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虎嗅 古泉君
來自芯思想研究院
7nm 是目前能量産的最先進制程,在這一領域,台積電仍是領頭羊,制程技術上遙遙領先,台積電財報顯示,在整個 2019 年,7nm 工藝所帶來的營收,占到了全部營收的 27%,已取代 16nm,成爲最大的收入來源,另外,台積電將于今年 4月啓動 5nm 芯片量産,初期産能已經被蘋果、高通等大客戶全部承包
制程領域的競爭異常激烈,沒有常勝將軍。英特爾就在 7nm 上栽了跟頭,藍色巨人近日承認,制程已經落後于台積電,英特爾的 10nm 一直難産,更別提 7nm ,英特爾計劃將在 2021 年推出 7nm 工藝,5nm 工藝還未明確推出時間。
也就是說,中芯國際有希望領先英特爾。
當然,7nm 到今年年底還只是小範圍的試産,正式投産至少要到明年,中芯國際目前最重要的任務,是把 14nm 的産能提上來。
中芯國際于 2015 年開始研究 14nm 制程,良品率已經達到 95%,2020 年 2 月,中芯國際從台積電手裏搶下了華爲海思的 14 nm 訂單,這被視爲中芯國際制程開始逐漸追趕主流的信號。
但中芯國際 14nm 的産能非常有限,目前産能在 1000 片晶圓左右,財報顯示,其第一代 FinFET 14nm 只能貢獻 1% 的營收。梁孟松在財報會議上表示,14nm 月産能將在今年 3 月達到 4000,7 月達到 9000,12 月達到 15000。
中芯國際目前主要的收入來源還是 55nm 及以上,量産最先進的 28nm 工藝占比只有 4.3%,新制程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按照今年中芯國際的計劃,7nm 制程有望試産,目前來看,中芯可能是想跳過 10nm 這個節點,直接進行後續制程的研發。從落後至少三代到落後一代,已經是肉眼可見的進步了。
砸錢,繼續砸錢
而爲了追趕,中芯國際也投入了大量資金購置設備。2 月 19 日,中芯國際披露了公司在 2019 年 3 月 12 日至 2020 年 2 月 17 日的 12 個月期間,就機器及設備向泛林團體(一家美國科技公司,生産、設計、銷售半導體産品)發出一系列購買單,花費 6.01 億美元(約合 42 億元人民幣),産品包括由蝕刻工具組成的資本設備。
3月2日,中芯國際再次發布公告,表示公司應用材料集團發出一系列購買單,總代價爲 5.43 億美元(約人民幣 37.9 億元),向東京電子集團發出一系列購買單,總代價爲 5.51 億美元(約人民幣 38.49 億元)。
3 月 4 日,中芯國際從荷蘭進口的大型光刻機進入口岸,對于此次進入新設備,中芯國際表示這是設備正常導入,用于産能擴充,並非外界所稱的 EUV 光刻機,中芯國際公司關務經理羅榮慧稱,生産線擴容後全年預計可爲企業增加 10% 左右的營收。
爲了擴大産能,就必須攢錢購入更多、更先進的設備。不過問題是,中芯國際有時候想花錢也花不出去,今年 1 月份路透社報道,特朗普政府發起了一場廣泛的運動,阻止向中國出售荷蘭芯片制造技術,去年 11 月份,荷蘭 ASML 宣布已經中止和中芯國際的 7nm 及以下的先進工藝 EUV 光刻機合作計劃。
而此次進口的光刻機,是相對更成熟的 DUV,EUV 光刻機的缺席,可能會是中芯國際追趕制程中一個不大不小的困難。
梁孟松博士在財報會中對此曾表示,中芯國際的 N+1、N+2 代工藝都不會用 EUV 工藝,等到設備就緒之後,N+2 之後的工藝才會轉向 EUV 光刻工藝。台積電的第三代 7nm 工藝開始引入 EUV,中芯國際似乎也准備走這樣的路線。
中芯國際的投入不可謂不大,財報會議上披露, 2020 年晶圓代工預計資本支出約爲 31 億美元,主要用于建造中芯南方 12 英寸晶圓廠的設備和設施,而作爲比較,整個 2019 年中芯的營收爲 31.2 億美元。
台積電 2020 年預計資本開支爲 140~150 億美元,同樣也是曆史最高。在新制程的戰爭中,少花錢等于認輸。
先研發,後利潤
投入 7nm,拿下華爲的訂單,中芯國際舉動收到了行業的關注。
方正證券表示,半導體行業已處于上行周期, 中芯國際于 2020 年將重啓增長,同時先進制程研發進展順利。該行預計公司 2020~2022 年實現收入 36.46/40.36/44.04 億 美元,維持“強烈推薦” 評級。
國信證券也把中芯國際列入推薦評級,其認爲 14nm 能夠大規模出貨,將是中國大陸半導體的重大轉折點,還特別提到中芯國際的工藝技術節點突破是關鍵,應該先看技術,再看收入,最後才是利潤。
中芯國際的投入不可謂不巨大,但是風險仍在,國信證券指出風險主要由三,第一,國內芯片設計公司代工需求減少;第二,14nm 工藝進展不及預期;第三,全球産能松動,影響公司毛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