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副國務卿安德裏亞·湯普森
5月15日,美國負責軍備控制和國際安全事務的副國務卿安德裏亞·湯普森(Andrea Thompson)在美國參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聽證會上表示:”中國目前受益于兩個主要的核大國(俄羅斯和美國)在戰略進攻性武器領域的行動受到限制,而它可以在自己的條件下競爭。 這種現狀是不可接受的。”、”中國缺乏與美國就核武器和減少風險政策進行有意義的對話的意願。”、”這種行爲增加了失算和不穩定的風險。”
此言一出,天下嘩然,還有比這更不要臉的嗎?
外交部發言人陸慷
5月16日,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對此表示:這不是美方高層人士第一次提出所謂美國應當與中國談核軍控。我注意到,國際軍控界不少人對此都有個疑問,美方是想把中國的核力量談到美國的水平,還是想把自己的核力量削減到中國的水平?擁有最大核武庫的國家應該切實履行核裁軍特殊、優先責任,繼續執行並延長雙邊軍控條約,以可核查、不可逆方式進一步大幅削減核武器。這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美國不應以其他國家爲借口,逃避自身責任。
投向廣島的”小男孩”原子彈
作爲世界上核武器發展最早,核武庫最龐大,並且是唯二兩次在實戰中使用核武器的國家,在核問題上屢屢訛詐威脅其他國家的美國,不去削弱自己的核力量,總是盯著中國,拿中國說事,這種無恥言論,就跟美國在經濟、貿易、政治、文化等其它方面的指鹿爲馬,惡意攻擊一樣,已經早就讓人屢見不鮮,嗤之以鼻了。
很多時候,大家都知道美國不要臉,但是爲什麽不要臉,有多不要臉,這些問題,也正是我們想要爲大家粗略普及的。讓我們看看美國的核武器從發展到現狀,各種事故和核政策都是什麽樣吧。
“曼哈頓計劃”重要參與人名單(網絡圖)
一、美國核武器的發展
根據聯合國的統計,自1942年6月,美國陸軍部開始實施利用核裂變反應來研制原子彈的計劃,亦稱曼哈頓計劃(Manhattan Project),美國1945年7月16日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以來,美國一共進行了1054次核試驗,美國進行核試驗次數最多、方式最齊的國家。
投向長崎的“胖子”原子彈
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廣島投擲原子彈,8月9日,在長崎投擲原子彈。這是迄今爲止,人類唯二的兩次將原子彈用于實戰。
1952年11月1日,美國進行第一顆氫彈試驗。
1959年,美國裝備第一枚“宇宙神”洲際彈道導彈。
世界上第一艘彈道導彈核動力潛艇“喬治·華盛頓”號
同年,美國服役了世界上第一艘彈道導彈核動力潛艇“喬治·華盛頓”號。
並在以後的歲月裏,發展出了喬治·華盛頓級,伊桑·艾倫級,拉斐特級和俄亥俄級,共四代戰略導彈核潛艇,目前正在研發第五代哥倫比亞級。搭載“北極星”A1/2/3,“海神”,“三叉戟”I/II等潛射彈道導彈,這些導彈全部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負責開發和制造。其中,“北極星”A-1/2(UGM-27A/B/C Polaris)使用W47核彈頭,A-3使用W58核彈頭。“海神”(C3,UGM-73 Poseidon)使用W68分體式核彈頭、“三叉戟”-1(C4,UGM-96 Trident I)使用W76分體式核彈頭,“三叉戟”-2(D5,UGM-133 Trident II)使用W88分體式核彈頭。目前服役的主要是第四代俄亥俄級戰略導彈核潛艇,攜帶三叉戟2-D5導彈和W88核彈頭。
三叉戟II型導彈
俄亥俄級共建造18艘,前8艘攜帶三叉戟I C4導彈,其中4艘改爲巡航導彈核潛艇,每艘艇改裝22個發射口,每個發射口可發射7枚潛射版“戰斧”巡航導彈,共可攜帶154枚,請注意,雖然潛射版的“戰斧”巡航導彈彈頭爲常規450公斤的常規彈頭,但是也可以搭載當量可調(5千噸-15萬噸)的W80核彈頭,這些導彈更具備隱蔽性和打擊靈活性。(另外兩個發射口上方增加了兩個蛙人潛艇隱蔽艙,最多可以搭載66名“海豹”特戰隊員。)後4艘改裝爲三叉戟II D5導彈。後面10艘全部是三叉戟II D5導彈,14艘艇共可攜帶14X24X8=2688枚核彈頭。
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
另外,最新的攻擊型核潛艇弗吉尼亞級,也很可能搭載潛射巡航導彈核彈頭。
同時,美國還發展了一系列陸基戰略導彈,主要有宇宙神系列,大力神系列,民兵系列等,目前主要服役的是民兵III系列。即使如此,美國還退役了“和平保衛者”(MX)洲際彈道導彈和“侏儒”小型公路機動洲際導彈。
B61-12小型戰術核彈
在空中,美國目前裝備有B61核航彈,ALCM空射巡航導彈,ACM先進巡航導彈等戰術核武器,此外還退役了最先進的AGM-129(ACM)隱形巡航導彈。
整個冷戰期間,美國研制了包括但不限于W47,W62,W76,W78,W80,W84,W87,W88等一系列核彈頭。此外,還研發生産了大量的核地雷,核炮彈等。
民兵I型洲際導彈
在冷戰高峰期的1989年,美國戰略核彈頭運載工具約2260 件,核彈頭1.4 萬個,戰役戰術核彈頭 1.5 萬個,總當量50億噸,爲全人類之最。
而我國從1964年10月16日到1996年7月29日,總共只進行45次核試驗。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只依靠有限的彈道導彈和核彈頭來保證最低威懾能力,直到近年來,才有了一定增長。
民兵III洲際導彈
二、美國核武器的現狀
據2018年《原子能科學家公報》統計,美國現擁有核彈頭總數約6550個,其中1800個爲部署的核彈頭數量(1650個戰略核彈頭和150個非戰略核彈頭) ; 2200個庫存狀態的核彈頭,用于應對技術與地緣政治上的突發情況;2550個待拆除核彈頭。美國認爲,陸、海、空基核力量各自具有不可取代的優勢,幾十年來一直保持“三位一體”的核力量結構,以確保絕對的核威懾能力。
分導式核彈頭
部署的核彈頭主要包括,空軍“民兵”陸基洲際導彈搭載的W78核彈頭,海軍“三叉戟”潛射洲際導彈搭載的W88核彈頭,海空軍“戰斧”等型號巡航導彈搭載的W80核彈頭,以及空軍戰略轟炸機B61/B83等核炸彈。
同時,美國還在大力發展下一代隱身轟炸機B21,下一代戰略導彈核潛艇哥倫比亞級。雖然“和平衛士”MX,“侏儒”,AGM-129(ACM)隱形巡航導彈等已經被削減,但是其技術儲備等還在,在認爲有需要的時候,美國依然隨時可以拿出來。在更新核彈頭方面,更是有長久的計劃和措施。
“大力神”II洲際彈道導彈
三、美國核武器的事故
美國的核武庫非但龐大,而且危險,核武庫的保養經常麻痹大意,核事故層出不窮,本身就是極大的隱患和對人類安全的威脅。
雖然美國一直拿蘇聯的切爾諾貝利核事故說事,實際上,無論是1979年美國的三裏島核事故,還是2011年日本的福島核事故,都並不比蘇聯切爾諾比利的影響小。
簡單百度一下美國的部分核事故,大家就有所體會了。(以下爲引用)
B-47轟炸機
1956年3月10日,一架攜帶兩枚核彈的B-47轟炸機在地中海上空錯過空中加油機,隨後神秘消失。此後這架轟炸機從未被找到過,連同機上兩枚原子彈。早期核彈有一個裝有核裂變材料的可拆卸艙,要命的這架轟炸機的兩枚核彈都安裝了這個核燃料艙。此後美國空軍決定在沒有戰爭緊急情況或危機的情況下,禁止爲核彈安裝核燃料艙。
1956年7月27日,一架B-47在英國萊肯希思空軍基地降落時失控滑出跑道,一頭撞入一個存放著三枚核彈的核武器庫房。幸運的是核彈沒有爆炸,但所有核彈都必須運回美國維修。
B-36轟炸機
1957年5月22日,一架B-36轟炸機將一枚Mk-17氫彈轉移到新墨西哥州柯克蘭空軍基地,在最後降落進近時機組不小心釋放了炸彈,氫彈撞穿封閉的炸彈艙門並在撞擊地面時爆炸,形成一個深3.7米,直徑7.6米的彈坑。幸好氫彈沒有進入核聚變,事後人們在彈坑中檢測到一些放射性汙染物。
1958年1月31日,一架裝載了已武裝核彈的B-47在起飛過程中遭遇機械故障,飛機在墜毀中油箱破裂引起大火,幸運的是機載核彈在火災期間沒有被引爆。後來人們在一輛消防車和一名消防員的衣服上發現了放射性汙染。
1958年2月5日,在佐治亞州亨特空軍基地附近的一次訓練任務中,一架F-86戰鬥機與攜帶核彈的B-47相撞。轟炸機機組試圖降落三次,在第三次嘗試後,飛行員決定在泰碧海灘附近抛棄核彈。B-47後來安全降落,但這枚核彈從未被找到。
B-52轟炸機
1961年1月24日,一架執行核警戒任務的B-52轟炸機在北卡羅來納州戈爾茲伯勒上空遭遇機翼故障。當飛機空中解體時,彈艙內的兩枚核彈恢複自由,一枚被吊在降落傘下緩緩降落,另一個枚的傘沒有正常打開,深深鑽入松軟農田。美國空軍事後在農田中挖掘尋找,但挖了15米深仍未能找到核彈。爲了保證核彈不會落入他人之手,美國政府幹脆買下了這塊種著核彈的農田。
CV-14“提康德羅加”號航母
1965年12月5日,“提康德羅加”號航母在完成越南部署後返回日本,一架挂載了一枚B-43氫彈的A-4“天鷹”號從升降機上不慎滑入大海。核彈、飛機和飛行員都在消失在4800米深的大海,從未被找到。當美國政府最終在1989年解密這一事件時,引發了與日本的外交事件,因爲核彈失蹤地點距離沖繩海岸僅96公裏。
KC-135加油機給B-52轟炸機加油
1966年1月17日發生了冷戰曆史上最著名的核武器事故,美國空軍一架B-52在西班牙帕洛馬雷斯上空與一架KC-135加油機相撞。這架B-52攜帶了四枚B-28核彈,其中兩枚在撞擊中發生常規爆炸,導致放射性物質大面積散布,需要進行大規模的清理作業。第三枚安全降落到地面,最後一枚則落入地中海。直到1966年4月7日,美國海軍經過大規模後,才用小型潛艇找到了最後一枚核彈。目前第三枚核彈被收藏在新墨西哥州阿爾伯克基的國家原子博物館內。
1968年1月21日,一架B-52墜毀在距格陵蘭島圖勒跑道11公裏處,機上四枚核彈隨後的火災中被摧毀,放射性物質散落在大片區域,導致昂貴的清理工作。事故發生後,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下令禁止美軍飛機挂載核武器實彈起飛,除非處于危機期間。
1980年9月19日,一枚“泰坦”II洲際彈道導彈在發射筒內爆炸,造成一名人員員死亡,21人受傷,其核彈頭被抛到200米遠的地方。
記載三哩島核事故的告示牌
以上都是現在網絡上公開可以查到,美國已經解密的。事實上,每一次美國核彈危機,美國政府都將其列入國家最高機密,事後多年才予以公開。近年來,美國的核事故並非沒有,而是依然保密,事實上,根據筆者以前看過的一份資料,美國近年來的核事故依然極其頻繁,嚴重的威脅全世界的安全。
因爲美國核武庫龐大,調動頻繁,並且經常進行核打擊演習,加上各種隸屬和部署單位的繁多,人員素質參差不齊,麻痹大意,大量的事故發生,以及各種隱患,也就不難想象了。
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
四、美國核戰略的演變
除了核武庫的龐大和核事故的多發以外,美國霸權思維的核戰略,在某種程度上,才是最危險的。
2018年美國國防部公布的《核態勢評估報告》(Nuclear Posture Review Report),一方面,美國要全面升級美國現在的核武庫,另一方面,要大幅降低了美國使用核武的門檻,要求核武器要隨時能用。
實際上,這也並非什麽新鮮事了。
中國094型戰略核潛艇
相對于我國的核力量建設,從一開始就是立足自保和核反擊,秉持合理夠用的原則,莊嚴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對無核國家和地區使用核武器,是世界上最負責任的核大國。
美國的核武器從一開始就立足對對方的打擊。這也是在二戰末期,美國對日本使用原子彈的原因。並誕生了保守派和自由派兩種觀點,保守派偏實戰,自由派偏威懾,後來合流爲實戰威懾。實際上,自由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主張威懾,不是因爲良心發現,而是因爲蘇聯的核武器也大力發展,真打起核戰爭,大家都沒好下場,所以主張威懾,核平衡和相互削減的。而且無論保守派還是自由派,也都是主張大力發展核武器的。
美國民兵III導彈發射
冷戰期間,美國一直根據蘇聯的核武器發展,制定相應的戰略,比如“大規模報複”戰略,“靈活反應”戰略,“確保摧毀”戰略,“有限核戰爭”戰略,“抵消”戰略,“靈活與選擇參與”戰略,“先發制人”戰略等。其核心和宗旨,都是對蘇聯和世界其他各國的戰略或戰術核打擊,至今,美國的戰略洲際導彈仍堅持“接到預警即發射”的作戰方式。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模型
這其中,我國又是面臨核威脅和核威懾時間最長,次數最多的國家。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美國就叫囂要對我人民志願軍和本土使用核武器,進行“外科手術”。“金門炮戰”期間,又叫囂要對我國進行核打擊。上世紀60年代,美國在台灣和日本秘密部署核武器,在我國研制原子彈的時候,准備用核彈摧毀我國原子彈基地。至于用陸基或者潛射戰略導彈瞄准我國,攜帶核彈的戰略轟炸機在亞太海域巡航,更是家常便飯了。冷戰之後,克林頓在1997年11月頒布的“總統指令第60號”,就是一份核指南,指出美國應該擴充對中國的打擊目標。兩年後的1999年美國轟炸我國駐南聯盟大使館,就是在這一大背景下的刻意而爲。在2001年的美國“核武器態勢備忘錄”當中,美國明確稱中國爲其攻擊對象之一。冷戰結束了,但冷戰思維和霸權思維,依然根深蒂固的在美國人的腦子裏和言行中體現的。
薩德反導系統導彈發射車
美國在大力發展核武庫的同時,還在大力發展各種防禦措施,各種戰區、戰略防禦計劃,反導反衛星項目,層出不窮,力爭做到只能自己打別人,別人打不了自己。而且還一直堅持抹黑別國,宣揚別國威脅論,要求別國不准發展。
所以,當5月15日,安德裏亞·湯普森在美國參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聽證會上不准中國發展核力量,到此,也就顯而易見,並非一時心血來潮,而是美國一以貫之的傳統思維和言行了。
特朗普不准中國發展經濟和貿易,科技,湯普森不准中國發展軍力,特別是戰略力量,兩者是完全一致的。
由此,我們也清楚,我們應該怎麽辦了。
行文至此,關于中美核問題上的分析,也粗略的講明白了,篇幅較長,感謝大家的耐心觀看,歡迎大家收藏傳播,讓更多的人了解美國的險惡和無恥。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DS北風團隊,鼎盛軍美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