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包公的名字,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這不得不歸功于文學作品以及戲劇和影視劇的影響,讓包公走進了千家萬戶,尤其是90年代的電視劇《包青天》的熱播,很多人對包公的印象幾乎就定格在了影視演員金超群黑臉白月牙的形象上,事實上,這和真實的包公形象有很大差別。
曆史上真實的包公又是怎樣的形象?安徽合肥的包公園似乎能帶我們走進一個真實的包公。爲什麽是安徽合肥而不是河南開封?包公一生大部分的時光的確是在開封度過的,但合肥是他出生的地方,並且也是他百年之後長眠的地方,所以和古都開封相比,合肥之于包公應該是最親近的地方,了解包公也要從包公出生的地方開始。
北宋真宗鹹平二年(999年),包公出生于肥東縣解集鄉的小包村,名包拯,字希仁,天聖五年(1027年),26歲的包公進士及第,累遷監察禦史,曆任三司戶部判官,京東、陝西、河北路轉運使,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後改知谏院,多次論劾權貴。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移知瀛、揚諸州,再召入朝,曆權知開封府、權禦史中丞、三司使等職,嘉佑六年(1061年),包公任樞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故有包待制、包龍圖之稱。北宋嘉佑七年(1062年),包公逝世,享年六十四歲,死後葬于合肥公城鄉公城裏,即現在的合肥大興集鎮。
1973年,因爲要在大興集興建石灰窯,包公家族墓被迫遷移,因爲距離包公逝世時間太久,包公墓的具體位置已不可知,後來發掘組在偏離包公家族墓群的偏僻地方找到了真正的包公墓,當時的包公墓非常簡陋,令所有的人感到意外。文革結束後,當地政府把重修包公墓提上了日程,1985年在包河開始重建包公墓,三年後竣工,重修後的包公墓完全按照宋代的《營造法式》而建造,墓葬規格也是嚴格參照北宋時期官員墓葬規格。
現在的包公墓和包公祠、清風閣以及清風閣共同構成了包公園景區,也是合肥最知名的一處人文曆史景區。包公墓景區門票35元每人,裏面包含清風閣景區,如果買包公園聯票的話,每人50元,包括包公墓、清風閣、包公祠和浮莊四個景點。
包公墓園由西向東主要由照壁、子母雙石阙、神道碑、神門、石刻群、享堂、包公主墓、側神門、附墓區、地下墓室和包公家族墓群發掘資料展覽館幾部分組成。包公墓雖然是現代重修的,但整個墓園的主體建築和附屬建築堂、亭、室、阙等都是以北宋時期二品官葬制設計的,這裏的一磚一瓦都是參考宋代的建築質地和規格要求,力求最大限度保持宋代的建築風格。
在包公墓園的附墓區有包公夫人董氏、包公長子包繶及其夫人崔氏、包公次子包绶及其夫人文氏、包公長孫包永年以及包公近裔的合葬墓。附墓區還有著名書法家趙樸初書寫的包拯家訓“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殁之後,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
包公的地下墓區包括墓道和墓室兩部分,墓道兩側的石壁上刻有《二十四孝圖》和《接引圖》,墓室中有盛放包公遺骨的金絲楠木棺,金絲楠木棺前有包公的墓志銘以及夫人董氏的墓志銘,是研究包公生平曆史的重要資料。
九百多年前的包公一生廉潔公正、立朝剛毅,正因爲他不附權貴,鐵面無私,敢于替老百姓伸冤抱不平,所以得到老百姓的愛戴,被尊稱爲包青天。影視劇中的包青天形象也許有演繹和戲說的成分,但是走進合肥包公園,走進包公墓,走進真實的包公,你或許更能深刻的感觸到包青天這一美譽的確是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