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新加坡,加大篩查力度
2003年12月24日,在非典疫情過去後,廣州又發現一例非典疑似病例,科學家將病毒樣本與2003年上半年的非典病例進行比對,發現與果子狸樣本完全吻合。
2004年1月3日,廣東全面清查市場上的果子狸共2000多只,從5日開始到12日結束。科研人員後又在貂,貓,狐狸等等動物身上也發現了非典病毒,他們還抽檢了廣東市場994個野生動物銷售人員,發現其中有105人身上有非典病毒抗體。
而在123個果子狸飼養員中,只有4人攜帶非典病毒抗體,說明果子狸不是非典病毒的唯一來源。
這個報道說明:
1. 是攜帶非典病毒者不一定都發病;
2. 是被非典病毒感染者一般都會有産生非典病毒抗體;
3. 是非典病毒接觸者的感染比例比較高,900多人中就有100多人受到感染。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出現的一個新情況是, 對新冠病毒的潛伏期提出疑問,一般認爲是半個月左右(14天),但是最新的報道顯示,出現了潛伏期長達24天的患者的特例。近日锺南山說,新冠肺炎病的潛伏期,有個別病人長達24天,這雖然是個案,但不一定是“終結者”。
2月14日,新加坡新增加新冠肺炎9例,總數達到67例,成爲中國以外患者人數最多的國家,(日本除遊輪感染者外,人數低于新加坡)。新加坡的患者中, 從幾個感染群調查後得出,這些患者,追根尋底,還是要追查源頭。
解鈴還需系鈴人, 因此筆者建議:
對疫情期間來新加坡的人士,再進行一次排查,重點是這些人身上有無新冠病毒抗體及新冠病毒。
新加坡是武漢外出人數最多的城市
武漢外出人數最多的城市是新加坡, 據統計,新型冠狀病毒蔓延期間,在疫源武漢市的國際航班中,航班座位數最多的城市是新加坡。2019年12月30日-2020年1月20日,武漢港澳台國際航班座位數統計,統計數字爲9934人。
疫情期間,武漢來新加坡人員統計
一位網友說,光我認識的留學生100個中就有80個是武漢的。當然,這9934人其中一部分人是旅遊的,他們基本上都返回了武漢等地,還有不少人現在仍然在新加坡。所以追查源頭,十分重要。
筆者建議篩查源頭有三個原因:
1. 是查出有病毒抗體者,有利于治療;
2. 是查出“長期潛伏”者,有利于防控 ;
3. 是找出其中的規律,有利于疫苗研究。
首先有利于治療
非典與新冠肺炎有許多共同之處, 既然非典病毒的感染者會産生病毒抗體,那麽,新冠病毒的感染者也很可能會産生病毒抗體。在疫情期間返新的人士,目前的發病率很低,是否他們當中也存在也和非典感染者一樣,雖然感染了,但是沒有發病,只是被自身的免疫力“抗”過去了,自己可能沒有感覺。
有一段時間,肺結核是流行病,很多人以後檢查發現,都曾經受到過肺結核病菌的侵害,但是並沒有犯病,只是後來在體檢中發現肺部有鈣化點。
從最近的一些報道中也能看出,不少人身上都存在病毒,但就是不犯病。還有一些感染病毒的“病人”,並沒有“發燒”“咳嗽”等症狀。同樣的條件同樣的人,爲什麽有的人犯病有的人不犯病?合理的解釋應該是有些人對新冠病毒有“免疫力”。其實,很可能這些人身上已經産生了抗體了,只不過自己不知道罷了。
有報道說:本次新冠病毒肺炎康複者血漿中已經檢測出高效價病毒中和抗體,能有效殺死新冠病毒,能用康複者特異血漿臨床治療危重病人治療的話。
如果在排查中發現,這些人中的血漿,也有本次新冠病毒肺炎康複者的血漿一樣,含有高效價病毒中和抗體, 可以用于治療新冠肺炎,就爲防控疾病做出貢獻。這樣就壞事就變成了好事,他們也會從“病人”變爲“功臣”。
有利于防控
如果能夠查出“長期潛伏”者,是有利于防控的。新冠病毒的潛伏期長達半個月(14天),但是現在出現了潛伏期長達24天的患者。有沒有潛伏期24天以上的人仍然不爆發?筆者認爲,這種情況應該是存在的。
根據疫情潛伏期的變化,中國有些地方已經采取了延長隔離期等措施,如果新加坡因此決定延長隔離時間,難度太大。樹有根水有源,不管是直接感染還是間接感染者,新加坡患者的源頭應該追查。
這些人中,極可能還存在被病毒感染後沒有症狀的人,病毒可能沒有留下痕迹,也有可能留下痕迹,對這些人的病毒排查,可能是大海撈針,但是他們目標明確,人數有限,相比延長隔離時間來說,在新加坡是有能力做到的。
防患于未然
查明這些“隱患”,就可以防患于未然,更好地進行防控,如進行治療,再延長他們的隔離時間,加強對他們的預防措施等。
近期,新加坡出現了多例間接感染者,沒有查明感染源。如計程車司機,保安,賭場的工作人員等,這些人自己身上有病毒,但是不發病,可以到處跑,就會傳染給他人。特定時間的特定人群,是否存在這種情況,有必要再排查一次。
利于疫苗研究
通過排查,分析這些人爲什麽被感染後沒有“犯病”,他們和其他人有什麽不同點,抗體中有什麽“特點”等數據,就可以找出其中的規律,對疫苗研制有重要的參考作用。
自疫情爆發以來, 從日本德國等國家撤離武漢的人員檢查中,發現感染者的數字基本上達到1-2%的比例,理論上說,與病毒有接觸的人數應該要大大高于這個比例。
從防控“非典”的經驗上來說,疫情期間來新加坡的人員中,除了已經發病和治療好的外,也會有人含有新型冠狀病毒抗體,這種的可能性很大的,即使是“大海撈針”,也是值得去做的。退一萬步來說,即使一例也查不出來,也沒有壞處,不能因爲體檢沒有病就否定了體檢的作用。
對這些人的排查工作,從中國防控非典的經驗來看,一般都在疫情的爆發後期才做,因爲在疫情爆發期,防控的任務太重,沒有時間和精力來做。
新加坡如果有條件可以提前做,先行一步積極應對,這不但對當前防控疾病可以起到推動作用, 對今後防控疾病的工作也有指導作用。
作者:田柏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