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學院●傑出畢業生
除了共和理工學院,本地其他四所理工學院也陸續在本周至下星期舉辦畢業典禮。
《聯合早報》訪問這一屆幾名表現耀眼的畢業生,他們都各自的學習路上披荊斬棘,克服困難勇敢追逐夢想,不讓青春虛度。
今年也有約800名首屆理工學院基礎課程(Polytechnic Foundation Programme,簡稱PFP)的學生,順利完成工院教育。這群來自普通源流,選擇免考O水准“直通”工院的學生,皆表現良好,不少憑品學兼優獲頒獎項。
①南洋理工學院
不顧家人反對堅持當護士助人
當許多同齡人還不知道未來要走的事業道路時,陳思惠在15歲那年,就立下成爲白衣天使的目標。
中三那年,陳思惠(19歲)參加南洋理工學院的開放日。她參觀了校內與護士課程有關的設施,並與工院師生交流,當下就知道這是她想修讀的課程。
然而,她的決定卻遭到祖母和親戚的反對,認爲護士不是一份好工作,甚至懷疑她是因O水准成績不理想才選修工院課程。對此,陳思惠透露她在O水准會考考獲8分的優異成績,可進入初級學院,但她選擇追逐理想。
祖母患病 所學知識派上用場
陳思惠說:“將課程中學到的知識運用在現實生活裏,幫助他人,我覺得非常有意義。”
去年,陳思惠的祖母不幸患上心髒衰竭,出現氣喘等症狀,陳思惠一家得經常帶祖母到醫院治療。
陳思惠透露,當祖母服用的藥物越來越多時,她所學到的護理知識正好派上用場,家人開始尋求她的意見,例如:哪些是輕微的症狀,可以用藥物治療,而哪些是較嚴重的症狀,須要帶祖母到醫院等。
過去幾個月,陳思惠通過新加坡青年志願團隊(Youth Corps Singapore)接觸聽障群體,她開始學習手語。
她說:“我想通過手語幫助聽障者重新融入社會,同時了解他們面對的溝通困難。其實許多年長病患也有聽力問題,與聽障者接觸,就能學習如何更好地與年長病患溝通,爲他們提供更好的看護。”
陳思惠獲頒鄭永順金牌獎、衛生部金牌獎和衛生部獎學金,並計劃在本地或海外大學繼續修讀護士學士文憑。她說:“我希望成爲臨床教育者,分享知識和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②義安理工學院
從家暴受害者變助人社工
王文青(21歲)在暴力家庭中成長,和母親及妹妹忍受父親打罵,後經曆辍學及父親病逝。曲折的經曆並沒有讓她自怨自艾,反而更成熟和堅韌。
她沒有讓不幸的遭遇定義自己的人生,反而走出家暴陰影,報讀義安理工學院修讀會計系,如今以近滿分平均分(GPA)的成績畢業。
她憶述,父親生前長期失業,因爲亂花錢導致債台高築。每當在家裏找不到錢或心情惡劣,就會將怒氣發泄在家人身上,亂丟碗碟或竹竿,嚇得她和妹妹四處躲避。“我念中四那年,父親的暴力傾向變本加厲,母親唯有申請個人保護令。”
任職秘書的母親是全家經濟支柱。王文青說,兒童保護服務處人員和社工曾介入並建議他們搬入庇護所,但母親不想事情鬧大而婉拒。
盡管受家庭問題困擾,王文青的O水准會考成績佳,升上國家初級學院。但她很快發現自己不熱衷于初院的學習模式。“我對所有科目毫無興趣,繁重課業及快速的教學步伐,讓我喘不過氣。高一沒修完,我就決定辍學,一方面照顧病重的父親,另一方面我需要一個‘空檔年’,處理家事,思考未來。”
患腎病及肝病的父親不久後逝世,但她不後悔爲了他辍學。“他雖然暴力,但其實關心家人,也始終是我的父親。”
參與志願服務找到志向
在母親支持下,她進入私校修讀會計,一年後報讀義安工院會計系。在工院期間,她活躍于社區及志願服務,也摸索出未來志向。她申請新加坡國立大學,准備報讀社工系,立志成爲社工,幫助弱勢家庭和體障者。
“家庭情況迫使我從小學會照顧自己和家人。我意識到遭遇挫折或不幸,不能一蹶不振,一定得找到動力,改變命運。”
③新加坡理工學院
撿廢棄零件“自制”電腦
14歲那年,李爲正要求父親買一台電腦,父親建議他以舊電子零件“自制”一台,節省開銷。經過一番摸索,他果然成功,而這台桌上型電腦一直用到他升上理工學院。
新加坡理工學院畢業生李爲正(20歲)是“動手達人”。他從小就充滿好奇心,拆開家裏電器,探索內部乾坤,經過多年的嘗試和實踐,練就將廢料化爲實用物品的本領。他說:“四五歲時,我拆開打字機和電腦,害父親差點無法完成工作,讓他好氣又好笑。父親曾是工程師,我從小向他學習修理電插頭和插座。我10歲那年開始撿被丟棄的電器,找出可用零件,組裝一部穩壓器。升上工院後,校內的電子垃圾桶,成了我的尋寶處。我于是收集電子零件,組裝成電腦,供自己用或送給有需要的人。”
李爲正說,父親是單親家長,後來轉行當一名貨倉經理,家裏還得負擔祖母醫藥費。“組裝電腦是想減輕父親的負擔。過程中,有幾次引起小火,也輕微觸電過一兩次,但通過工院課程掌握電子學知識,已懂得如何安全地組裝電器。”
他當年在O水准會考考獲7分佳績,原可報讀初級學院,但他選擇新加坡工院的電腦工程課程,並以優秀成績畢業,是本屆“李光耀獎”得主,已被南洋理工大學電腦工程系錄取。“我擅長動手實踐,工院學習模式較適合我。父親原本希望我讀商業系,但他看到我對學習樂此不疲,成績優秀,如今已改觀,鼓勵我朝興趣發展。”
④淡馬錫理工學院
照顧患病弟弟受啓發 立志當兒童心理學家
弟弟年幼時頻進出醫院,讓李嘉玲觀察到,醫療從業員不僅照顧孩童病情,在安撫病童和父母的不安情緒方面,也扮演重要角色,讓她深受啓發,立志成爲兒童心理學家。
李嘉玲(19歲)畢業于淡馬錫理工學院幼兒教育學課程。
弟弟自三歲起患上慢性疾病,令父母和她十分憂心。那段期間,她不時隨著父母到醫院,陪伴住院的弟弟,了解社工如何協助他們申請經濟援助,也觀察醫療人員、治療師等如何輔導和安慰病童及家屬,對他們的工作肅然起敬。
想爲病童提供心理支持
“我爲弟弟補習功課時,發現他因爲朋友不明白他缺課的原因而沮喪,讓我意識到病童常覺得不被理解、孤立無援。我對當醫生不感興趣,但喜歡與他人接觸和溝通,因此希望成爲兒童心理學家,爲有需要的孩童及家人提供心理和精神支持。”
李嘉玲在O水准中考獲5分,但爲了能盡早掌握幼兒教育學的知識,決定不報讀初級學院。她花兩個月說服父母,還到一所學前中心兼職,最終獲他們支持,報讀住家附近的淡馬錫工院,爲夢想鋪路。
進入工院後,她成績優秀,曾兩度登上“院長榮譽榜”。“課程讓我掌握與孩童溝通的技巧,以及如何處理孩童情緒問題。另一方面,課程也具備靈活度,讓我選修一些生命科學系的單元課,開拓視野,也爲我將來投入兒童心理學領域奠定基礎。”
她獲國大、南大和新加坡管理大學錄取,准備修讀心理學,目前尚未決定進入哪一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