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庭璟 劉欣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記者 趙庭璟 劉欣】用“人權”幌子指責並幹擾中國在新疆開展的反恐、去極端化措施,是近年西方涉疆輿論操作的“標配”,是否只有中國遭受這樣的無端汙蔑?其他國家對此怎麽看?3月2日下午,由中國駐日內瓦代表團、喀麥隆駐日內瓦代表團和中國人權研究會主辦,西南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承辦的“反恐、去極端化與人權保障”國際研討會在日內瓦萬國宮舉辦,來自中國、喀麥隆、斯裏蘭卡、塞爾維亞等亞、非、歐地區的10余位學者圍繞反恐議題闡述各自看法。
這是該研討會于去年9月在烏魯木齊舉辦後,首次“移師海外”。現場多國針對西方對反恐議題的“雙重標准”的批評讓《環球時報》記者印象深刻,塞爾維亞當代曆史研究所所長普雷德拉格·馬爾科維奇直言不諱:“到底誰對全球穩定有更大貢獻,是美國的轟炸還是中國的建設?”
五分鍾新疆反恐視頻令外國學者對暴恐行爲激憤
“國際社會合作共同打擊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這是中國常駐日內瓦代表團蔣端公使和喀麥隆常駐日內瓦代表團臨時代辦阿德伍在致辭時共同提到的觀點,而
中國人權研究會副秘書長唐獻文則引用宋代學者張載的名言“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來論證中國人權思想的深刻性源于中華文化深厚的傳統底蘊。
在致辭後,研討會並未立即進入發言環節,一段將紀錄片《中國新疆,反恐前沿》濃縮剪輯的5分鍾短視頻立刻吸引了參會人士的注意力。《環球時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大多數在場嘉賓都專注地觀看,即使個別西方學者偶爾以肢體語言表現出“漫不經心”,但其眼睛卻幾乎沒有離開大屏幕。“這不是我第一次看到這樣的視頻。”斯裏蘭卡總統外交關系輔秘、國家安全研究所所長加納什·科倫伯格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顯得很激憤,他表示自己曾到新疆參訪過,因此知道以前發生過什麽,“無辜百姓在市場上被殺害,在火車站被殺害,甚至包括很小的孩子。這意味著這些恐怖分子根本不關心生命權,中國有權采取必要的步驟來保護人民的安全!現在我去新疆,我覺得我可以到任何地方,而不擔心遭遇恐怖襲擊,這意味著人民的生命權已得到保障。”
血淋淋的事實固然重要,嚴謹的法律支撐則更能讓聽衆從深層次理解中國的反恐、去極端化努力。作爲兩位知名法學專家,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李昌林和西南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副院長朱穎分別通過專業的法理考證,解答了“中國新疆反恐、去極端化有哪些經驗?”以及“法理基礎是什麽?”的問題。李昌林明確表示,中國開展反恐、去極端化工作都是嚴格法律依據的:“思想不是行動,但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思想的表達是行動,因此不應有促進或煽動恐怖主義或極端主義的所謂‘言論自由’。”李昌林表示,中國秉持依法治理、平等對待,區別對待、寬嚴相濟,標本兼治、政府擔當的原則,開展反恐、去極端化,依法開展反恐、去極端化。“反恐、去極端化應當對事不對人。既不能特別針對某一民族、某一地域的人,也不能因行爲人屬于某一民族、某一地域而不予打擊。任何理由的恐怖主義、極端主義都是不可原諒的。”“不少恐怖主義、極端主義行爲表現爲言論。但言論已見之于外,已經構成行爲。它超出了宗教教義和言論自由的範疇。不存在煽動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的言論自由。打著宗教幌子,煽動分裂國家、破壞民族團結的所謂宗教也根本不是宗教。”
“恐怖主義本質上是以極端暴力爲少數人謀取政治利益,但在形式上則是借助利用政治、經濟、社會、宗教、民族等曆史和現實矛盾、問題和沖突,煽動制造仇恨,以此蠱惑吸引支持者和追隨者,催生衆多‘獨狼式’和大規模的恐怖襲擊。”中國人權研究會理事、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李偉的發言點名了恐怖主義的本質,且直指其根源:“國際恐怖主義之所以仍很猖獗,核心問題主要是極端主義的廣泛傳播。打著宗教旗號,或打著民族主義旗號,或直接宣揚‘白人至上’的種族主義,是很多恐怖主義組織生存蔓延的根本。”
“誰對全球穩定有更大貢獻?美國的轟炸還是中國的建設?”
《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雙重標准”是本次研討會被各國嘉賓提到最多的概念,這反映出在反恐和去極端化議題上,除中國外還有相當多的國家遭受西方不公正的指責。加納什·科倫伯格表示,斯裏蘭卡的反恐行動也遭到西方的輿論攻擊。他認爲,每個國家都應該找到符合自己國情的方式來應對恐怖主義威脅,“在新疆的反恐行動應取決于中國,沒有人能告訴中國該怎麽做。正如沒有人能告訴斯裏蘭卡該怎麽做一樣。”
“人權的概念被濫用了。”塞爾維亞當代曆史研究所所長、社會黨副主席普雷德拉格·馬爾科維奇在發言時提到,二戰後至今,利比亞、阿富汗、敘利亞成千上萬平民被殺害,中國外交官和記者在南聯盟被殺害,“是不是只有美國和它的盟友才配有人權?我們需要統一的標准,而不是雙重標准。中國已經修建了很多橋梁和大樓,比曆史上任何國家都迅速,到底誰對全球的穩定有更大貢獻,是美國的轟炸還是中國的建設?”
各國對“雙重標准”的譴責方式雖不同,但其遭受的不公正卻是一樣的。中國人權研究會理事、新疆大學法學院副院長艾爾肯·沙木沙克在發言時點出了一種最典型的“雙重標准”模式:“將對西方國家構成威脅的恐怖組織或恐怖分子視爲反恐對象,對那些既沒有對西方構成威脅又能對西方的‘戰略對手’造成麻煩的恐怖組織或恐怖分子視而不見,甚至縱容支持恐怖暴行庇護恐怖分子,爲他們進行辯護並提供各種支持。”
“雙重標准”並不只高懸在政府聲明層面,西方輿論場對其運用更爲狡猾,中國人權研究會理事、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鄭亮在其題爲《恐怖主義報道的媒介責任:西方媒體中的新疆形象》的發言中統計了四家西方媒體《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衛報》和《每日電訊報》從2000年到2015年間涉疆暴恐新聞,他敏銳指出西方輿論涉疆報道的慣用套路:“通過研究西方在涉疆恐怖案事件報道中的引用來源就會發現,對于案件情況部分,其報道多引用中國政府的聲音,但是,對于事件的評價和定性,卻大多引用中國政府反對者的聲音。”鄭亮認爲,西方媒體對新疆選擇性、不負責任的報道實際上正在縱容恐怖分子,從而有損于保護人權。
問答環節激烈交鋒 中國學者連珠發問
各國學者發言完畢之後,研討會進入問答環節,一位自稱來自某國際人權機構的聽衆又抛出去年底所謂“12位‘聯合國專家’致信中國政府,表達對拘押維吾爾人擔憂”的問題,在中國人權研究會常務理事、西南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執行院長張永和、鄭亮和李昌林均指出其觀點荒謬之處後,這位提問者仍然繼續糾纏,並表示“這是‘專家’的意見,所以可信。”
對此,反恐專家李偉主動要求回答問題,並提出一連串問題:“我不知道這些專家是不是研究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專家,也不知道他們有沒有來過中國,到過新疆?有沒有聽過新疆老百姓怎麽說?西方一些人是不是還要看到新疆的老百姓繼續生活在恐懼之中?是不是認爲只有這樣才是‘保障人權’”?面對連珠發問,該提問者並沒有再作出回應。
另一位提問者則質疑中國政府在新疆的反恐和去極端化行動“是否在利用反恐作爲壓制不同意見的煙幕彈?”對此李偉回應稱,中國曆來反對打反恐旗號來謀取自己利益的“工具主義”做法,“剛才看到的五分鍾視頻裏,民衆倒在恐怖分子血淋淋的屠刀之下,不是煙幕的問題,逛早市被汽車沖撞,也不是煙幕彈的問題,這都是鐵的事實,我們確確實實在反恐。我不能理解的是,把這種極端的暴力形容爲不同意見,推而廣之,國際社會反恐都是要壓制不同意見嗎?這從邏輯上就站不住腳。”
責編:任鑫恚
版權作品,未經環球網 huanqiu.com 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