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消費者協會從過去10年針對裝修商的投訴數據發現,本地遭投訴的房屋裝修項目,涉及裝修費10年來暴漲一倍,情況令消協深感擔憂。
消協過去10年的投訴數據顯示,針對裝修商的投訴案例雖然每年都維持在1000起左右,但這類投訴所涉及的款額,卻有不斷攀升的趨勢。這類投訴所涉總款額,從2008年的720萬元,飙升至去年的1426萬元,10年內上漲近一倍。這類投訴個案的平均價格,也從2008年的5742元,上漲至去年的1萬1237元,漲幅約一倍。
截至今年7月,消協共接獲719起針對裝修商的投訴,比起去年同期的722起投訴,只減少三起。這些案例截至7月的所涉款額,則達842萬元,與去年同期的983萬元相比,下滑14%。
消協發出的文告指出,隨著裝修費逐年增加,促使許多消費者爲裝修配套支付更高訂金。雖然支付的訂金增加,但一些消費者依然面臨工程延期、裝修水平不達標,或承包商突然結業等問題,令裝修商與消費者之間糾紛不斷。
消協說,在過去10年裏,裝修業是消協接獲最多投訴的10大行業之一。消協去年接獲1269起相關投訴,在所有接獲消費者投訴的行業,排第四位。
消協通過文告說:“消費者最常遇到的問題,主要是承包商‘貨不對辦’,沒有按照合約要求進行工程。消費者面對的另一問題則是裝修商無法提供令人滿意的服務。”
剛搬入義順四房式組屋的施漢林(35歲,零售公司職員),曾在六年前請來裝修商爲舊家進行裝修。施漢林認爲,請親友推薦的裝修商爲房子裝修,或多或少能避免遇到漫天開價的裝修商。
他說:“我曾聽說有朋友因爲隨便從網上找來裝修商爲房子裝修,不僅得花更多錢,而且裝修過程也面對許多問題。我認爲要請人裝修房子,最好還是請熟人推薦比較好。畢竟由熟人推薦的裝修商,很多時候都有一定的口碑。”
30家裝修商獲消協認證計劃
爲了更好地保障消費者利益,消協和新加坡裝修同業商聯會(RCMA)在去年正式推出認證計劃(CaseTrust-RCMA)。按照這項新計劃,如果碰到業者突然倒閉,消費者無須等到法庭宣布該公司破産,只要證明已連續30天無法聯系到業者,就能夠辦理索回訂金的手續。目前已有30家裝修商,獲得該認證資格。
消協本周六(9月2日)也將于濱海林蔭道的職總中心舉辦“消協精明屋主教育展”,教導公衆如何尋找值得信賴的裝修商。建設局、建屋發展局、標新局及新加坡裝修同業商聯會的人員當天也會到場,分享有關裝修房子的知識。感興趣的公衆可到消協網站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