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一座城市,從吃開始!
沒錯,如果你想要了解新加坡,不僅要從它的美食來了解,更要從新加坡人的用餐習慣文化深入下去。
INS @gordon61在新加坡有些用餐習慣會讓人哭笑不得,但有些習慣會讓你記憶深刻,更了解新加坡人,更了解新加坡!
食閣文化
1
當你問新加坡的朋友今天在哪裏吃的,10個朋友可能有8個都回答 Food Court 呀!你驚訝于雖然新加坡小,但是這個“Food Court“也太有名了吧,大家竟然都去那邊吃,以爲“Food Court”是一個餐廳的名字。
INS @foodrepublicsg但是當你在新加坡生活過你才明白,“Food Court”遍布新加坡的各個購物中心和居民區,極爲普遍和重要,它的前身就是鄰裏住宅區的小販中心,華人統稱它爲食閣。Food Court以食物的多樣性、價格便宜著稱,是新加坡本地人最愛去的地方之一。
INS @khoingn每一個食閣都有固定的幾樣餐品,如釀豆腐,魚片湯,廣式燒臘,蝦面,福建炒面,椰漿飯,雞飯還有糖水鋪等組成。從早到晚,來食閣用餐的人是絡繹不絕。
INS @patibyr老巴刹 Telok Ayer Market
值得注意的是在居民區的食閣每個月或者每周都有固定的一天是清洗日,不開門的;而購物中心的食閣,是全年無休的,可見食閣文化對新加坡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點餐文化
2
剛到新加坡點餐時,你會聽不懂對方在說什麽,比如“吃嗎?”或者“吃還是包?”其實是在問你:在這邊吃還是打包帶走。如果被問到“要水嗎?”或者“冰還是燒 ?”其實是在問你 :要不要買飲料,要冰的還是熱的。
Soogif @社會有型,哥有樣.つ呐尼?還能再懶一點嗎? 其實並不是懶的問題,而是效率的問題,節省下來的時間可以問多幾位顧客 ,從而提高工作的效率。除了語言精簡,還有一點是你可能根本看不懂它的菜單 !最好的例子就是咖啡店的菜單,第一次接到菜單的我,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喝的是哪種 !
INS @culturally.co其實僅僅一個咖啡單,就融合了幾種語言 !Kopi其實是Coffee的Singlish音,而Teh就是Tea的Singlish音 。
Kopi / Teh:這是指加煉乳的咖啡 / 茶 Kopi O / Teh O:O是閩南語中“黑”的意思,這裏代表加糖不加奶的黑咖啡 / 茶 Kopi Kosong / Teh Kosong:Kosong是馬來語中“空虛”或“沒有”的意思,這裏的意思就是糖、奶都不加的黑咖啡 / 茶 Kopi C / Teh C:C是表示加淡奶和糖的咖啡 / 茶 Kopi C Kosong / Teh C Kosong:同理可得,代表的是加淡奶但不加糖的咖啡 / 茶
INS @iceberg_philosophy是不是 很暈了呢?其實還有更多 ,類似: Kopi Gao:Gao是閩南語裏面“厚”的意思,代表濃一點的咖啡 Kopi Po:
Po是閩南語裏面“薄”的意思,代表淡一點的咖啡 Kopi Peng:Peng是閩南語中“冰“的意思,代表要加冰的咖啡 Kopi Siew Dai:Siew Dai是閩南語中的“少甜”,代表咖啡少糖 Kopi Gah Dai:Gah Dai是閩南語的“加甜”,代表咖啡多糖其實新加坡的語言中,除了會參雜馬來語,粵語,英語之外,最多的還是參雜的閩南語,很多菜的名字也是從閩南語延伸而來。
INS @ceekay_lim比如 Bah Kut Teh,Teh大家都知道是茶的意思,Bah是肉的意思,而連起來就是肉骨茶的意思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飲料文化
3
除了咖啡和茶的名字以外,新加坡的安哥(Uncle – 特指老伯)們很喜歡在每天下午在食閣點上一杯飲料,看著報紙或者聊著天,一下午就這樣過去了。
INS @tatjari
INS @dantewie除了那些難懂的名字外,有一種飲料,名爲釣魚,是用茶包泡的茶。對這個有趣的名字有兩種解釋,一是以前有一種印有漁翁釣魚圖案的中國茶包,二是茶包被上下提動時,就像釣魚的動作一樣。這兩種解釋你比較喜歡哪一種呢?
INS @faceliftdesign新加坡的飲料文化還有一個,就是打包的咖啡或者茶是用塑料袋!雖然塑料袋和塑料吸管用起來方便,但是對環境的汙染可是很嚴重的,希望在不久的未來,新加坡能夠做到“無塑”生活!
INS @fat.heilan.coo
排隊文化
4
新加坡的排隊文化真的是深入人心,大到買房,小到吃飯,新加坡人都有這個准則,就是 Long queue must queue —— 有隊必排 ! 來看看,他們是多麽喜歡排隊 !
INS @keropokman
INS@stephaniespr
INS@wheremytummycomesfrom沒錯,眼前這一些人都是在排吃的!除了長長的隊伍,排隊時有一個更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占座位!在新加坡,餐巾紙占座這種文化真的是讓人哭笑不得。
除了餐巾紙占座,還有用雨傘、報紙、飲料、工作牌、名片等來占座,更有甚者直接丟下錢包占座。雖然新加坡十分安全,但你們的心也太大了吧!其實這種文化正好也證明了,新加坡是一個很守規矩的地方, 大家都會遵守這種不成文的規定。
餐具文化
5
爲了給特殊人群工作者減少工作量,政府鼓勵大家主動返還餐盤到餐盤收集區。現在在食閣吃飯,越來越多的人會自覺返還餐盤,或者有收餐盤的工作人員主動來收,大家也會笑著說謝謝。
INS @todayonline
其實這個社會大家都做一點小小的改變,世界會變的更加美麗,不是嗎?
INS @foodrepublicsg新加坡對于餐具的用法並沒有規定,但大家卻能做到高度的統一!比如,用盤子盛飯時,會使用湯匙和叉,通常左手湯匙,右手叉;用碗盛飯吃時,會使用筷子。又比如,能使用循環利用的餐具時不會選擇一次性餐具。
宗教文化
6
宗教文化在新加坡一直以來都是秉承著各宗教和諧共處的原則。新加坡政府在這方面做足了功課。馬來人不吃豬肉,因爲他們是穆斯林;印度人用右手吃飯,左手擦屁股,這些老生常談的東西,我們就一筆掠過。
INS @thinkofping新加坡有很多華人是不吃牛肉,原因竟然是“拜觀音”。傳說觀世音的父親轉世投胎成了一頭牛,所以大多拜觀音的人是不吃牛肉。如果你要邀請本地華人一起吃火鍋,一定要問一下大家有沒有不吃牛肉的哦!
INS @daisyplantkitchen新加坡也是崇尚素食主義的城市,這也得益于新加坡人對素食的追求,這個跟宗教沒有太大關系,但是如果你要請你的新加坡朋友吃飯,別忘了問一下他們的需求哦! 南洋的飲食文化是曆經歲月累積下來的,對于傳統文化的延續和保持,都需要我們每個人盡力配合,入鄉既要隨俗。有些習慣可以不用跟隨,但是有些習慣是我們對他人和對其他宗教的尊重。 疫情當下,許多人推遲了來小坡的旅行,在坡的中國小夥伴們也盡量不出家門。但是相信在全球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很快可以共克時艱!待到那時我們再相約這座花園城市同享美食吧!
撰稿人:吉妮
一個不會寫文章的潛水教練不是個好美人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