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城的天守閣,在城市的很多地方遠遠就能看到,算是大阪城市的標志物。
大阪城外圍的第一道護城河,日本通常叫“外堀”(或外濠)。堀字的中文發音爲“窟”(我過去一直以爲念“崛”),日語念“ほり”,護城河的意思。
這是大阪城的平面布局圖,現在也叫大阪城公園,內堀環繞的部分叫本丸,本丸中最高也是整個城堡最核心的建築,就是大阪的標志物——天守閣。如果不登天守閣的話,整個公園也是免費的。
櫻門兩側的內堀,沒有水的堀,日本也叫壕(有水的叫濠)。當然,也許過去這裏曾經有水。
2009年來時,對這個不鏽鋼的時間膠囊(TIME CAPSULE)印象很深。它是1971年建的,把當時的近三千件物品(以日本爲主,來自世界各地)封存在地下15米處,計劃在5000年後的6970年再打開,讓那時的人知道五千年前人們用的什麽東西。其實即使現在打開,很多人可能就不認識了。
十一年前來大阪時,建築上面的字還是大阪市立博物館,2011年時博物館被關閉了。
天守閣的門票600日元,有大阪地鐵一日券的還可以減60,關鍵是用一日券單獨有個售票口,還不用排隊買門票了。登天守閣前也有個手洗亭。
三層和四層,是有關建造大阪城的展室,不知爲什麽不讓拍照,其他層都是可以的。
說到大坂城,就不得不提最早的建城者,豐臣秀吉。展室內一些重要的部分有中文介紹,但並不是都有中文。
豐臣秀吉有一個正室(甯甯)和很多個側室,甯甯沒有生育,他最寵愛的側室叫澱殿(先記住這個名字),也叫茶茶。澱殿生的兒子叫豐臣秀賴,是豐臣秀吉指定的接班人。
1598年,豐臣秀吉臨時前,把五歲的秀賴托付給德川家康爲首的五大老。這是展室中的一個全息投影,應該說的是豐臣秀吉臨死時托孤的事。穿白色衣服的女人應該是正室甯甯,紅衣女人是豐臣秀賴的生母澱殿(茶茶),中間的小孩是秀賴。左邊的兩人有一個肯定是德川家康(左2),另一個猜測應該是前田利家(左1)。
不過托孤不是發生在大坂城,而是在京都的伏見城。
德川時代的天守閣也就存在了三十多年,1665年毀于雷電引發的大火,之後也未重建。
而沒有天守的大阪城,在江戶幕府後期也因爲倒幕運動的戰亂,幾乎被徹底毀掉。
明治時代,大阪城基本成爲了軍事用地和兵工廠址。
1928年,時任大阪市長提議重建這座日本曆史上非常重要的名城,得到市民的積極響應以及捐款。
1930年,天守閣開始重建,因爲使用了鋼筋水泥,僅用一年時間就建成了,重建的天守閣基本以德川時代的樣式爲參照。但大阪城內依舊保留著軍事用途的建築,這也是二戰時大阪城遭美軍轟炸的原因,不過幸運的是,天守閣沒有被炸毀。所以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天守閣也是有近90年曆史的建築。大阪城的文物價值雖然不高,但其在日本曆史上的影響,讓其成爲日本三大名城之一(另兩個是名古屋城,德川家康所建和熊本城)。織田信長燒的石山本願寺,豐臣秀吉在本願寺的原址上建城,德川家康也在這裏辦公過,日本戰國三傑都與其有關。
下圖爲天守閣的示意圖,能看出最高處距地面87.2米。
這是大坂夏之陣中的一次戰役,天王寺戰役的場景,背景就是在我們剛去過的四天王寺前的石鳥居前。雙方的主將分別是真田幸村和松平忠直。真田幸村,本名真田信繁,號稱日本第一勇士,率領豐臣軍迎戰三倍于己的德川軍,險些造成德川家康的自殺。不過最終還是德川家康的將軍松平忠直力挽狂瀾,擊敗了豐臣軍,真田幸村戰死于四天王寺前(四天王寺,日本最早的佛教寺院)。
六層再往上,就要走樓梯了。如果是輪椅的話,有專用電梯直接上到八層。
其中一側的觀景平台,人稍微多些。平台上有圖片說明,提示能看到的主要建築都是什麽。
這是本丸的城牆與內堀,稍後要從這裏下去看豐臣秀賴自殺地。
原日本帝國陸軍第四師團司令部
現在的大阪城公園內還有很多空地,其實過去都是布滿了大大小小的建築的,可能要有上千人在這個城內居住。只是由于不斷的戰亂(包括二戰),建築大多被毀而未再建。
連接內外城的一座橋。
從天守閣往南看,有一大片空地,這裏就是所謂難波宮迹。大坂之前的名字就叫難波。很多人都知道日本的千年古都是京都(平安京),京都之前是奈良(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而平城京之前的七世紀中葉(飛鳥時代),難波也曾做過日本的京城。奈良時代的744-745年,也曾短暫地從奈良遷都到難波,然後又遷回奈良,其實所謂遷都就是天皇變換他的居住地,天皇所在的地方就是京城(首都)。這片遺址據信就是難波京宮殿的遺址。我本來有計劃去看看的,但在天守閣上看到這個樣子後,也就放棄了。
從天守閣下來,就繞到本丸和天守閣的西北側,去找這個秀賴和澱殿自殺地,這裏很少有遊客來看,即使從跟前經過也很少有人過來看一眼。
這些大石塊,不知是古時建城時還是近代修城時留下的。
天守閣觀景台上的遊客在等待著日落。
准備離開前,來到這個小水池前,很多遊客喜歡在這裏拍個合影,09年來時對這裏印象很深。
豐國神社前,聽到幾個中國遊客之間的對話,“什麽國神社?”,看來我國民不認識繁體字的人真不少啊,還好國字認識。不過繁體字的“豊”是個多音字,還念“禮”。
關于豐臣秀吉的生平也是褒貶不一,但從貧民到太閣的奮鬥曆程,肯定會爲無數草根所崇拜,這也是人們都喜歡來此祭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