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王磬
1月份的最後一天,僑居威尼斯的溫州商人倪仲波在朋友圈裏看到一條消息:阿裏巴巴爲防疫物資開通了全球免費運輸的菜鳥綠色通道,但該熱線暫不接受個人捐贈。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後,中國各省市政府聯合企業對接了不少海外采購資源,但甚少有針對個人的捐助渠道。“想捐、但不知道怎麽捐”成爲諸多心系疫情的海外個人捐贈者共同面臨的難題。這種焦慮氣氛也彌漫在海外溫州人圈子裏。
倪仲波給另外幾位在歐洲的溫商朋友打了電話,很快敲定下來:成立一個橫跨歐洲的公益物流小組,開辟一條針對個人捐贈者的“綠色通道”,定向幫助溫商將防疫物資對接給溫州。
離武漢有900公裏之遙的溫州,是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災區之一。截至2月14日,溫州確診感染新冠肺炎的人數累計達496例,是湖北之外的單個地級行政區中確診病例最多的地方。有18萬溫州商戶在武漢經商務工,春節返鄉時帶回了不少輸入性病例。但同時,有70萬溫州人僑居海外,他們利用從商的優勢和遍布全球的老鄉網絡,在各國采購、運輸、串聯,成爲海外援疫力量中“掃貨能力”最強的一支。
但即使對“神通廣大”的溫商們來說,將物資捐贈回鄉,也是一場艱難的闖關之旅。
“不捐物資、捐物流”
倪仲波在意大利已經待了26年。他常年從事服裝生意,現任威尼托(威尼斯所在大區)華僑華人工商聯合會的執行會長。
1月23日,浙江啓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的消息傳來,在歐洲的溫州人開始有些按捺不住。倪仲波和朋友們也很快買了5000個口罩,通過DHL國際快遞的方式寄回了溫州老家。
倪仲波意識到,國內的情況是“缺物不缺錢”,所以要優先捐物,特別是一線需要的醫用口罩、防護服和測溫儀。“海外的溫州人不僅有較高的捐贈熱情,也有獨特的優勢。”倪仲波告訴界面新聞。
溫州人多從商,熟悉采購渠道,購買時可以直接聯系廠商。與零售相比,能節省40-50%左右的價差。例如,一件防護服的零售價格在10歐元左右,批發價格僅爲6歐元。
同時,由于開餐廳、超市的原因,溫州商人遍布國外的各個小城鎮。與藥店被中國人買空的大都市不同,小地方中國人往往很少、便于掃貨,也不太會出現趁機加價或者斷貨的情況。
東西買到了,要怎麽捐回國?對個體捐贈者來說,這並非水到渠成。物流難題首當其沖。
阿裏巴巴的菜鳥綠色通道是海外捐贈者最主要的免費運輸途徑,但它主要針對有出口資質的大宗機構捐贈。它特別聲明“要把寶貴的運力留給更多救命物資”,因此“暫不接受個人捐贈運輸”。
如果采取國際快遞業務如DHL、EMS進行郵遞,則需要支付昂貴的物流費。一箱價值1000歐元的口罩運費高達490歐元,普通人難以承擔。
還有一種方式是“人肉沖關”——請熟人將物資裝入行李帶上客機——但是,自1月30日意大利宣布停飛中國所有客機航班之後,這也不再可能。
倪仲波跟朋友們一合計,定下了公益小組的策略:“不捐物資,捐物流”。
他們找到身邊熱心的溫商朋友,募集了25萬元人民幣的啓動資金,全部用于支付DHL的國際快遞費用。個體捐贈者如果有意向給溫州捐物,由公益小組來承擔運費和對接物流。
具體的流程是:個人買到物資之後,小組會在DHL下單、並直接上門取貨。門對門的方式,可以省去集貨到倉庫的環節。小組規定,每箱物資的重量需要控制在20-100公斤之間,因此只針對個人的小額度捐贈,不接受機構的大宗捐贈。
“4個關卡”“12份文件”
但免除運費還只是第一關。
包珊珊是倪仲波最早聯系的溫商朋友,也是公益小組的發起人之一。她從事跨境電商,常年在意大利與中國之間往返。對國際物流的熟稔,讓她很快摸清了跨國捐贈所需要的“闖關”步驟。
包珊珊寄回國的第一批物資是定點捐給溫州市第六人民醫院的5400個口罩。她有朋友在這間醫院當護士,那裏“護士們都快哭了”——口罩不夠,一人一天只能分到一個,但理論上需要每四個小時就換一個。
“這批口罩花了8天到達,需要打通至少4個關卡,捐贈者需准備至少12份文件。”包珊珊對界面新聞表示,“我們走完一遍之後就感覺到,原來海外個人想捐贈,是這麽難的一件事。”
一個從意大利出發的包裹要到達指定的溫州醫院,需要經過的4個關卡包括:意大利海關、中國海關、溫州衛健委、醫院。
在意大利,以個人名義采購的物資一般沒有發票,如要通過海關出口,需額外補齊發票、並出具海關出口聲明。
到了中國海關後需要進行清關。報關時需證明,物資的用途是捐贈,否則將被征關稅。這就需要提前准備好由溫州衛健委蓋章的捐贈意向書、報關委托書等。
物資過了關到達溫州衛健委,還需要登記入庫。以個人名義進來的物資跟團體不同,需要做額外的登記。最後是派送到醫院。
包珊珊回憶,疫情爆發時正好是春節,DHL的中國分部也已經休假。她認識DHL的中國區高管,對方幫忙協調了值班人員,加班加點幫忙報關。他們此前已經跟溫州衛健委取得聯系,緊急開了“綠燈”。爲了保證物資能夠到達定點醫院,DHL的高管曾親自前往溫州衛健委,在入庫登記之後、連夜將物資運到醫院。
“大多數的個人捐贈者都沒有渠道來協調這些關卡,單是需要准備這12份文件就夠頭疼了。”包珊珊表示。
溫州人的自救
公益小組于2月2日正式啓動。倪仲波和包珊珊將消息發在了朋友圈後,很快在海外的溫州群體中流傳開來。
團隊開始了連軸轉:十個人的小組,一半在國內、一半在歐洲。上午對接溫州的衛健委,下午對接歐洲的捐贈者和DHL。
包珊珊表示,這中間有很多細節的問題需要協調。例如,DHL在歐洲各國的提貨流程有不一樣的規定。在德國,超過1000歐元以上的出口都需要在德國國內申報,意大利就不需要。德國是郵件預約取貨,希臘則是電話預約。
包珊珊觀察到,溫商們在面對疫情時表現出了空前的團結。“其實在國外的溫商之間,或多或少都有些競爭,也很少合作。但這次情況一出來,各家物流轉運公司都聯合起來,你出幾輛車、我也出幾輛車。都在想我要怎麽可以出一份力,而不是看看就好了。”
在公益小組的另一位發起人黃信雅看來,溫州社會從來都有自救的傳統。這次疫情爆發,很多人最樸素的想法就是,我要怎麽多買幾個口罩、捐給我在老家的村民們。
“不少個人捐贈者也會有疑慮。”包珊珊解釋道,大多數的溫州人還是希望能捐給自己的家鄉。比如,溫州下屬的縣級市瑞安現在疫情很糟糕,瑞安人就希望能定點捐到瑞安的醫院。他們會擔心,東西會不會在過海關時被勸捐、或是直接被武漢征用了?如果到了溫州,可以落實到定點的醫院嗎?公益小組是臨時搭建的,可以信任你們嗎?
根據倪仲波提供的數據,截至2月7日,他們已經幫忙運送了573箱物資回到溫州,包括20萬個口罩、10萬件防護服、155個手套和680個額溫槍。
讓倪仲波印象很深的是一位來自荷蘭的老奶奶。她通過熟人找到公益小組,希望把手上的5000個口罩一半捐給杭州、一半捐給溫州。倪仲波很想幫忙,但無奈公益小組目前只打通了寄往溫州的渠道,沒法寄到杭州。
倪仲波希望能把公益小組的經驗推廣到更多的城市去。他們也在給美國、澳洲、非洲的華人群體提供咨詢。對于希望能通過類似方式往國內寄運物資的個人捐贈者,倪仲波建議,一定要把相關的報關文件提前准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