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由國內稅務局與業者合作推出的手機應用TallyGo具備字符識別功能,只要用手機掃描收據,應用便會自動提取並輸入數額。應用還能存儲收據照片,與開銷資料結合成報表,報稅時可一並提交,無需另外郵寄收據給稅務局。
補習教師、房地産經紀等自雇人士無須再爲報稅保存厚厚的一疊收據,簡單地用手機掃描,收據的照片和資料就可存入手機應用,並于財政年結束時自動計算盈虧開銷。
國內稅務局與業者合作,于兩個多月前推出手機應用TallyGo,協助自雇人士隨時隨地記錄開銷和收入,讓報稅過程更便捷。
應用具備字符識別功能,若懶得手寫輸入,只要用手機掃描收據,應用便會自動提取並輸入數額,准確度據知高達七成。應用還能存儲收據照片,與開銷資料結合成報表,報稅時可一並提交,無需另外郵寄收據給稅務局。
公衆可免費下載並使用TallyGo,但該應用目前只爲補習教師、保險經紀、房地産經紀和代理商預設選項,其余使用者在輸入資料時得自行填寫名目。利用業余時間和朋友一起開發TallyGo的黃順興(27歲,銀行職員)解釋,這是爲了避免應用因太多預設選項而過于複雜,變得難以使用。
TallyGo目前雖能自動計算盈虧開銷,但使用者仍得登入稅務局網站,將計算出來的資料填入表格報稅。黃順興說,他們正和稅務局探討第二階段的開發,希望接下來能融入完整的報稅功能,包括扣稅選項,讓使用者直接通過TallyGo報稅。
目前已有約100人次下載TallyGo。稅務局估計,這個應用可惠及約七萬名納稅人。
自從開始使用TallyGo,保險經紀嚴偉豪(28歲)更有系統地開始記錄自己的開銷,也不再擔心丟失收據,或是報稅時對著一堆收據毫無頭緒。
他受訪時說:“以前乘車去見客戶或跟客戶吃飯,我有時會懶得記錄開銷。但現在掃一掃收據就能記下來,這才發現這方面開銷還真不小。最好的是,應用收集這些開銷資料後,還會自動計算盈虧,估算須繳稅收入。”
除了TallyGo, 國內稅務局與合作業者也于今年6月推出面向中小型企業的付費報稅應用TinkerTax。到了今年11月,還會有個專爲兼職工和自由工作者設計的免費報稅應用FreeBoh面市。
據初步了解,除了協助記錄各種收入和開銷,FreeBoh還能讓兼職工查閱雇主是否有加入“雇用入息自動納入計劃”,方便申報時填寫薪資信息。
以上三個應用都是稅務局通過去年的編程馬拉松比賽(hackathon)發掘的。那是稅務局首次舉辦這類比賽,吸引了70多人參加。
新一輪津貼推動應用開發
爲了進一步推動和業者的合作,開發更多有助納稅人的應用和軟件,稅務局上周推出新一輪的共創津貼,爲具潛能的項目提供3萬元補助,推動開發。
廣邀公衆和業界共創應用是稅務局推動數碼化的又一嘗試。25年前正式成爲法定機構後,稅務局便充分利用這份自主權推行改革,而數碼化是其堅持不懈的工作。
稅務局局長陳繼豪說:“顛覆性科技令稅務相關的行政工作面臨迅速轉變。稅務局將捉緊這個契機推動轉型,這不單影響納稅人也影響整個機構……我們會不斷自我創新,以成爲一個善用科技、應變能力強的機構,更好地服務納稅者。”
稅務員爲工作“放棄穿絲襪”
每次需要到檔案室找稅務資料時,王會評都會倒抽一口氣,趕緊拿出手套“全副武裝”,心想“又一雙絲襪完蛋了”。
現爲國內稅務局商業稅務執法處經理的王會評(48歲),26年前一畢業便加入當時的國內稅務部。她回憶說,當時人們都是填表格報稅,每個納稅人的稅務資料都得存檔。“年輕人的文件夾薄薄一份,年長者或擁有許多資産的納稅人則可能是20公分厚厚的一疊。每人一個文件夾,你可以想象當時的檔案室有多大嗎?”
陳舊的檔案聚集一室,灰塵和書蟲難防。令許多女稅務員頭痛的是,爬上爬下找檔案,絲襪被文件夾劃破了一雙又一雙。王會評笑說:“實在太重本了,我後來幹脆不穿絲襪。”
在那個年代,稅務員審查報稅單時,得一一將資料抄錄到分類賬目卡,如有問題需聯系納稅人,則得手寫書信,請打字員打字,反複核查後再交文員寄出。
王會評說,以這樣的速度審閱,每名稅務員每天最多只能處理60個個案,如果碰上較複雜的個案,例如牽涉海外房地産等,那“一天只看一個人的也完全可能”。納稅人如有詢問,則可能得等上數周才能得到回複。
不過隨著稅務局數碼化,報稅和審計過程已幾乎完全自動化。最新的財政年裏就有多達149萬名納稅人,即每三名納稅人中有約兩人無需呈報所得稅。約九成納稅人的稅單完全由電腦處理計算,只有約10%因同比差異太大而需要稅務員進一步審閱。
即便需要調查,稅務員現在也可輕易地通過電腦調閱納稅人的相關資料,甚至是納稅人撥電到稅務局的對話內容。
王會評指出,科技的使用減輕了稅務員的負擔,顯著提高了效率,但數碼經濟來襲也爲稅務局帶來新的挑戰,該如何追查線上交易便是一例。
顛覆性的科技改變了稅務工作的面貌,但王會評認爲,稅務局理念上的改變影響可能更大。她說:“以前是我講了算,寫信給納稅人時直接援引法律條規,要求對方遵守。現在則是以納稅人爲本,積極詢問納稅人的反饋,改變自己的溝通方式。”
國內稅務局科技化裏程碑
新加坡開埠後的130年裏,政府一直沒能推行所得稅,直至1948年,我國才成立首個所得稅局。我國取得自治後,所得稅局于1960年和其他機構合並爲國內稅務部,再于1992年9月1日成爲法定機構,易名爲國內稅務局。以下是稅務局與其前身在科技使用方面的裏程碑:
1970年代
●1972年引進首台IBM 360電腦 取代原有的記賬機
1980年代
●納稅人可通過財路分期繳稅
●針對所得稅和房地産稅推出新 的電腦系統
1990年代
●可電話申報個人所得稅
●推出電子報稅服務
2000年代
●推出個人電子報稅服務網站
●通過手機短信提醒公衆繳稅
●電話語音系統確認收獲申報
2010年至今
●推出手機報稅服務
●虛擬助手服務可在線回答問題
●部分人報稅後可立刻獲知需繳
稅款
●電子賬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