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人身患絕症,
他是否該向命運低頭?
還是用科技來改變命運?
如今,
類腦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
正在幫人類接近他們想要的答案。
兩年前,
英國一位六旬科學家Peter Scott Morgan
正式向命運宣戰。
期間,他接受了一系列手術,
成爲全球第一個電子人,
並于幾天前成功出院。
Peter不僅重煥新生,
還有望延長幾十年壽命,
那麽,
這一切是如何做到的?
逼真的頭部替身,眼動追蹤技術,
喉切除術,移動的輪椅,
聽起來有些玄妙,甚至不可思議,
但這一切
都是科學家和醫生們
爲了治療Peter的運動神經元疾病,
使用的科技和醫學手段。
運動神經元疾病是什麽?
很多人或許感到陌生。
“漸凍症”就是典型的這一病症。
它將影響患者的運動功能,
導致肌無力或肌萎縮,
最終死于吞咽困難和呼吸衰竭。
結局注定是悲慘的,
不過,很多有志于此的科學家,
正在用類腦智能等前沿科技,
試圖改善這一結局。
在Peter複雜的手術中,
一個逼真的頭部替身,
使用了類腦智能技術,
將他的身體動作轉化爲語言,
幫他發出各種指令。
眼動追蹤技術,
幫助他用眼睛控制多台電腦。
喉切除術,
可以避免唾液進入肺部,
他失去了聲音,但保住了生命。
Peter笑稱,自己已從
“Peter1.0”成功升級爲“Peter2.0”。
升級,
是人類進入AI社會的嚴肅命題,
把人腦接上電腦,
讓人類鏈接人工智能,
變成人爲控制有機體,
就像Peter,
他沒有死,但正在變形。
這是類腦智能所做的貢獻。
作爲人工智能的另一條發展路徑,
類腦智能
也是實現通用人工智能的最可能路徑,
目前是各國的關注焦點。
類腦智能
是受大腦神經運行機制
和認知行爲機制啓發,
以計算建模爲手段,
通過軟硬件協同實現的機器智能。
具備信息處理機制上類腦、
認知行爲表現上類人、
智能水平上達到或超越人的特點。
類腦智能發展有三個層面的目標,
分別是結構層次模仿腦、
器件層次逼近腦、
功能層次超越腦。
基于其重要性,各國都在積極布局
搶占科技制高點。
例如美國“BRAIN計劃”,
歐盟“人腦計劃”,
日本“腦科學戰略研究項目”,
韓國“腦科學研究戰略”
……
各國都在腦神經信息學、腦工程學、
人工神經網絡、大腦仿真計算機等領域
開展創新研發。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
越來越多的
“受年齡、健康問題、殘疾
或其他身體或精神缺陷限制”
的人士
將享受到類腦智能
爲人類健康帶來的創新性改善。
正如Peter所說,
“患病沒有讓我屈服,
感謝科技,
我將能一如既往地傳達
自身的情感、表達個性。
我不會是唯一一個‘合成人’。
隨著時間的推移,
和我一樣的人會越來越多。”
文/ 明星
新聞來源/英國《鏡報》
制作/ 付新
新經濟 · 新科技 · 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