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gapore’s travel journal(V)
時間啊匆匆飛逝,轉眼間過去四天了……
前幾天裏,我們光臨了美麗富饒的聖淘沙島,沐浴在陽光之下的巴拉灣海灘,巍峨聳立在中心商務區高樓大廈之下的的魚尾獅像以及現代奢華的濱海灣·金沙酒店。今天我們繼續踏著歡快矯健的步伐,探尋這座城市。
第一站我們來到了新加坡國立大學。
新加坡國立大學是新加坡首屈一指的世界級頂尖大學。該校是環太平洋大學聯盟、亞洲大學聯盟、亞太國際教育協會、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Universitas 21等著名高校聯盟的成員,也通過AACSB和EQUIS認證。其在工程、生命科學及生物醫學、社會科學及自然科學等領域的研究享有世界盛名。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前身爲1905年成立的海峽殖民地與馬來亞聯邦政府醫學院。1912年,該校改名爲愛德華七世醫科學校。1928年,萊佛士學院成立。1949年,愛德華七世醫學院與萊佛士學院合並爲馬來亞大學。1955年,新加坡華人社團組織創立了南洋大學。1962年,馬來亞大學位于新加坡的校區獨立爲新加坡大學。1980年,新加坡大學和南洋大學合並,校名定爲新加坡國立大學。
該校位列2019泰晤士高等教育亞洲大學排名中位列第2位,2020QS世界大學排名第11位,2020QS亞洲大學排名第1位。
國大的操場很大,許多的大型活動在這裏舉行
站在國立大學的操場中央,我看到了上面這座國立大學的教育資源中心。
上面這棟建築是國立大學的體育中心
這個是耶魯-新加坡國立大學學院
耶魯-新加坡國立大學學院是新加坡的一所文理學院,由耶魯大學和新加坡國立大學聯合成立
該學院爲四年制寄宿學院。不過耶魯-新加坡國立大學學院的錄取率據說是非常低的,錄取率每年在3%至5%之間浮動。尋求錄取的申請者的學術成就、面試、推薦信、文書、課外活動均會被納入評判範圍。學校開始招生的第一年收到來自130多個國家的11400余份申請,最終只有157人順利入學。如此之低的錄取率也使之成爲世界上最難進入的高校,與哈佛、耶魯、史丹福及普林斯頓等其他美國頂尖學府比肩。
此行來到國立大學並沒有像之前在武漢大學或者是南開大學那樣花費大量的時間仔細參觀,一帶而過就走了,這也是我此行的遺憾之處。
從國立大學出來之後,我們來到了花柏山公園
花柏山其實是搭乘之前我提到的新加坡纜車前往聖淘沙島的必經景點。一座濱海的小山丘,高度只有117米,卻坐擁了360度開闊視野,將城市海港及鄰近島嶼全數收納眼底。
站在這裏我們能夠看到遠處新加坡南部市景,
還能夠看到對面的聖淘沙島及其它島嶼。
我要提醒大家,在這裏望不到馬六甲海峽哦!
前面我有提到過新加坡一共有三個魚尾獅像,這裏面的這尊魚尾獅像是三個當中最小的。
如果你想前往這裏,需要搭乘地鐵在Harbour Front站下車,走地下信道前往位于世貿中心的纜車大廈,轉乘新加坡纜車至花柏山。下了纜車之後要走一段斜坡路,才能登上山頂。
離開這裏前往新加坡的唐人街——牛車水
其實牛車水名字的由來很簡單,就是因爲當時這裏沒有自來水,牛車運水的情景在唐人街是非常普遍的,所以後來便稱唐人街爲牛車水。
不過呢現在的牛車水其實是新加坡華人聚集最多的地方。這裏擁有中國各地的小吃,是定居新加坡的華人非常喜歡的地方。大年初四我走在這裏越發感受到了濃濃的中國年味。
大紅燈籠高高地在馬路中央挂起來,馬路的兩旁還有熱鬧非凡的舞龍表演。
這裏是牛車水的美食街區,步行街兩旁的餐廳基本上大多都是中國餐廳。
熱鬧非凡的街道,中國的年貨等商品琳琅滿目
牛車水最令人興奮的其實是在農曆新年期間。屆時,整個地區張燈結彩,各種小店、雜鋪都裝修一新,還有不少節日商品和風味小吃。
我在這裏還看到了一些著名的宗教地標建築。這裏面的印度廟宇和回教堂的身影,與四周的中式建築相映成趣。
這裏的交通十分便利,乘坐新加坡地鐵在Chinatown站下車就看到了。
休息片刻之後,我們前往克拉碼頭乘坐遊船。
首先來爲大家介紹一下新加坡河。
貫穿于新加坡整座城市的新加坡河是新加坡的生命之河,總長約3.2公裏。新加坡河雖然不是非常長或非常大的河流,其河道的地理位置卻非常重要。以前來自世界四面八方的移民都是依靠這條河流來維持生計,這裏是移民最先遷入和商業最先繁榮的地帶。
在獨立以前,新加坡的工業基礎薄弱,經濟主要依賴轉口貿易,新加坡河就成了新加坡最主要的經濟動脈。當時的貨物是由遠洋來的大貨輪,從海上卸到駁船,再由駁船沿著新加坡河,存在兩岸的倉庫裏。當時,新加坡人收入當中的75%,可以說就是來自于這條河。
隨著時代的進步,特別是建國以後新加坡經濟已經轉型爲以工業爲主的經濟,新加坡河岸的繁榮也告時過境遷。這個時候,新加坡政府就擬定了一項翻新發展計劃,把新加坡河變成一條旅遊的河。今天,新加坡河已經改頭換面,昔日汙染的河水經過了淨化。
乘坐遊船,站在甲板上,靜靜地看著。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橫跨新加坡河的哥裏門橋。
它連接著新加坡北岸的禧街和南岸的新橋路,是新加坡河上第二個橋梁。目前我們所看到的這座哥裏門橋建造于1986年,爲第四代。
1840年在此修建了第一座橋梁,是用磚建成的,有9個拱,是由名爲哥裏門的建築師設計的,當時又被人們成爲“新橋”。橋梁的南段一帶,開始被稱爲“新橋路”。1865年新橋被一座木制大橋代替。1886年鐵橋取代了木橋,在新加坡河上矗立了約一個世紀。但是其由于不能承受沉重的交通壓力,于1986年被現在的混凝土大橋取代。1986年新建的混凝土哥裏門橋保留了鐵橋的一些特征,曾經鐵橋的一些燈柱、鐵欄杆等在新哥裏門橋上依然可以看見。
隨之映入眼簾的這座是愛琴橋
這座橋俗稱大馬路橋,是一座拱橋,同樣也是新加坡河上的第一座橋梁。目前的橋梁建于1929年,長46米,寬25米,以印度總督額爾金(Lord Elgin)的名字命名,橋兩端的道路分別命名爲橋北路和橋南路。
愛琴橋是新加坡重建次數最多的橋梁。從最早時的木橋,發展到鐵橋、混凝土橋,至今已在同一地點重建了5次,名稱也從比森門橋、湯申橋到今天的愛琴橋。愛琴橋上的燈和圓形浮雕別具特色,深受人們喜愛,是由意大利知名雕塑家雕刻而成。爲了方便行人通行,1991年在橋的下方修建了兩條通向橋南路的地下通道。愛琴橋附近環境靜谧優雅,很多人都喜歡坐在橋頭附近的凳子上靜靜的沉思或者捧一本書閱讀,單單是坐著就有一番樂趣。優雅的愛琴橋到了傍晚時分在各種燈光的效果下,顯得色彩紛呈、優雅無比。橋上五顔六色的燈光將新加坡河也裝扮得多姿多彩。
遊船途中,看到了這座新加坡的最高建築。
這座建築是共和大廈,前面爲大家介紹過。
再下來我們看到的這座是加文納橋
加文納橋于1870年通車,是橫跨新加坡河唯一的一座懸索橋,也是新加坡最古老的依然保持原始風貌的橋梁。它連接著新加坡河北岸的行政文化區和南岸的商業區。
加文納橋建成之初叫做“愛丁堡橋”,作爲對愛丁堡公爵到訪的紀念。之後更名爲加文納橋,是爲了對最後一位印度任命的海峽殖民地首長威廉士·奧佛爾·加文納爵士表示尊敬。加文納橋長79.25米,寬9.45米,最大跨度爲60.96米,現在作爲一座人行橋。從建成至今,這座加文納橋一直保留了最初的風貌,未被重建或者修改。1990年在橋身上增加了燈光設施以突出在傍晚橋梁的美觀度,因而也成爲戀人樂于流連的浪漫之橋。
這座是安德遜橋
安德遜橋是新加坡市中心的一座公路大鐵橋,靠近河口,于1910年開通,連接南岸的珊頓道金融區與北岸的政府大廈。大橋長70米,寬28米,得名于總督安德遜,並由安德遜親自主持開幕儀式。安德遜橋中間是雙向的車道,兩側是人行道,兩端有裝飾華麗的拱形鐵門,讓人清晰的知道大橋行程的開始和結束。
安德遜橋已經成爲新加坡最重要的大橋之一,對于緩解交通起到了巨大作用。關于安德遜橋還有一段讓人感覺血腥的曆史,當時在日本占領新加坡期間,幾個罪犯的頭顱曾被挂在橋上來恐嚇新加坡的人們,防止他們無法無天的造反,讓人不得不承認日本侵略者的殘忍。
安德遜橋是一個鋼鐵與石灰石完美地結合的橋梁。無論在清晨的晨曦中,還是夕陽西下的晚霞裏,白色的拱形鐵架總是時刻舒展著優雅的身姿,讓人感歎它的美麗。
這座是濱海橋
它是橫跨新加坡河的一座公路橋,跨越了新加坡河河口,連接著北岸的濱海藝術中心與南岸的魚尾獅,于1994年開始建設,1997年建成通車。這座橋長260米,寬70米,雙向各四條車道,兩側是人行道。濱海橋上面供車輛和行人通過,橋下則爲來來往往的船只提供便利,每天都是車來車往,遊人不斷。它是新加坡一座新建的大橋,也是最好的景點之一,尤其適合晚上觀賞。到了晚上,大橋上的路燈閃閃發亮,大橋下面的橋拱也會呈現出鮮豔的紅色,大橋兩岸的建築也時刻閃爍著光芒。整座大橋和周圍的建築融爲一體,顯得極其妩媚多姿。
除了以上爲大家介紹的這幾座橋之外,橫跨新加坡河還有一座螺旋大橋。不過呢很可惜因爲時間的原因,此行我沒有機會親自體驗它了。在網上找了幾張圖片讓大家看看。
圖片來源于網絡
圖片來源于網絡
螺旋大橋又稱爲“雙螺旋大橋”,坐落在新加坡河入濱海灣處,于2010年建成通行,是一座連接濱海中心和濱海灣的人行天橋。大橋是由澳大利亞建築師和工程師設計,連接了新加坡的商業區、文化區和娛樂區。
螺旋大橋爲世界上首座雙螺旋人行橋,長280米,寬6米。雖然不是很長,但是卻是一座頗具創意的大橋。設計人員受DNA結構的啓發,橋梁想要體現的意義是“生命與延續、更新與成長”,設計理念是讓大橋呈曲線顯示,同兩端的人行道連接在一起。螺旋大橋上設有頂篷,可以遮陽庇蔭,應付熱帶氣候。橋身上刻有CGAT這四個字母,分別代表著組成DNA的四種基本堿基:胞嘧啶、鳥嘌呤、腺嘌呤和胸腺嘧啶。
到晚上,這些字母就會分別變成紅色和綠色,顯得絢麗無比。螺旋大橋上還設有可讓行人休息或眺望市景的圓形瞭望台,也是水上運動和煙花表演的最佳觀景台。
大家看到的這座建築是新加坡劇院。
站在遊船上欣賞著遠處的魚尾獅公園,
還有對面熠熠生輝的新加坡摩天輪(沒開)。
短暫的新加坡河遊船項目結束了,我們在魚尾獅公園附近的碼頭下了船,看白天的濱海灣。
我站在如此近的距離觀看魚尾獅像。
大家還可以在這裏購買魚尾獅形狀的雪糕
接下來我們前往濱海灣花園。
濱海灣花園以及它旁邊的濱海灣·金沙酒店這片區域其實是後來填海造陸填出來的。在2010年濱海灣·金沙酒店開業之前,這片區域是海水。
濱海灣花園是于2012年6月29日隆重開幕的。第三篇我已經向大家介紹過這裏了,所以今天我就不再重複介紹了。由于那天晚上參觀這裏的時候因爲時間的緣故沒能登上連接擎天大樹之間的空中步道,所以今天特意來這裏補上。
站在空中步道上仰視濱海灣·金沙酒店
遠眺眼前的新加坡摩天輪
從空中步道下來以後,來到了植物冷室。
大家在照片裏看到的那兩個建築就是植物冷室
濱海灣花園的植物冷室包括兩個玻璃生態區:“雲霧林”(占地0.8 公頃)和“花穹”(占地1.2 公頃)——冷室還原了熱帶山地地區涼爽潮濕的氣候和地中海及半幹旱、亞熱帶地區涼爽幹燥的氣候。這些地區都是世界上最受威脅的棲息地,許多植物物種面臨著人類活動造成的氣候變化和棲息地破壞的威脅。植物種植數量約8.7萬柱,包括4百種品種類。兩個冷室也是可持續發展工程學的代表項目,采用一系列先進的技術,提供具備能源效益的制冷解決方案。
由于時間的原因,我們沒能進到裏面。如果大家要是來的話,不妨進去參觀一下哦。
接下來我們前往小印度。
小印度是新加坡的印度族群的聚集地,就仿佛是一個印度的縮影,所以被稱爲是小印度。特別是在一些節日的時候來臨,印度風情更加的顯著,這裏就像是一個金碧輝煌的童話世界。五彩的燈光和裝飾在街上到處都是。
也許很多人都有像我這樣的疑問,爲什麽在新加坡會有這麽一個小印度呢?是因爲在1819年,萊佛士爵士的船航行到了新加坡,在隨行的隊伍中有很多印度的助手以及士兵等等。他們就成了新加坡的土地上第一批的印度移民。再加上後來的移民以及繁殖等等,這裏的印度人越來越多,就成了這樣小聚居地。
一進入小印度,一股濃烈的辣椒氣味就會撲面而來。商店裏陳列著銀器、銅器、具有民族特色的珠寶、茉莉花環和絲制莎麗。
在周一到周五的上班時間這裏是比較清靜的,但是周末就會很熱鬧。很多人都喜歡來到這裏吃飯購物等等。
據說小印度裏還有一個千燈寺,是一個泰國的僧人修建的。裏面有一個15米的大佛像,重達350噸之多。寺院內還保留著不少佛教古文物,四周圍著無數的燈燭,燈火通明耀眼。佛像座下懸挂紀錄佛佗一生事迹的美麗畫布。由于本人對這些東西並不太感興趣,所以就略過了。大家要是來的話可以進行詳細的參觀遊覽。
這裏的交通也十分便利,乘坐地鐵在Little India 站下車即是。
再往前一直走我們來到了哈芝巷。
哈芝巷曾經是一條兩旁矗立著戰前房屋的空蕩街道,如今大批本土設計師和年輕創業者的進駐已使這條舊巷重獲新生。不少設計師和創業者在這裏開設了許多頗具個性的精品時裝店,專門出售各種具有新加坡本土風情的飾品。
這裏除了有各式精品小店讓人著迷以外,店主們費盡心思的店鋪裝飾也是遊覽哈芝巷的重要景觀。五彩缤紛藝術風格的塗鴉、3D牆繪、充滿個性的裝飾,都是令我們流連忘返的地方。
不遠處看到了我夢寐以求的網紅咖啡店。
這家店在國內的上海、深圳、香港等地都有。
我要的這杯是他家比較火的西班牙拿鐵。
不過大家一定要記住,品嘗他家的咖啡千萬不要向裏面加糖和奶,否則味道就不純正了。
繼續往前走看到了遠處的一座不知名的教堂。
這裏是新加坡的馬來傳統文化區
走了一下午,有點兒累了。接下來我們前往新加坡著名的購物商圈烏節商圈開啓購物模式。
烏節路商圈裏面有很多商場,在這裏向大家推薦上面大家看到的ION Orchard商場,它是烏節路商圈裏最大的購物中心。其知名度就如同法國巴黎的老佛爺百貨或是巴黎春天那樣高。
進到商場裏,下到地下四層,這個樓層裏有衆多各式各樣的美食小吃店鋪。推薦大家前往上面這張圖片裏的這個店鋪,他家有一個紅遍娛樂圈的網紅綠蛋糕,口感不錯。
在這裏我們還品嘗了新加坡當地的小吃。
這個是新加坡當地的小吃娘惹叻沙。叻沙又稱喇沙(馬來語:Laksa),是一道起源于馬來西亞的面食料理,爲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代表性料理。其主要材料有蝦羔、蝦米、幹蔥等。
那麽爲什麽會稱它爲“娘惹叻沙”呢?其實這裏面是有一個典故的。“娘惹”其實是一個族群的總稱,始于明朝之後。隨著鄭和下西洋的衆多隨從,很多人在南洋一帶生活下來,和當地的男女通婚,生下的孩子當中,女孩叫“娘惹”,男孩則叫“峇峇”。到了21世紀娘惹就成了他們的泛指。娘惹在延續中華民族古老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又加入了很多馬來等地的文化特色,形成了獨特的娘惹文化。如娘惹馬來語、娘惹服飾、娘惹珠繡、娘惹餐具、娘惹菜肴等。
娘惹從小學習的娘惹菜以傳統中式食物爲烹饪手法,並擅長將馬來西亞的香料及材料,運用中式的烹饪方法變化出不同菜肴,而這種烹煮方法則稱爲娘惹菜。娘惹菜最注重各種香料醬汁,有40多種不同的醬料混合。常用的香料有藍姜、黃姜、香茅、洋蔥、班蘭葉、亞參、酸柑、參巴辣椒、椰漿、玉桂、石栗等等,帶出各種截然不同的口味,味道偏濃,以甜酸、微辣爲主。娘惹菜的代表有三芭臭豆魚頭、蝦醬雞、魚鳔湯、椰漿飯、娘惹粽、摩摩喳喳、九層塔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當數娘惹叻沙以及其它的一些娘惹糕點。
娘惹叻沙的之所以可以成爲娘惹菜的代表,是因爲它的配料種類衆多,烹調細節煩瑣,所需香料都是用純手工搗碎,並用土鍋炒制,這樣才能保持原汁原味。
酒足飯飽後我們繼續上路。時間過得好快啊,不知不覺間已經到了傍晚時分,天色也慢慢地暗了下來。接下來我們前往夜間野生動物園。
夜間野生動物園位于新加坡的郊區,我們從烏節路這裏坐車大概需要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
夜間野生動物園是世界首家于夜間供遊客遊覽的野生動物園,它不同于其它夜間有照明的普通動物園,也不是那種可在世界上其它動物園見到的現代化夜間生物館。我們可在夜間置身于熱帶叢林中觀賞野生動物,獲得美好體驗。
探尋野生動物園,我們將乘坐動物園內專用的觀光小火車,聽著車上的講解,觀光享受。
天還沒正式黑下來的時候,還是能拍清照的。不過慢慢地天色暗淡下來了,用手機鏡頭根本什麽也拍不清楚。在這裏我挑了幾張拍得還算清楚的照片供大家欣賞。
在這裏我們還親眼看到了老虎和獅子。一提到獅子很多人就和新加坡聯系起來了。不少人的內心裏或許都有這樣的疑問,爲什麽新加坡會被稱爲“獅城”呢?其實傳說當年馬來的王子在高山上打獵時發現了新加坡這座小島。到達了小島之後,一只雄獅要來襲擊他們,而當他和王子的目光交彙時卻又安靜了。後人爲了紀念王子,就把獅子和大海聯系起來形成魚尾獅,新加坡也被稱爲獅城。
結束了這裏的參觀後,已經是晚間的19:50了。接下來我們趕往新加坡的樟宜國際機場。
從夜間野生動物園這裏到樟宜機場大概需要40分鍾左右的時間。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屢次被評爲世界最佳機場。它是新加坡最主要的機場和最重要的地區性樞紐。整個機場一共有四座航站樓,之間通過空中列車和接駁巴士換乘。除承載航班外,機場還設有多個主題花園以及大型的免稅商品區、小睡區,甚至還有多個機場影院和高十二米的室內滑梯。
在這裏我要鄭重地提醒大家,如果來樟宜機場想要打卡網紅拍照聖地、體驗有意思的網紅娛樂項目以及品嘗各具特色的網紅美食的話,請你進入機場退完稅辦理完登機牌之後不要著急出示證件進入過境區(Transit區域),一定要先在外面的公共區域玩完之後等到離登機時間還有1~2個小時的時候再進入到過境區!
我這回就純屬是第一次來沒有經驗,辦理完相關手續之後直接進入到了過境區。結果所有的一切美好的事物全部都錯過了!航站樓內40米高的網紅大瀑布沒有看到、全球機場最快的時速爲6米/秒的巨大金屬滑道沒有體驗到、五層樓高的室內遊樂場沒有玩到、沒能欣賞到帶有豪華座椅24小時免費的電影院裏播放的電影,
還有星耀樟宜裏頂層的星空花園、森林谷以及絢麗壯美高達40米的雨漩渦統統沒有看到!
除了這些數不勝數令人驚歎稱絕的景點之外,還有衆多家美食餐廳以及甜品店統統錯過了。在這裏爲了滿足大家的好奇心,我在網上找來了幾張這些景點的照片,供大家過一過眼福。
圖片來源于網絡
位于星耀樟宜裏面的室內網紅瀑布
圖片來源于網絡
位于T3航站樓裏面的超大金屬滑道
圖片來源于網絡
位于T2航站樓裏面的24小時電影院
圖片來源于網絡
位于星耀樟宜裏面的星空花園
其實過境區域裏面也挺大的,這裏包含著大大小小各類的免稅店以及國際一線的奢侈品牌。
樟宜機場T3航站樓過境區
樟宜機場T2航站樓過境區
樟宜機場T1航站樓過境區
每隔幾分鍾一趟的Skytrain列車來往于T1、T2、T3這三個航站樓之間。特意要強調的是,如果你要前往T4航站樓進行參觀的話,可乘坐空中列車到達T2航站樓,然後在指定的出入口轉乘前往T4航站樓的巴士。由于我們手上拿著行李嫌比較費勁,所以就沒有前往T4航站樓。
我們在乘坐從T2航站樓到T3航站樓的空中列車途中是能夠看見網紅瀑布的。不過由于車玻璃反光再加之列車的運行速度過快,所以我既沒來得及拍照也沒來得及觀看欣賞。
在這裏需要向大家強調,但凡你在網上查到的網紅美食等都是在外面的公共區域。一旦進入到了過境區,這裏面的餐廳幾乎大都是那種僅能供你填飽肚子的大衆快餐餐廳。
我們在機場大概停留了快一宿的時間。
時候不早了,收拾收拾東西我們准備登機了。
時間過得好快啊,總計5天的新加坡之行在這裏就告一段落了。感謝大家近期這一段時間對我的大力支持以及真誠守候,期待大家在四個月之後的歐洲之旅中繼續守候在手機屏幕旁。
朋友們,再見吧!
無論我們是未曾謀面,還是素不相識,在這裏相信我們都會找到彼此間心靈的共鳴!歡迎同好者掃描二維碼點擊關注我。你只需每天睡前刷一刷手機,保證讓你足不出戶就使你仿佛置身于我身處的那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