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當非典(SARS)疫情肆虐,社會心理如何建設?從中國香港到新加坡,一些城市給人們提供了可資借鑒的“心案例”。在當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下,非典型心結,宜解不宜結。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13日就此采訪應用心理學專家。
受到此次疫情影響的人群,按照影響程度從高到低,可分爲4個等級,每一級人群需要不同的疫情心理防護措施。其中,第一級人群爲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患者、疫情防控一線醫護人員、疾控人員和管理人員等;第二級人群爲身處疫情防控重點地區的人群;第三級人群爲身處非重點地區有親友被確診的人群;第四級人群爲普通人群。其中,最爲量大面廣的正是最後一級:普通人群。
【香港:高校與社區結成幹預系統】
心理自助與互助是社群心理建設的一大策略。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應用心理學副教授馬偉軍向記者舉例說,香港抗擊非典期間,形成一套項目制做法,就是高校與社區聯動。譬如,香港理工大學與周邊社區,就結成了一個社會危機幹預系統。
首先是高校各個院系進行協同,教師尤其心理教師,以及學生先進行一定心理疏導;之後,高校師生與社工開展合作,對社區居民進行心理援助。值得注意的是,高校與社區心理工作者建立起不同的團體,對不同幹預對象采取不同對策,如恐慌重者加以個體輔導,而面向一般人群開通熱線,還有對老年人設專項服務,定期致電,心理支持。“其實,上海相關高校也可更加有系統有組織地加入幹預系統中,提升參與感與積極性。”
圖說:華東師大專屬表情包“幸福花獅”成爲這個特殊春節假期裏的溫暖使者
身心本爲一體,生理與心理常常具有關聯性。“有一位朋友說,他只要一聽到與肺炎傳播有關的消息,就會感覺喉嚨幹癢、忍不住咳嗽。”同樣來自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的華東師大晨輝學者曹倖認爲,其實,諸如此類的軀體化反應只是焦慮的一種常見表現。當然,在自助和互助無效時,應當尋求更爲專業的心理咨詢與治療。
當下,上海衛生健康部門高度關注市民的心理健康,在健康雲上開展“不見面、非接觸”的線上心理咨詢。據統計,截至12日,線上心理自我評估問卷完成人數有6萬多,咨詢服務近5200人次。給出市民幾條心理健康建議,包括:
1、保持規律、健康的生活,保證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營養。2、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分散、轉移注意力。3、與家人和親朋好友多交流,傾訴自己內心的感受,不一定要當面交談,可以通過電話、微信。4、掌握一些疾病預防的科普知識,有助于理性看待疫情。5、適當減少與疫情相關信息接觸的時間和渠道。6、關注家中的老人、兒童、孕産婦、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多交流、多傾聽、多了解、多陪伴、多鼓勵、多支持。
【新加坡:政府與媒介之間公關互動】
政府與媒介之間的公關互動,則是新加坡在非典時期的心理引導法之一。馬偉軍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從《聯合早報》到《海峽時報》,新加坡政府把各大媒體組織起來,形成權威信息的發布途徑,濾除和減少各種容易令公衆産生焦慮情緒的信源,集中産生並增加公信力。
這種“新聞公關”影響著公共媒體的議題設置,各家立場一致、基本口風一致,包括英文版爲主的媒體也進行正向報道,形成了統一和諧的輿論氛圍。馬偉軍表示,當時網絡並不如此發達,當今的政府與媒介公關,更需要與公衆取得協調,管好各類社交媒體,尤其需要實時辟謠,以正視聽。
曹倖表示,事實上,焦慮是一種指向未來的情緒狀態。“指向未來”這一特點決定了焦慮的對象不是已知的東西,而是未知的東西。心理學家指出,未知會造成不確定感和無法掌控感,這些感覺會降低對于有效應對潛在威脅的預期,進而導致焦慮。“正如學生時代的我們,在考試成績公布前往往會感到焦慮,因爲不確定自己考得怎麽樣、排名如何。”一旦未知被消除,焦慮也會隨之減弱。
研究表明,人們對某種疾病的了解程度與焦慮水平之間存在顯著的負向關聯,也就是說,對某種疾病了解得越多,焦慮的可能性就越低。據此,當前引導公衆通過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平台上的高可信渠道,了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病因、傳播途徑、預後等方面科學知識,以此加深對它的認識,從而緩解由這些未知帶來的焦慮。
又如,關于此次疫情何時結束,尚無確切答案。面對這類“未知”,可以結合官方公布的疫情信息、國家采取的防控舉措、以往流行性病毒疫情的發展變化規律等,初步做出可信推斷。對普通公衆而言,認識焦慮、克服焦慮,才能打贏抗擊疫情的“心理戰”,從而在醫療衛生層面也取得全勝。
欄目主編:顧泳 文字編輯:姚勤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