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創新科技研究發展強勁,本地專利、商標和工業産品外觀設計(Registered Design)的知識産權申請量,過去10年來增長了三成,從2006年的3萬9715個,增至去年的5萬3695個。其中,化學冶金、日常必備物品和理工是專利申請最多的領域。
另外,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的知識産權許可協議,也從2010年的221個增至2015年的上千個,增幅達四倍。當中約七成協議是與中小企業簽署。
創新活動帶動經濟增長,近年已成爲亞洲國家的發展新趨勢,起步公司在這波創新浪潮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不少政府機構也積極爲本地起步公司提供各類援助,協助他們擴大業務。
比如,知識産權局和本地私募基金投資公司馬卡拉資本(Makara Capital)共同設立10億元創新基金,利用新加坡爲基地,把産品和服務推廣到全球市場;新科研則推出技術提升計劃(T-Up),向本地企業借調科研人員,協助他們善用新科技,開拓市場版圖。
新科研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新科研已借調超過700名科研人員,到600多家中小企業進行聯合研發工作。
知識産權局局長鄧鴻森說:“隨著我們朝創意型經濟(idea-driven economy)發展,未來企業的價值將取決于他們的無形資産和知識産權。我們需要創建一種生態環境,讓企業能持續發展,知識産權的作用不僅是保護創新點子的一面盾牌,也是一把讓企業成長壯大,走向國際化的利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