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指出,和死者接觸過的48人檢驗樣本都對白喉病致病菌呈陰性反應。兩名被隔離的病患已經出院,另46人的健康狀況也並未出現異樣。目前沒有證據顯示白喉病病菌在本地擴散。
早前和白喉病患者有接觸的48人已完成檢驗,其中兩名疑似出現白喉病症狀的病患也已出院,沒有迹象顯示白喉病病菌在本地擴散。
本月4日,一名在裕廊德曼花園(Teban Gardens)工作的孟加拉籍客工因白喉病逝世,死者生前住在義順7道的客工宿舍。這是本地25年來首次出現白喉病本地感染病例。
衛生部隨即對曾與該名客工接觸的48人進行身體檢查,其中兩人因出現喉嚨痛症狀被安排在邱德拔醫院暫時隔離。
衛生部受詢時指出,截至星期二下午5時,所有48人的檢查報告都已出爐,他們的檢驗樣本都對白喉病致病菌呈陰性反應。目前沒有證據顯示白喉病致病菌在本地擴散。
兩名被隔離的病患已經出院,另46人的健康狀況也並未出現異樣,所有48人都已服用預防性藥物和注射疫苗加強劑。
衛生部發言人重申,在全國孩童免疫計劃下,國人必須注射白喉病疫苗。疫苗能有效減低國人感染白喉病致病菌的概率,就算感染病菌也能降低病情惡化的風險。“因此白喉病在本地非常罕見,散播的概率也很低。”
全國孩童免疫計劃在1962年實行,意味著55歲以上的國人中,不少人從未在幼兒時期注射白喉病疫苗。但受訪醫生指出,白喉病致病菌在一般情況下不會致命,因此未曾注射疫苗的國人也無須過于擔憂。
2010年的全國健康調查報告也顯示,18歲至79歲的新加坡居民和永久居民中,高達92%的人對白喉病致病菌有免疫力。
伊麗莎白諾維娜醫院傳染病顧問醫生梁浩楠解釋,白喉病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很普遍,不少年長一輩國人都已經接觸過白喉病致病菌,並已産生自然的抗體。較年輕的國人雖然不一定接觸過白喉病致病菌,但也已在全國孩童免疫計劃下注射疫苗。
他說:“大多感染白喉病致病菌的患者只會出現輕微咳嗽和發燒症狀,有的甚至不會出現任何症狀。因此大部分國人相信都已經不知不覺地接觸過這個病菌,無需因這一起病例而感到擔憂。”
白喉病可造成5%到10%的病患死亡,孩童死亡率則較高。在全國孩童免疫計劃下,本地嬰兒必須在出世後第三個月和第五個月間注射三次白喉病疫苗。18個月大時,則得在注射一次疫苗加強劑。
伊麗莎白醫院兒科專科醫生劉家齊指出,嬰兒的免疫力尚未發展健全,就算本地沒有出現白喉病疫情,家長還是必須確保嬰兒完成所有疫苗注射。
他說:“若根據條例完成所有白喉病疫苗的注射,疫苗注射者下來十年左右都將受到抗體保護,過後也仍有抗體對抗白喉病致病菌。如果他必須長時間和未接受抗體的嬰兒接觸,也可以考慮每十年注射一次白喉病疫苗加強劑,以防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