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總理認爲,新加坡作爲小國,如果能與其他小國,乃至大國推進共同事業,既能保障小國自身的利益,也能在國際舞台上扮演一定角色,這是小國不向命運妥協的生存之道。
葉偉強 慕尼黑報道
新加坡需要認清作爲小國的現實,但還是能對世界有所作爲,並捍衛好小國的自身利益和核心立場。
李顯龍總理說,認清現實與捍衛自身利益,二者並無矛盾,而是相輔相成,是小國不向命運妥協的生存之道。
李總理認爲,新加坡作爲小國,如果能與其他小國,乃至大國推進共同事業,既能保障小國自身的利益,也能在國際舞台上扮演一定角色。
李總理上周五在德國漢堡出席二十國集團(G20)峰會的工作午餐會時說,幅員較小的國家尤其需要團結一致,確保他國聽到小國的集體聲音,以取得共同利益。他星期一晚上結束德國之行接受隨行新加坡記者訪問時,進一步闡明小國可扮演的角色,以及小國出席G20等多國峰會的重要性。
總理說:“基本上,我們不存在任何幻想,這是個危機四伏的世界,有大國也有小國。新加坡是小國,我們須接受這個現實。與此同時,我們必須保障我們的利益,並竭力爲世界做出貢獻。這兩者聽起來有矛盾,但我認爲它們是相輔相成的。我們必須清楚知道現實,但這並不代表要向命運低頭。”
新加坡本次是以聯合國環球治理組織(Global Governance Group,簡稱3G)代表的身份受邀出席G20峰會,3G是個由30個中小國家組成的非正式組織。
李總理說,不論是與3G的小國,還是與G20的大國合作,新加坡如果能有所作爲,就能保護和推進自身的利益。
與此同時,在發生關系到新加坡利益的重要課題時,新加坡有責任表態,處理應對。“尤其是涉及我國安保、安全或基本利益,如新加坡所持的遵守國際法或支持和平解決糾紛的立場時,就不能不表態,以爲低調就沒人會察覺,而這也是新加坡應該有的外交政策。”
李總理前年11月在拉惹勒南講座闡明我國外交政策時也曾說,新加坡不願接受“小國無外交”的命運,希望透過平衡現實和理想的外交政策,奠定我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地位,在強國制定議程的大環境裏捍衛和推進國家的利益。
小國在大國面前應有怎樣的外交姿態,日前也在本地引起熱議。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馬凱碩認爲我國應牢記“小國應有小國的作爲”,並強調立場一致性和遵守原則固然重要,但是我國外交不應只以這些見長。巡回大使比拉哈裏反駁時提到,馬凱碩說這是現實主義的考量,“但現實主義並不意味低聲下氣,希望獲得大國的認可和關照”。
詢及小國應扮演什麽角色的立場,李總理認爲,他主政13年以來的外交政策,所采取的特定決策和依循的方向等,整體而言是朝正確方向。
“如果局勢有變,我們就做出調整。例如,美國有新政府,就得思考這對全球意味著什麽。隨著中國擴大影響力,我們也得思考如何與中國繼續發展關系。這些都是必須做出的改變,因爲世界並不是靜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