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無遠弗屆。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以互聯網新技術爲代表的智慧農業風潮湧動。當前,正值農耕大好時節,既要防疫不落半步,又要春耕不誤農時,就必須發揮好互聯網優勢,使這股硬核力量線上線下齊發力,以科技助力春耕備耕,確保糧食豐收,飯碗端牢。
以“網”之力,開啓“線上春耕”新模式。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持續升級和“互聯網+”運用的廣泛應用,“線上春耕”的新模式也在日益興起。特別是疫情當前,手機成了“新農具”,不少農民用手機上的APP就可以進行“網上指導”、“視頻種地”、“無接觸種地”,宅在家中也能安全、安心完成春耕。互聯網的優勢在防疫的關鍵時期不僅減少了農民“紮堆幹活”的風險,還有效提高了種植效率,確實令人眼前一亮,感覺不一般。
以“網”搭橋,打通物流“微循環”。防疫的特殊時期,因爲防控物流、人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而運用互聯網優勢則可以很好地打通物流“微循環”,加速農産品的流通,減輕運不出去的壓力。這其中,衆多的電商平台的介入就恰好爲特殊時期的供需兩端搭起了一座“你想賣,我想買”的網絡橋梁。就在近日,京東、阿裏等知名電商集體發力,紛紛在各自的平台上開通生鮮“綠色通道”,爲滯銷的農産品打通銷路。以“網”搭橋,新鮮綠色的農産品不愁賣了,農民和市場兩頭的供需也美美解決了,還帶動了農戶增收和經濟繁榮,可謂一舉多得。
以“網”服務,解決農戶春耕中的“煩心事兒”。春季農業生産離不開科學的指導。遠程專家解疑釋惑,在線“面對面”教春耕農活新技術,廣大農民足不出戶就可以在“不見面、不接觸”中,及時得到耕種的最新技術和問題的解答,解決了農戶春耕中的“煩心事兒”。不僅如此,我國正在建設的線上線下互動互補的農業信息服務網絡體系也越來越完善,雲服務帶來的農業科技推廣和社會服務的新模式,讓互聯網成爲了解決服務農民“最後一公裏”的尖兵、銳器,爲“三農”發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提供了持續有效的信息服務支撐。
越是吃勁的時刻,防疫之下農業發展越要利用好互聯網優勢,借助好數字技術,讓“不可能”變成“可能”,讓“不能辦”變成“辦得好”,如此一來,“互聯網+”助力春耕生産就能兩不誤、兩勝利!
王麗君/文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