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永和妻子何偉文都是麻醉科醫生,白天他們在醫院救治病患,下班後,沈永就成了專業魔術師,妻子則在旁擔任表演助理。
宋慧純 報道
醫者仁心,麻醉師夫妻不僅在醫院內協助救治病患,還利用業余時間將魔術表演帶到鄰裏舞台上,希望在加強社區凝聚力及娛樂大衆的同時,激發鄰裏的互助精神,讓整個社區充滿由小小善舉帶來的溫暖。
白天,沈永(29歲)和妻子何偉文(26歲)都是麻醉科醫生,運用自身的專業知識,與醫療團隊一起救治病患。
累積8000小時表演經驗
但下班後,從12歲就開始學魔術的沈永,搖身一變成爲一名專業魔術師,至今他已累積達8000小時的魔術表演經驗。妻子一般會在旁擔任他的表演助理。
秉著對魔術的熱愛以及對社區的關懷,他上個月29日在錦茂鄰區涼亭舉辦了名爲“魔術之善”的表演。
這場活動獲得建屋發展局親切與活力社區基金(Friendly Faces, Lively Places Fund)的資助,沈永旨在透過魔術表演傳達行善及建立更優雅社會的信息,同時借魔術表演打破居民之間的隔膜,增加彼此的話題。
“我希望行善這個舉動能透過魔術表演變得更有意義,在以魔術傳遞信息時,也能啓發觀衆做出小小的善舉。”
建屋局去年宣布,接下來五年撥款50萬元設立上述基金,基金用途分爲三類:短期且小型的活動能申請的資助額頂限爲1000元;需六個月或更短時間執行的中期計劃資助額頂限爲5000元;超過六個月執行的長期項目申請額頂限爲1萬元。
根據建屋局提供的最新數據,親切與活力社區基金自去年5月推出至今,已吸引了45份來自社會各領域的個人或組織申請,當中包括年輕人、退休人士、非盈利組織等,已完成或尚未執行的項目有18個。
建屋局至今已發放約7萬元給申請者推出項目,惠及約5500名居民。爲了鼓勵更多居民踴躍參與,每個項目所獲得的資助都必須同時獲得社群至少30%的付出“配對”,這個“配對”可以是投入時間當義工、提供專業服務或捐贈物資等。
“魔術之善”表演
獲社群資助總值5500元
以“魔術之善”爲例,建屋局提供了5000元資助,來自社群的“配對”總值爲5500元。
在向建屋局申請親切與活力社區基金辦魔術表演之前,沈永也不時抽空爲一些組織義演募款,當中包括新加坡防癌協會,至今已籌辦了至少九場個人魔術表演項目。
“我相信應該使用自身的技能盡可能在能力範圍內幫助社群。再小的善舉也不會是徒勞無功的。”
“魔術之善”表演就吸引了近180名居民前來觀賞,不枉費他去年8月在資助申請獲得建屋局批准後,前後花了約100小時籌辦、彩排、寫腳本、租借道具等。
沈永夫妻倆甚至一起編寫了一本12頁的雜志,內容介紹不少好人好事,希望這些小故事激發鄰裏的互助精神。
“我覺得能做的東西很多,比如幫人按住電梯門,尤其是對方手中提了很多東西。一個小善舉很可能讓對方一整天心情愉悅。如果我們能啓發更多人,他們就能像衛星一樣在社區內傳播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