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今約三億六千萬年前的古生代泥盆紀時期,雲南石林一帶還是滇黔古海的一部分。
大約二億七千萬年前的早二疊紀時代,海底數百米厚的石灰岩,隨著地殼逐漸擡升,特別是喜馬拉雅運動開始後,雲貴高原隨之擡升,滇黔古海逐漸演變爲陸地。
在漫長的演變過程中,陸地經曆了間歇性的持續擡升過程,使得海水有向下侵蝕的動能,因此發育了石林這樣的垂向立體景觀。
海水退去後,形成了路南古湖,期間也經曆了火山熔岩、湖水侵蝕等多種因在素億萬年間的共同作用,就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童話世界般的石林奇景,猶如一片莽莽蒼蒼的黑森林,因此而名“石林”。
石林,以其獨特的喀斯特地貌方式,呈現了地球演化的滄桑巨變。
雲南石林,發育曆史悠久漫長,景觀豐富,造型奇特,並且與彜族撒尼文化相融合,享譽全球,景區的全稱是雲南石林世界地質公園。
石林所處的昆明市石林彜族自治縣,是一個以彜族爲主的多民族集聚地。
石林縣原名路南縣,古有路南湖,“路南”在彜語中的意思是“長滿黑色石頭的地方”。
早在1931年,雲南石林就開辟成了公園,時任雲南省政府主席是龍雲,石林內醒目的“石林”二字,就是龍雲所題。
龍雲,生于1884年,從1927年到1945年,統攬雲南軍政大權18年,被稱爲“雲南王”。
解放戰爭期間,龍雲被國民政府軟禁三年,1948年12月,在陳納德的幫助下,到達香港。
1949年8月13日,龍雲在香港發表聲明,正式宣布雲南起義,雲南省政府主席盧漢響應龍雲聲明,對解放雲南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1962年6月,龍雲在北京因病去世。
龍雲題寫的“石林”二字左側,石柱上豎排摩刻著“天下弟一奇觀”六字,初看以爲“弟一”是錯別字,其實來源于一段典故。
1935年5月,蔣介石視察雲南,並參觀了石林景區,驚歎其名不虛傳,當地官員請其題字,蔣介石原本想寫“天下第一奇觀”。
題字時,蔣介石突然想起家鄉溪口,因其一直視家鄉風景爲天下第一,于是把石林題字的“第”字,寫成了“弟”字。
雲南石林“天下弟一”的典故,就來源于此。
龍雲題寫的“石林”二字的下方,“天造奇觀”四字,則是宋美齡題寫。
石林內的題字衆多,每一款,都有來曆和故事。
1964年,上海電影制片廠攝制的音樂歌舞故事片《阿詩瑪》拍攝完成,由劉瓊執導,楊麗坤、包斯爾主演。
電影《阿詩瑪》根據彜族撒尼人的同名民間敘事長詩改編而成,美麗的阿詩瑪和勇敢的阿黑,不畏金錢權勢勇敢追求愛情的故事 ,直到十五年後,1979年才開始公映。
小時候,我也看過《阿詩瑪》,那時候是露天電影,小朋友們一起玩耍遊戲,大都不解電影風情,唯獨這阿詩瑪,其中的一些畫面,至今都忘不了。
《阿詩瑪》是那一代人的共同記憶。
阿黑哥費盡艱辛,從熱布巴拉家中,領走了阿詩瑪,卻被熱布巴拉父子放下來的滾滾洪水沖走。
阿黑哥掙紮著上了岸,到處尋找阿詩瑪。
找啊找,找到天放晴,找到大河變小河,一直沒有找到阿詩瑪。
阿黑哥呼喊“阿詩瑪”,十二崖子頂,就會傳來同樣的聲音:“阿詩瑪!”
阿詩瑪,已經化身爲十二崖子石峰。
現在,“阿詩瑪”成爲了彜族女子的代稱,男子則稱爲“阿黑哥”。
電影《阿詩瑪》,在雲南石林取景拍攝。
蕩氣回腸的阿詩瑪和阿黑的故事,就發生在這片石林裏。
1986版的電視連續劇《西遊記》,也曾到在雲南石林取景拍攝。
孫悟空被壓五行山下五百年,被唐僧救出,以及三打白骨精等場景,就發生在石林內。
孫悟空只能探出頭的洞,被稱爲世界上最小的石監獄。
雲南石林,1982年被命名爲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1年被命名爲首批國家地質公園。
2007年,雲南石林被命名爲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雲南石林和貴州荔波、重慶武隆聯合以“中國南方喀斯特”,列入《世界自然遺産名錄》。
世界教科文組織評價說:“石林是世界上劍狀喀斯特地貌的模式地,最好的自然現象和世界上同類喀斯特的最好的樣板和代表地。”
雲南石林世界地質公園占地總面積達到400平方公裏,範圍廣闊,景點衆多,其中已開發的遊覽區包括:月湖風景區、石林風景區、黑松岩風景區、飛龍瀑風景區和長湖風景區。
石林內景觀價值之高,舉世罕見,參差峰巒,千姿百態,巧奪天工,令人歎爲觀止。
一起遊曆雲南石林的朋友們,都到哪裏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