西面好幾個,但不大,Taisung附近還是熱門地區,東面Loyang也爲數不多。
筆者去過好些新加坡的IDC考察,很多IDC都可以Purposed built從平地蓋,這點比香港好多了。香港由于土地供應緊缺,人都不夠住……很多只能用工業樓改,例如物流中心。剛才提到IO,這個公司也比較有趣。當年在美國鳳凰城搞得還OK,然後發布預制化數據中心,東西做得像模像樣,軟件也酷炫。當年io宣布在新加坡機房的時候還弄得市場比較轟動,機房沒記錯是在西數硬盤廠房,改造IDC,幾年前PUE宣稱也比較低,好像1.4~1.5吧。可惜技術路線並沒有獲得當地用戶的普遍認可……筆者有個同事也是IO過來,大概聽到的故事就是技術上還是沒有傳統的好,而且本地客戶不接受,價格也不太好。後來IO賣掉整個公司給Iron Mountain。具體細節筆者不清楚,只是從結果來看,做預制化不是一個神藥,再酷炫的技術,可能IDC生意模式錯誤,也不能起死回生……
新加坡的土地政策,早年相對容易,現在越來越難。大部分土地都是國有,掌握在EDB和JTC手裏,剩下一下是Free hold私人土地。新加坡政府也看到當年的一些公司的搞法,類似國內建設後拿到客戶合同,證券化或者股權交易變現,也看到很多IDC公司其實背後並沒有簽到客戶,解決就業問題也不怎樣(大夥去看看新加坡工地都是啥人,一個IDC能招幾個人?),後來土地審批就嚴格了很多。即使大用戶想學谷歌,亞馬遜自建,政府也是有條件的……這些細節,筆者也並非十分了解,大致路徑清楚,想搞自建的,還是要請相關顧問(政府背景最好)去了解清楚。
新加坡的電費很貴,大概人民幣1塊出頭,水費更貴,國內5倍吧(都是飲用水級別呀)……電費基准價雖然貴,不過難能可貴去年開始放開售電政策。可以有好些零售商和批發商了,但是獨立計費上面,要滿足設計變更——要加零售商的計費電表接入對方計費系統。
說起自建,最引人矚目算得上Facebook的新聞。先不說PUE 1.1X刷新記錄。關鍵是單一建築做100MW+這事比較誇張。新加坡因爲容積率問題,很多IDC都是多層建築。除了自建的大型IDC,Colo公司也馬不停蹄。剛剛提到Global Switch,還有STT,DRT都在Loyang建設。包括筆者所在的公司AirTrunk,最近也宣布Loyang的Hyperscale機房建設開始。目前第三方租賃機房,AirTrunk這個算得上暫時最大的了。新加坡的華語翻譯有點怪怪——霸級,比起超大規模這種翻譯,筆者更喜歡這個詞,有點麥當勞巨無霸的既視感。當然,論銷售容量規模,應該Equinix,DRT,STT這些都估計蠻大,而且有資源可以建和擴容。
大家可以看到面薄(國內翻譯臉書),150MW!!相比,谷歌才是25MW而已。國內中移動當時DCD也報導過,在Taisung附近買了棟樓做機房。至于新科電信媒體,就是STT。筆者感覺Loyang自從DRT去了之後,土地供應政策傾斜,Loyang會成爲數據中心一個重要區域。最起碼,從IDC供應量看,Loyang會是大型數據中心需求的重要區域。有時候IDC選址靠運氣,當年新加坡東面沒什麽人氣,大概成功了,就變成人氣。筆者又想起NTT當年在香港將軍澳,早期將軍澳沒什麽人氣,NTT去了,港交所去了,後來做起來了……
筆者感覺新加坡多少有點供過于求,價格也越來越低。技術細節,施工管理整體還是英國體系,還是蠻不錯的,個人覺得比香港好。下面簡單談點技術層面的東西。
- 新加坡不少飛輪UPS,包括Global Switch,STT(其中有一個),Telin,Singtel West最新機房。如果擔心飛輪UPS電池後備問題的話,就選2N飛輪吧。但造價擺在那,飛輪和發電機同軸的UPS,2N的配置相當于2N發電機了。或者取巧一點,可以學DRT的設計,冷凍站用飛輪UPS,解決蓄冷問題。
- 電氣架構大部分2N,和國內類似。有些會設計N+1,類似RR或者DR,對比美國,新加坡的普遍設計比較傳統架構。
- 新加坡設計基本要過綠色建築BCA,還要強制性滿足TVRA要求。TVRA是一個本地的認證體系,只是新加坡適用,讀者可以自行查詢。
- 因爲建築節能要求,有些技術被新加坡政府部門貼上不節能標簽並且不建議使用,例如風冷空調,包括風冷冷機。例如所謂間接蒸發,因爲理念普及問題,新加坡政府反而覺得更節能,搞不懂潮熱地方間接蒸發有什麽用途……但不要覺得政府部門的人都很懂技術,很懂的多要出來幹了是吧?所以哪怕有一個更節能的風冷冷機和不節能的間接蒸發,後者設計方案被審批概率高很多。
- 當地發電機以低壓爲主,還有很大容量的低壓油機。中壓油機少的原因,很重要一塊是新加坡電壓22kV,中壓油機絕大部分只有11kV。要買大變壓器就得額外投入成本。
- 制冷方案,也沒什麽特別,大部分都是冷凍水系統,水冷冷機。
- 整機架交付在新加坡很普遍,即使高架地板,也會有一個很大的斜坡進去。
- 新加坡IDC建設成本比國內貴一些,大致和香港差不多。新加坡的人力成本因爲外來勞工原因,比香港便宜。但是新加坡用歐美生産産品,由比香港貴,反正兩個市場機電建設成本相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