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雖然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大家的關注焦點都在疫情方面,但是在科技領域,尤其是關于智能手機的行業新聞依然層出不窮。譬如近期關于華爲P40系列的曝光就接連不斷,加上官方也時不時送出一些爆料,使得大家對于新機的好奇度不斷上升。
不過,回想最早誕生的拍照手機,估計當時很難會有人想到,手機攝像頭會逐漸演變成爲今日的模樣。
手機攝像頭的發展史:“城頭變幻大王旗”
真正意義上第一款帶有拍照功能的手機,可以追溯到2000年9月底,夏普發布的一款名爲J-sh04手機,該機內置11萬像素CCD攝像頭。當時這款手機的規格參數爲96*130像素,256色液晶顯示屏,16和弦鈴聲。
所以既然無法突破瓶頸,那就得另辟蹊徑!于是多攝手機逐漸興起,包括當時iPhone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廣作用,畢竟彼時蘋果的地位依然很是穩固。只不過國産手機後來居上,最終彎道超車。去年的iPhone只采用了三攝設計,而國産手機已經在四攝站穩了腳跟,今年更是向著“五攝標配”邁進。
設計多攝手機爲什麽不直接“一步到位”?
在多攝手機不斷進化的當下,可能會有人疑問,“如果手機攝像頭越多越好,爲何不直接一步到位呢?”我們認爲,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技術限制,二就是行業發展需要。
首先說技術限制。衆所周知,對于單反而言,所謂的更換鏡頭只是換鏡頭,CMOS都是一樣的。但對手機來說,多攝像頭的每一顆原先都是不同的CMOS,切換焦端畫質也完全不一樣。不過也有個別廠商實現了突破,比如說去年剛推出的iPhone11 Pro Max就使用了三顆1200萬的攝像頭,同樣的CMOS可以減少鏡頭切換的差異。
而如今手機行業發展還在進階當中,技術也在不斷革新,我們相信在未來的某一個節點,手機拍照不排除有可能接近或者達到同級單反的水准,但就目前的狀況來看,這一想法想要實現可能還要經曆很長的一段時間。
手機攝像頭技術叠代背後是無止盡的競爭深淵
智能手機市場競爭激烈由來已久,從“中華酷聯”到“華米OV”,每個時代都有一些品牌崛起,同時也有一些品牌消失,競爭過程的激烈程度早已超乎想象。
第一觀點網記者專門采訪過一名曾在中興通訊手機業務部門工作過的員工。他向我們講述了,在當時“中華酷聯”彼此血拼的年代,運營商非但沒有制止內鬥,反而在集團團單采購過程中不斷鼓勵國産手機廠商壓低價格,走低端路線以此來提升銷量進而帶動運營商們的放號量。
總而言之,隨著全面屏設計的進階,單靠屏幕尺寸想要拉開彼此間的差距做法早已過時。而手機拍照市場一直作爲剛需所存在,所以,不管是手機攝像頭還是算法的比拼,現在早已成爲各大手機廠商的“兵家必爭之地”。
寫在最後
其實目前占據國內主要市場份額的“四大天王”,都曾經曆過不斷的摸索階段。華爲早先比較注重的是品牌形象,想靠品牌溢價帶動市占率,但在成功打造徕卡定制鏡頭之後才逐漸坐穩“一哥”的寶座;而小米起先靠的是性價比起家,但也在近幾年成功轉型,包括收購美圖手機等等操作上,都體現出了小米內部對手機拍照的重視程度;至于藍綠廠早先更是嘗試過很多方向,尤其是綠廠早先在快充領域大放異彩,一度遮掩了其在手機拍照領域的亮點。而近幾年,這兩家也是在不斷發力,各種美顔、夜拍功能不斷完善,繼續投年輕消費者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