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天在朋友圈見到了多少掃帚?
“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美國國家宇航局NASA說這一天因爲地球重力的完美角度,掃帚可以站起來。”乍一看這話和親戚在家族群分享的養生秘訣一樣不太可靠,不過有人真的信了。
一個美國網友今天在推特發了這段話,一時間收獲了超過20萬的點贊,此後又紅到了中國的社交媒體,不少人都開始在家立起了掃帚。如果你也嘗試過這件事,大概會驚奇地發現——掃帚成精了,真的能自己站起來。
一本正經的電視辟謠。
關于人類爲掃帚站立尋找的種種荒唐原因,歸根結底只是因爲——掃帚這個物件在生活中太過平平無奇,以至于太多人壓根沒關心過掃帚能不能站。當他們發現這個生活冷知識,對這件事本身的獵奇和分享心理超過了事實本身,因此“立掃帚挑戰”和之前的“冰桶挑戰”、“十年照片對比挑戰”一樣,迅速在社交媒體傳播開來。
這種紛紛參與社交媒體挑戰的做法也有行爲心理學支撐。你可以把它理解爲社交媒體帶來的新時代的同侪壓力(peer pressure):活在社交媒體中的年輕人怕落伍,而參與時下流行的各種挑戰是最安全保險的社交行爲。
同樣,發當下最流行的表情包、對時下流行梗的信手拈來等等,都是人們尋求社交認同感、對自己身份構建和認知的方式。社交媒體平台則加速了這種“跟風社交”行爲的叠代。
對于品牌而言,這種時不時突然流行起來的社交媒體挑戰也是成本較低的跟風機會。比如——已經有人開始立起了戴森吸塵器,並且發現只要找對平衡,戴森也能站。還有人調侃說,“把朋友圈立掃帚的男生都刪了吧,他們家裏連戴森或掃地機器人都沒有,你嫁過去肯定讓你掃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