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爲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爲碌碌無爲而羞恥。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爲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我們都是平凡的人,也許終其一生也創造不出輝煌的事業,但是千千萬萬的平凡的人,共同努力做著平凡的事,就能成爲推動社會進步的強大動力,建設出富強的國家。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用生命寫出的力作,敘述了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兄弟倆爲核心的平凡人的故事,用百萬字的巨著告訴我們,懂得了人生三味,任何艱難困苦也打不倒,任何惡劣環境也能生存,任何災難挫折也壓不垮。
一、善良是做人本色
孫玉厚是農村的一個普通農民,是務農的一把好手,他寬厚善良,父親死得早,他盡全力供弟弟讀書,讓出祖産的窯洞並借債幫弟弟成家,自己一家搬到一個爛窯裏安頓。金俊海長年在外運輸,家裏缺少勞動力,孫玉厚主動幫他家營務田地。他家的家境比較好,孫家的兒女長期借住在他家,並和他家的兒子成爲最要好的朋友。孫少安要結婚,家裏沒錢沒糧,孫玉厚老著臉皮去金俊海家借錢,還沒開口,金俊海兩口子早就體諒到了孫玉厚的難處,不僅主動提出借錢給孫玉厚老漢,而且還要多借給。助人者,人恒助之。
孫少安辦了磚窯,成了冒尖戶,村裏的許多農戶還是缺錢,希望到他的磚場打工,促使他擴大規模接納他們,想不到窯場火候沒掌握好,磚燒砸了,損失慘重,走到破産邊緣。落難的時候,鄉親們嘲弄和逼迫他們開工資,重新爬起來後,少安不計前仇,讓窮困的鄉親再來他這裏幹活,好讓他們賺幾個買化肥的錢。
孫少平在高中讀書,在政治學習的講上偷偷看《紅岩》,被同學侯玉英檢舉,可當她面對被洪水卷走的危險時,他奮不顧身去救她。初戀的女同學郝紅梅無故抛棄他,他雖有怨恨,可是當得知因爲貧窮,她買不起送同學的畢業禮物,一時糊塗偷供銷社的手帕,被抓住時,他立即用自己僅有的錢去解救,不讓她因此而有壞名聲。當他當學校代課老師時,主動上地主家庭的門,幫助孩子補課,化解因二叔政治過激而結下的死冤。
善良使做人有底線,不會言差行錯,能夠堅持走正道,創事幹業。善良使家庭有好家風,子女懂道理,有寬厚之心,贏得好口碑,好人緣。善良能夠交到真心朋友,困難有人幫,前程有人帶。孫玉厚幫弟弟和兒子結婚成家,借一河灘的借,全靠平時的好人緣。孫少安破産邊緣能夠起死回升,全靠朋友的貸款資助。孫少平一個攬工崽,能夠跳出農門去當煤礦工人,全靠打工時真心付出贏得的曹書記賞識。
二、奮鬥是人生的主題
孫少安聰明能幹,是塊讀書的料,小學畢業考試,他是全公社的考生中,名列第一。上完高小,他卻不能去上中學,要上初中就得去縣城,要月月交硬正糧食,還要買菜票,可是家裏太窮了,父親供不起三個子女上學念書。他作爲家裏的大兒子,爲了讓弟弟妹妹上學,十三歲高小畢業,就回家務了農。爲了證明不是考不上,他照樣參加了全縣升初中的統一考試,在幾千名的考生中名列第三被錄取了。拿著錄取通知書,他毅然放棄了,爲了養家的責任,他心平氣靜地開始農民生涯。
務農也要在雙水村做一個出衆的莊稼人,孫少安用自己的精明強悍和可怕的吃苦精神,得到了村民的認可和推崇,十八歲被推存當了一隊的隊長,他把全部的心思放在隊裏和家裏的事上,成爲家裏隊裏的主心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他帶頭分田到組、到戶,帶頭發家致富,借錢辦磚廠,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成了當地的致富的冒尖戶。
孫少平高中畢業回家務農,當了三年代課老師,仍然像一個不成事的孩子一樣生活在一大家人之中,他渴望獨立地尋找自己的生活,哪怕是吃苦,也不願意躲在父親和哥哥的庇護下。人生就得奮鬥。他不能甘心在雙水村靜悄悄生活一輩子,他覺得遠方有一種東西在向他召喚,他要出外闖蕩,趁著年輕、心中有夢、有冒險的勇氣,去遠行、奮鬥。
他到人生地不熟的大城市黃原攬工,一天一元五做小工,幹最重的活,從溝道裏的打石場往半山坡箍窯的地方背石頭,勞動強度如同使苦役的牛馬一樣,脊背被壓爛了,手腳腫脹起來,身體像火燒般灼疼,他忍住了,他把苦難當成是對自己的考驗,當成是成長路上積累的財富,繁重的苦力活沒能把他打倒,還有什麽困苦挺不過去呢?
在主家對他照顧輕活時,他不願白白領受這份情意,反而主動去幹最重的活,除了幹份內的事,還幹另外的事,擔水掃院子,給上學的娃娃補習功課。他的誠心待人和自強不息的精神,感動了主家夫婦,主動提出把他的戶口遷到城邊村,後來又幫他爭取到煤礦招工的名額,讓他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孫少平沒能進入大學或者分配工作,但他沒有服從命運的安排,甘心局限在狹小的天地裏,而是勇敢地向命運發起挑戰,帶著悲壯的激情,在一條最爲艱難的道路上進行人生的博鬥。
孫少安和孫少平在不同的道路上奮鬥,不管多麽艱苦,不管遇到多少挫折,都能昂起頭,以奮鬥爲雙漿,在生活的海洋中,奮力向前。如果放下奮鬥的精神,那麽就像他們的姐夫一樣成爲不負責任的二流子,成爲被人鄙視的人。
什麽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奮鬥!只有選定了目標並在奮鬥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虛擲,這樣的生活才是充實的,精神也會永遠年輕。在煤礦招收的新工人中,孫少平最窮,窮得連一床鋪蓋都沒有,由于他要爲父親箍窯,爲妹妹寄生活費,他必須拼命賺錢,從不舍得誤一天工,懷著巨大的熱情地沉浸在牛馬般的勞動中。勞動讓人充實,不勞動帶來空虛,同事中有人由于怕苦怕累,經常請假,收入已難維持正常的夥食,只能把好東西一件件低價賣給孫少平。勞動不僅使人獲得財富,也使精神更加強大。
三、愛情落地,才是幸福
孫少安和田潤葉,青梅竹馬,情投意合,但他倆卻沒辦法結成夫妻。田潤葉意識到要找對象時,腦子裏出現的只有孫少安的形象,她不顧自己公辦老師的身份,不顧幹部家庭的出生,主動追求孫少安。孫少安只有高小畢業純農民,家中窮得吃不飽飯,出不起財禮,他收到田潤葉的信,激動地淚流滿面,多麽希望難夠把潤葉娶回家,可是他知道,他倆之間有巨大的鴻溝,跨不過去。
他倆之間橫隔著門當戶對的傳統觀念,隔著特定時代的工農差別,隔著未來發展的不同道路,孫少安果斷地掐斷了愛情的萌芽,去山西娶回了山西姑娘秀蓮。秀蓮沒有讀過多少書,農民,從小沒有了娘,家裏家外都是一把好手,對孫少安非常崇拜,把男人服侍得舒舒服服,甯願自己不吃,也要心疼男人,男人的所有決定無條件地服從和支持,把自己的全部心血貢獻給了他,最後累得患上癌症而死。
孫少安娶到秀蓮就像中了彩票頭獎,在燒磚窯走到破産邊緣,少安精神差點崩潰時,是秀蓮用睚己的體貼、溫柔、撫慰他的心靈,給他溫暖、快樂和重新投入風暴的力量!他不僅是和她肉體上相融在一起,而是整個生命和靈魂都相融在一起。這是共同的勞動和共同的苦難所建立起來的愛,這種愛是在一粥一飯中長出來的,是汗水和心血一點一滴彙聚成的,這種深情的愛使他家業興旺,婚姻幸福。
孫少平和田曉霞的愛情,遇到了孫少安和田潤葉同樣的門不當戶不對,所不同的是田曉霞的性格有剛強果幹的一面,他的父親是知識分子型高級幹部,能尊重女兒工作和愛情的選擇,看起來這兩個人的愛情有了希望。事實上兩個人的愛情還是處在浪漫的層面,沒有落到柴米油鹽的日常生活上。
孫少平是城市最底層的攬工漢,是煤礦上最底層的挖煤工,和田曉霞在一起時,他渾身充滿了激情,覺得能沖破一切艱難險阻,開創甜蜜的未來。可是當曉霞走了以後,他就充滿了疑慮,失去了自信,他能跨過地位身份的這條鴻溝嗎?能超越生活境況的差距嗎?有次他出差去省城,特意到報社去找曉霞,聽到曉霞出差了,他心裏居然有松了一口氣的感覺,這是戀人該有的感覺嗎?
師傅在礦井下因爲救人而突然死了,少平自動地、自然地對這不幸的家庭負起了責任,他爲這個家庭幹活,爲了重新喚起惠英嫂生活的願望,他笨手笨腳做飯,劈柴打炭補壘殘破的院牆,到土坡下去挑水,承擔起了一個家庭男人該做的一切重活,他還拔大束的野花帶到這死氣沉沉的家裏,去溫暖惠英的心。
每次上井後,他洗完澡走出區隊辦公樓,惠英嫂的兒子就立在馬路邊等他回家吃飯,他走向那個院落就如同回自己的家一樣自然,他在這個家庭氣氛中得到某種松弛,坐在她的小飯桌前,讓惠英嫂侍候他吃一口可口飯,甚至喝一杯燒酒,以緩解滲透在身上的陰冷,他覺得心情愉快溫暖。愛情只有落到日常的柴米油鹽上,體現到平時的相互體貼上,才會融合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不是像油和水的關系那樣,看起來在陽光下一閃一閃地發光,實際上始終呈現出你是你,我是我,沒有水乳交融。
田曉霞在洪水中因救人而死,把愛情靜止在最完美的狀態,這是田曉霞不幸中的大幸。假如曉霞沒死,他倆能結婚嗎?假如真的結婚,孫少平上井後獨自一人住宿舍、吃食堂,他還能覺得幸福嗎?
人生是一門大課,說起來很複雜,但歸根到底無非是家庭和事業,貧窮人家照樣有幸福,富貴人家也會有難處,真像《紅樓夢》所說,大有大的難,小有小的難。只要掌握了人生三味,生活就不難。以善良爲本,以奮鬥爲槳,夫妻同心,兄弟同力,人生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做不成的事,這就是《平凡的世界》給我的啓示。