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區工作室 楊一帆
新年才第3天,大事兒就來了。
伊拉克首都巴格達,1月3日淩晨,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聖城旅"(Quds Force)的主帥卡西姆·苏莱马尼(Qassim Suleimani)少將在巴格達國際機場的一次遇襲中被"斬首"。
"聖城旅"是什麽組織?伊朗意識形態的堅定捍衛者,海外利益的堅定維護者,美以沙特等國眼中的重大威脅者。過去幾年,從敘利亞到伊拉克,從也門到巴勒斯坦,伊朗能在整個中東地區與美國及其盟國正面硬剛,開拓影響,負責特種作戰的"聖城旅"功不可沒。
卡西姆·苏莱马尼,这位精通国际象棋的军事将领,在过去20年來一直統率著這個神秘組織,可謂伊朗的"名將之花"。同時,這位被西方譽爲"波斯隆美爾"的戰略鬼才,還在伊朗政壇有著巨大的能量,同伊朗最高決策層關系密切。
吃了這麽大的虧,誰能指望素來強硬的伊朗會生吞下這口氣?伊朗外長紮裏夫措辭嚴厲,稱美國此舉是"國際恐怖主義",要爲其"流氓式的冒險主義"承擔"所有責任"。同時,今天幾乎全線上漲的國際油價,已經說明了世界的情緒。
一
卡西姆·苏莱马尼的一生,可以说是贫苦人家的孩子逆袭成功的励志典范。
1957年,蘇萊馬尼出生于伊朗克爾曼省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長大後,蘇萊馬尼進城務工,成了一名建築工人,以幫助家裏償還父親欠下的債務。後來,蘇萊馬尼開始從商。再後來,蘇萊馬尼成了已故伊朗最高精神領袖霍梅尼的信徒。
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後,蘇萊馬尼加入了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由此進入聖城旅。在兩伊戰爭中,蘇萊馬尼統禦有方,作戰勇猛,開始展露自己的軍事才華。1997年至1998年間,蘇萊馬尼成爲聖城旅的最高指揮官。
在這個職位上,蘇萊馬尼逐漸成長爲西方媒體眼中的"整個中東最出色的戰略家"。
綜合蘇萊馬尼的影像資料,可見他的斑白短絡腮胡總是修建的很整齊,衣著也是簡單卻整潔,給人以沉穩冷靜和高深莫測的感覺。正是這種特性,塑造了蘇萊馬尼領導下的聖城旅能夠"四兩撥千斤"的強大能力與特性。
在敘利亞,蘇萊馬尼幾乎是伊朗在那裏的影響力能夠維持並不斷擴大的決定性人物,他在敘利亞內戰之初就是伊朗國內對敘利亞政府最堅定的支持者之一,並在後來主導了伊朗對敘利亞的政策。在最危急的時刻,正是蘇萊馬尼的戰略建議使得敘政府轉危爲安。
在"伊斯蘭國"極端組織(ISIS)在伊拉克攻城略地,如入無人之境時,蘇萊馬尼成功統合當地什葉派民兵、聖城旅和伊拉克政府軍的力量,使阿米爾裏成爲伊拉克第一個成功抵禦住ISIS攻勢的伊拉克城市。一位伊拉克高級官員曾告訴BBC,當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蘇爾陷落時,正是伊朗的迅速反應而非美國的空襲,才阻止了伊拉克面對ISIS時更具災難性的崩潰。
二
毫無疑問,無論是作爲戰地指揮官,還是反恐鬥士,蘇萊馬尼一切行動的出發點都是伊朗的國家利益。由此,蘇萊馬尼其實很早就成爲美國、以色列,以及沙特等國的"眼中釘"。
早在奧巴馬時代,就有人公開鼓動美國政府對其實施暗殺。對此,伊朗媒體曾發表蘇萊馬尼的表態:他不懼怕美國的暗殺威脅,隨時准備爲國"殉難"。
就在蘇萊馬尼今晨遇難後不久,美國五角大樓居然發布公報,公開聲稱對別國武裝力量將領的暗殺是自己所爲,而且明確暗殺行動是由總統特朗普下令的。
這很不合常理。
首先,邏輯上有問題。
表面上看,特朗普下達暗殺令的動因是保護美國駐伊拉克使館免受當地什葉派武裝的圍攻,而且特朗普也曾發推稱伊朗應對此負責。但是,伊拉克政府軍已經將使館保護起來,美軍也已向使館增兵,使館的安全威脅已經大幅降低。
特朗普此時發動暗殺,難道不會惹怒伊朗和伊拉克什葉派民衆?難道不會讓當地的美國人受到更大的威脅?
其次,方式上有問題。
盡管美國早在2007年就把聖城旅列爲所謂的"恐怖組織",聯合國安理會也曾把蘇萊馬尼列入制裁名單,但是這絕不意味著蘇萊馬尼在全世界成爲公認的"恐怖分子"——蘇萊馬尼可是在打擊ISIS的戰鬥中居功至偉。而且,一國元首公開下令對別國的高級將領實施暗殺,造成的沖擊效應有可能是連鎖式的災難性的。
別忘了,就在去年夏天伊朗擊落美國無人機後,特朗普還宣稱自己幾乎是在最後時刻取消了差點引發中東大戰的報複行動。短短半年後,特朗普怎麽又性情大變了?
三
中東局勢紛繁複雜,但是特朗普"變心"的背後,有一定脫離不開的兩個因素:一是美伊博弈,二是總統選舉。
其實,早在2003年伊拉克戰爭之初,共同敵視薩達姆政權的美國和伊朗曾一度結成脆弱的聯盟,蘇萊馬尼據傳在這段時間還曾與美方進行過對話接觸。但是,在薩達姆政權倒台後,美國與伊朗在伊拉克的博弈逐步擴大並最終激化。
薩達姆倒台後,伊朗曾希望以什葉派人口爲主的伊拉克能夠通過選舉成立親伊朗的政權,使中東出現橫跨伊朗-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的"什葉派新月地帶"。但是,美國遲遲不願從伊拉克撤軍,而且特朗普在上台後單方撕毀伊朗核協定,主動重挑美伊矛盾。
在這種情況下,毗鄰伊朗的伊拉克已經逐漸取代敘利亞,成爲美伊雙方鬥法的新焦點。在伊拉克國內,由于民生凋敝和常年戰亂,不少民衆其實對伊朗長期的介入已心有芥蒂。在去年末引發伊拉克總理下台的全國抗議浪潮中,已有民衆喊出這類心聲。而美國日前因軍火商遇襲身亡對什葉派民兵組織進行的血腥報複,則成爲矛盾集中爆發的導火索。
在美國看來,伊朗革命衛隊"聖城旅"的主帥在伊拉克身亡,可以說是對外界坐實了伊朗對伊拉克內政的介入。但華盛頓可能忽視的一點是,一些伊拉克人可能不喜歡伊朗,但更多的伊拉克人肯定不喜歡美國。何況,在空隙中身亡的,還有伊拉克什葉派民兵組織"人民動員力量"的副指揮官。
特朗普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他走這步棋,無疑帶有強烈的賭博意味。這一賭,很可能與選舉有關。
就在五角大樓宣布對暗殺負責後,特朗普少見地在推特上單發了一面美國國旗並將其置頂,而且沒有配發任何的文字。
在下方的留言中,許多人紛紛表達對特朗普下達暗殺令和出兵保護使館的支持,有人還警告伊拉克人,"永遠不要打我們(指美國)使館的主意。"
顯然,美國使館此前被什葉派武裝組織支持者圍攻36小時的事情,讓美國大衆回想起2012年可怕的班加西事件。當年9月11日,美國駐利比亞大使約翰·史蒂文斯和美国外交事务情报官肖恩·史密斯等人在美国驻班加西领事馆遭恐怖分子袭击身亡,被美国视为巨大的外交耻辱。
在蘇萊馬尼遭暗殺之前,數千名伊拉克人在催淚瓦斯和槍炮聲中,高喊著"去死吧美國"沖入美國駐巴格達大使館。這些消息和畫面再次刺激了美國人,而特朗普顯然從公衆情緒的發酵中嗅到了"商機"。
2020年是美國的大選年。志在連任的特朗普,有什麽理由放過把自己塑造爲硬漢和美國保衛者的機會呢?再說,因爲當年應對班加西事件不利,奧巴馬受到巨大指責的教訓還曆曆在目。
四
但國際問題往往是,爽一時容易,一直爽卻難上加難。
特朗普是清除了地緣戰略對手的核心人員,還順手在國內暫時收獲了大批強硬派的支持。但是,他似乎沒想過伊朗和伊拉克的反應。
伊朗政壇一直存在對話與強硬兩派的博弈,但此次事件後,無論伊朗國內存在怎樣的經濟困難和民意不滿,高傲的伊朗人定會極爲憤怒,爲強硬派占得上風創造有利的輿論條件。因此,伊朗大概率會展開報複,只是報複的方式或許還在爭論。
最壞的情況,無疑是在伊朗強硬派的主導下,不計後果地予以回應。但在各種因素的制約下,伊朗實施正面軍事打擊的可能性不高。更可能的是,"聖城旅"將充分發揮其特種作戰的優勢,通過各種非對稱作戰打擊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存在。但無論哪種方式,美伊矛盾在新年恐怕都難免持續緊張化。
伊拉克對美國的不滿也會達到新的高度。畢竟,在自己的土地上,讓別國把另一國的軍事將領暗殺了,而且還造成本國軍民傷亡,誰能忍受這等侮辱呢?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中東研究中心費薩爾·伊斯特拉巴迪毫不讳言,这次暗杀对中东是一次大事变。
"伊拉克政府的權威將因此而大大削弱,該國的穩定將進一步被破壞殆盡。" 伊斯特拉巴迪表示,"伊拉克將變成伊朗和美國之間的戰場",而特朗普"很可能根本沒有一個能讓伊拉克保持穩定的計劃"。
本文由樹木計劃支持,【深海區】出品,在今日頭條獨家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