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新加坡迎來了54歲生日,在過去的幾十年裏,他們把自己從一個發展中國家推到了一個現代化的進步國家。這個赤道上的小紅點幾乎沒有可以依賴的自然資源,每一個新加坡人就是他們最重要的資産,所以不難理解教育系統在新加坡的快速發展中所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既然如此,讓我們來看一下這幾十年裏新加坡著名的教育體系中具有裏程碑意義的變化吧。
20世紀60年代:提高教育水平
雙語政策
1960年實施雙語政策,英語作爲一種廣泛使用的語言成爲學校教學的主要媒介。這是爲了彌合不同種族人口之間的差距,讓公民保持全球化。把母語作爲第二語言有助于保持學生的文化根基。難怪新加坡的老奶奶們都是一口流利的英文!
全民教育
爲滿足日益增長的對高學曆雇員的需求,當地人接受了免費的初等教育。更多的教師接受了培訓,學校也迅速建立起來,以適應學生人數的增加和學生人數的增加。爲小學畢業的學生提供四年的中等教育是很自然的。推行“普及課本”計劃,爲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免費課本。
20世紀70年代:數量重于質量
隨著從小學到中學相對較低的升學率,教育系統的問題變得明顯,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較低的新加坡小學畢業會考(PSLE)通過率。甚至在中學,辍學率也很高,許多學生實際上沒有完成中學教育。英語水平仍然很低,學生在O-level水准考試中表現不佳。
20世紀80年代:注重教育質量
80年代的教育格局在很大程度上是效率驅動的,目的是在數量已經實現的情況下,改革和提高教育質量。
分流體制
在新的教育體制下,小學和中學實行分班制,爲不同學術傾向的學生量身定制教育。資優學生有機會參加資優教育計劃。對學術不太感興趣的學生有更多的時間來完成他們的課程,有效地降低了辍學率。
鼓勵雙語
學生們的語言表現不佳,很大程度上是因爲英語不是母語,而華文是中國學生的主要口語。爲了推動雙語教育,良好的英語和母語成績成爲進入大學的先決條件。此外,還設立了“特殊援助計劃”(SAP,于1979年引入中文學校),以保護文化根基,並強調雙語教育。
20世紀90年代:整體教育
潛能教育模式
在以挖掘個人能力作爲驅動的教育模式下,學生被給予了提升他們內在能力的機會。除了學術界,在音樂、體育和藝術等其他方面的卓越成就也得到認可和贊揚。這個Edusave計劃于1991年開始實施,旨在確保所有學生都有平等機會參加課外活動。
“學校立于思考,民族立于學習”
這一願景于1997年提出並且鼓勵新加坡人不斷成長和學習。這是爲了滿足以創新和技術進步爲重點的全球知識經濟的需要。政府向學校引進資訊及通訊科技,以培養學生的數碼技能,同時培養他們的創意和獨立學習能力。
21世紀頭十年:讓學習更靈活
少教多學
這一願景在2004年被引入,目的是將被動的死記硬背學習轉變爲一種更積極主動的學習形式。學校被賦予更大的自主權和靈活性,以實施創新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推行綜合課程和直接入學課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更多選擇。我們前面談到的STELLAR教學計劃也是在這個時段初露頭角,從而成爲現在的主流英文教學策略。
廢除分流體制
2008年,小學階段的分班制被廢除,取而代之的是基于學科的分級制。這使得學生可以學習基礎水平較低的課程。
2010年代:發展21世紀的能力
爲了實現“每所學校都是好學校”的理想,教育部繼續努力全面發展學生,並讓他們爲面對全球化的可能挑戰做好准備。因爲孩子們將來都是要面對來自全球的競爭力。
基于學科的分級體系
在未來的十年裏,將計劃取消中學的分流教育。2018年,中學開始實行學科分班制。這使得曾經是普通的“學生們”能夠在更好的學府學習,並在他們擅長的科目上取得優異成績。
不再只強調學業成績
從去年(2019年)開始,所有小學一年級和二年級學生的加權評估和考試正式取消。小六會考PSLE評分系統的改革也在最近宣布,按級別評分(scoring bands)取代了T-score評分標准,以減少取得高分的壓力。
2020年代:重大改革
摒棄分流
2020年起,新加坡25所中學將試驗推行科目編班全面計劃,並在五年以內把計劃擴大到所有中學,協助學生發掘潛能、減少源流所帶來的歧視和標簽。2024年起,新加坡中學不再有快捷、普通源流之分。2027年起,教育部將把目前的N水准和O水准會考整合成統一的全國考試。新加坡迎來了近50年的重大教育改革。
積分等級制度
2021年起,新加坡小六會考改革將采用積分等級制度(Achievement Level,簡稱AL),來評估學生在各個科目的學習表現。屆時,小學四個科目(英文、數學、科學和母語)每科的成績分8個等級,介于AL1—AL8,AL1是表現最優秀的等級。考四科的學生小六會考的總成績介于最高4分和最低32分之間。
具體說,小六會考總成績4分至20分的學生,歸入第三積分段,一般可修讀G3科目(相當于快捷源流科目)。總成績23分至24分者,屬于第二積分段,一般修讀G2科目(相當于普通學術源流科目)。26分至30分屬于第一積分段,一般修讀G1科目(相當于普通工藝源流科目)。21分至22分者可修讀G2或G3科目。25分者可修讀G1或G2科目。
主要結論:
新加坡的教育環境當然有起有落,教育系統也在不斷改進中。雖然他的教育體系被認爲是成功的,是競爭的典範,但他們好像不會滿足于既得的榮譽,時刻保持警惕,預測全球趨勢幫助年輕一代爲未來的挑戰做好准備。這點很值得學習借鑒。俞敏洪說過:“我們的孩子面向全球發展的時候以及面向未來的時候,我們的孩子的競爭力,至少是沒有達到的。”對于教育來說,中國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